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當前社會環境,簡要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地位和現狀,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現狀,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和其基本理念,并對新建本科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問題與對策
1.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和國家建設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不斷增加。相關統計顯示,新建本科院校目前辦學規模已經達到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而與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師資力量,人才管理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較弱于普通本科院校,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承擔的人才培養方面的責任卻是非常的重大。不管是從辦學還是招生規模來看,新建本科院校在普通高等教育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2.新建本科院校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據調查發現,新建本科院校大多都是建立在非省會型城市,由地方政府主管引導建立的,其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當地城市,在推動當地社會的經濟和發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較于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這也恰恰符合了我國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一定層面上符合國家總體規劃。
3.新建本科院校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新建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城市的經濟發展,改變了城市整體的經濟結構和教育區域分布。相關統計顯示,新建本科院校在當地生源率超過三分之一,并且多數學生在畢業以后,更多會選擇留在學校所在的城市就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當地城市輸入了更多的優質的人才。并且為所在的城市解決了部分緊缺型人才空缺的問題。還有的新建本科院校以自己院校的優勢專業來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依托其專業基礎力量,創建以學校或城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和管理中心,推動了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總體發展。
經筆者調查研究發現新建本科院校,部分是由地方政府直接主導成立的,大多數學校是由原來的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普通高等專科院校升格而成。特別是對于專科院校升格成新建本科院校的學校來說,在教育理念和觀念方面需要一個良性過渡,那么新建本科院校的工作管理和教學內容,以及管理方式,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來應對現階段所面臨的一系列的問題。
1.學生多層次共存使管理工作難度加大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辦學初期,很多院校會出現同時存在,本科和專科教育共存的多層次的教學特點。針對于兩種不同層次的高等教育,學校應該制定差異化的教育管理方案,來滿足對不同層次人才教育方式的管理需求,不斷完善新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在對部分專業進行本、專科過渡階段,應當及時調整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若學校依舊延續舊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則會將學生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的復雜。
2.院系整合調整使管理工作難度加大
為了更好的管理學生,學校會適時的根據學科的專業水平和特點來調整部分專業的所屬院系的問題,使得學生所在的院系或院系名稱發生一定的變化,在此過程當中,學生的管理者特別是輔導員也有可能做出相應的調整,不管是在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上,還是教育資源的整合方面,都要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配。由于受到工作交接的信息不夠全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新的輔導員與同學之間由于不太熟悉而導致的教育管理難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的。筆者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在做出部分調整后,其學習態度和專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一些影響,如何將這些影響降到最低,成了我們教學管理工作當中的重難點。
3.傳統工作模式影響管理工作效果
受起步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管理方面還是有一定欠缺的,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有所區別,學校在進行教育管理工作時要更加深度的挖掘人才培養的途徑,全方面的培養高素質學生。在實際工作當中,院校還面臨著,學校教育氛圍不夠濃厚、教育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師資力量不夠充沛等問題。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還存在著,照搬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這樣的管理模式,并不適合本校學生的發展。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和管理帶來影響。而改變和消除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就是重新探索出適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全新的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從而提升學校的綜合教學能力。
1.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
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工作中心,根據新建本科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確立不同的教學管理方案。綜合考慮學校所開展的學科專業特點,學校所在地區的經濟條件和綜合發展情況以及社會環境,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對學生教育教學工作高度負責。認真落實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來培養學生,通過實現差異化教學管理方式,來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全方面發展。
2.要樹立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理念
將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為前提,通過客觀的方式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的優勢和資源,切實保障學生的教育質量。通過轉變學生的主體思維和理念,來降低管理難度,在一定程度上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改變其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思維。從意識上影響學生,幫助其樹立起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3.要樹立服務學生成才的管理理念
經調查研究發現,部分教師依然使用著傳統的教書育人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教師自身的權利,而沒有真正的做到服務和培養學生。新建本科院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和管理,要求教師轉變其傳統教學思維,不斷的加強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切實的提高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能力。
1.完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應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調整各專業之間的結構。從實際出發,科學的制定對學生的各項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師風道德管理和隊伍的建設。從一定程度上來促進和約束教師的工作,從而完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以管理約束服務,以服務促進教學,以教學推動管理的三大體系教育管理格局的建設。
2.重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模式
改變傳統的對學生日常行為管理,而轉向對學生目標管理。學生的教學工作管理,應當根據學校自身的情況來設置與本地產業結構行業相契合的專業學科。學生的管理工作的重點不再是管理,而應該以學生的成長和健康發育為重點。在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方面,可通過讓學生簽立自律承諾書,成立學生自律委員會等方法,以達到學校引導、干部管理、學生監督的方式和目的來營造一個優厚的學習氛圍。
3.建立完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綜合測評體系
隨著教學管理工作等方面所做出的調整,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也應對了學生考核重點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為了促使教師對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視,也可將學生的考核納入教師考核。要求學生教師特別是學生輔導員,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從而幫助其樹立健康的價值觀。針對不同的學生,可制定多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綜合評價方法來全方面的考察和評價學生。
由此觀之,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其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學生多層次共存使管理工作難度加大、院系整合調整使管理工作難度加大、傳統工作模式影響管理工作效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明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并且完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重構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建立完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綜合評測體系。
參考文獻:
[1]許斌.新建多科性本科院校學生工作的理念創新[J].高教研究,2007(25).
[2]唐元松.新辦本科院校學生工作人性化初探——以東莞理工學院工商管理系服務學生考研為例[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8(8).
馬磊(1982-10),男,俄羅斯族,內蒙古牙克石市人,碩士,南昌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