張紹玲
摘 要:黨校期刊是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探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主陣地,要辦好黨校期刊,必須要明確黨校期刊的性質,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注重理論、學術和社會價值,還要有一支有較強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素質高的編輯隊伍。
關鍵詞:黨校;期刊;編輯工作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02
黨校期刊作為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探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主陣地,《西寧社會科學》正是以此為編輯方針,在形式和內容上求新求變,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為聚焦點,著力立足西寧,關注青海,面向全國,刊載理論研究成果,傳播社會科學信息,綜合反映教學科研成果,為廣大理論研究者提供交流平臺,為黨政機關提供決策服務,打造一個貼近黨校教育實際,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黨校系統理論刊物。
一、學術理論與實踐價值的凸顯,是打造期刊特色的關鍵
要辦好黨校期刊,必須要明確黨校期刊的性質和任務,牢牢把握辦刊宗旨,明確黨校期刊的主攻方向,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突出時代精神,將創新性、探索性和學術性有效結合。
(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傳遞最新的政策方向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規定:“黨校的理論刊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綜合體現教學和科學研究的成果,成為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論壇。”《西寧社會科學》在卷首語部分根據時間節點,節選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內容,把握政策精髓,領會講話精神,堅定地宣傳黨的主張,“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堅持黨校姓“黨”,使期刊的政治輿論、學術思想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和軌道。
(二)焦距熱點,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開辟以“研究、追蹤當前社會熱點”為刊物的重要欄目,用理論來闡釋熱點,刊登領導干部對西寧市各項工作的全面把握以及今后工作的思考,是掌握西寧市情、引領西寧發展工作指南。這些文章高屋建瓴,分析了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提出了有深度、有價值、有創見的意見對策,對當前社會的發展具有實踐意義,也提升了期刊的學術水平和理論涵養。
(三)立足地方發展,樹立為決策服務和實踐服務的精神
作為地方性綜合性理論學術刊物,刊物內容還必須理論聯系實際,體現地方特色,應深入研究地方實際的基礎上,把理論研究的著力點放在全市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上,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去答疑解惑,積極發揮黨校的“思想庫”作用。《西寧社會科學》開設“西寧發展”和“縣域論壇”兩個專欄,為本地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和信息服務,使理論期刊真正發揮為地方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功能。
(四)注重調查研究,刊登優秀調研成果
黨校事業不斷發展,也涌現了一大批有價值的理論成果,刊登高層次的研究成果不但保證了刊物的質量也提供了廣大社科工作者學習的平臺。同時刊登學員的優秀調研成果。如今黨校的學員大都是高學歷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而且大都來自工作的第一線,最熟悉基層的情況。多年的工作經歷使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也有了自己新的思考與認知。通過在黨校的學習,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輔導老師的指導,產生了不少有價值的新成果,撰寫出不少富有價值的研究本地區本部門發展的調研報告,不但激發了學員的積極性,而且形成了黨校理論刊物互惠的系統運作過程,以刊物為媒介,向外輸出,樹立個人良好形象,擴大影響力。
(五)加強理論探新,關注前沿動態
理論探新是每個社科工作者的分內之事,而發表新的理論研究成果是黨校期刊的內在要求,以發表新觀點、新思路來取舍稿件,以傳播新思想、新經驗來提高刊物學術質量。開辟前沿關注欄目,以“突出理論,反映前沿”為主旨,選登人民網、人民日報、《求是》雜志、人民論壇等具有前瞻性的理論文章,為刊物提供來自不同領域的新信息,為廣大社科工作者傳遞來自不同領域的新聲音,有效發揮學術引領和理論創新作用。
(六)鼓勵資源共享,形成交流窗口
任何學術都是忌諱自我封閉,一旦沒有交流碰撞,就有可能圈起一個學術的“夜郎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能體現學術民主和學術自由,《西寧社會科學》竭力倡導并付諸實踐的方針,期刊作者隊伍來源廣泛,廣泛吸納全國各地作者的優秀稿件,為期刊作者群增添了新鮮血液,并與全國130多個兄弟黨校進行刊物免費交流,并將刊物發送至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四區三縣各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不僅將自己的優秀作品展示到全國各個地方,并且從別的刊物中汲取精華,提升自我,實現自我,樹立了開放、開明的形象。
二、學術與藝術兼而有得的裝幀,是體現期刊特色的前提
一個好的期刊肯定是學術和藝術相互支撐的,理論刊物更為如此,在強調學術內容的同時,對理論期刊的全面設計也是有自己的要求。理論刊物因自身內容在封面設計上不能過于花哨,顯得過于輕浮,但也不能過于嚴謹,是整個刊物看起來比較晦澀難懂。一個好的設計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也能有效的起到介紹期刊的作用。如《西寧社會科學》在形式上力求簡潔清新,在色澤上力求淡雅大方,在封面設計采用了傳統的橫向設計,刊頭留白,突出刊名,每期以不同顏色的橫紋打底,配以西寧社會科學的拼音字母,降低了整個色塊的視覺沖擊力,既起到了平衡整體的作用。并以“越是地方的,越是國家的”的設計理念,在封面彩色部分將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國家級文物舞蹈彩陶盆以浮雕的形式隱含于中,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先民們在重大活動時群舞的熱烈場面,給人以厚重、深邃的想象空間,使整個封面具有了地方區域色彩,體現了較高刊物的藝術水平和文化底蘊;封二為西寧歷史文化概說,對西寧市歷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以舞蹈彩陶盆以及抽象圖案作為版式題頭,引出西寧市的文化歷史,文風古樸,娓娓道來,還原歷史,以西寧古城拱辰門攝影作品為題圖注尾,上下呼應,使版面充滿了歷史滄桑感;封三為西寧市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簡介。
自2009年改版至今,已累計選用了40余篇非文化遺產介紹,如《蠟祭尸舞四片瓦》《大頭羅漢系柳翠》《八門拳》《攻城》游藝,采用文字與圖片相結合方式,圖片生動活潑,將西寧民族文化的DNA生動的體現出來;封底采用西寧市的街景圖片,展現了西寧市日新月異的變換以及宜居的生活環境。整個刊物在設計方面既體現刊物地方特色,又開拓了讀者的求知欲望和讀者探索學術道路的思考路徑,充分顯示了刊物的構思理念和文化內涵。
三、完善和嚴格編輯制度,是構筑黨校期刊特色的保障
堅持“以質取文、以文取文”的原則,是提高期刊學術性的重中之重稿件。學術爭鳴文章要求論點明確,無政治導向性錯誤,刊用的文章須符合學術規范。在編審過程中嚴格實行三審制。同時,加強編輯人員素質培養,作為黨校期刊編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把握好輿論導向,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加強專業理論學習,提高編輯實務技能,做好選題策劃,發掘優秀稿源,創新思路,活躍思維,努力政治覺悟高,理論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專業型、開拓型、復合型、外向型的編輯隊伍來保證刊物的健康持續發展。
黨校期刊作為傳播黨的理論的主陣地,在政治導向、經濟文化發展、理論探究發揮重要的作用,也為廣大社科工作者搭建了科研交流的平臺,為教育科研成果的發表與推廣提供了渠道,促進了學術觀點的交流與碰撞、激發了科研靈感。因此,黨校校刊應進一步找準自身定位,充分發揮黨校的學科優勢,精心設置欄目和選題,辦出黨校期刊的特色,加強編輯隊伍的素質,多管齊下,努力提高刊物質量,使黨校期刊真正擔負起提高黨政干部理論水平和研究發展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重任。
參考文獻:
[1]莫仲寧.辦好黨校期刊的若干思考[J].桂海論叢,2006(4).
[2]韓軍.對提高黨刊編輯創新能力的幾點思考[J].攀登,2009(3).
[3]趙敏.堅持科學發展觀 辦好黨校刊物——全國黨校系統期刊研究會第四次會員大會會議綜述[J].理論學刊,2006(1):126-127.
[4]王友文,竹效民.辦好黨校理論刊物 提高黨校教師素質[J].實事求是,2000(002):73-74.
[5]劉開壽.探索以提高質量為中心辦好黨校理論刊物的規律[J].理論與改革,1999(06):69-70.
[6]李月明.黨校期刊編輯應具備的角色意識[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2008(02):76-79.
[7]魏石.在開拓創新中迎接挑戰——當前辦好黨校理論刊物的對策研究[J].唯實,20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