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丹丹
摘 要:當前,我國出版業已經逐漸向數字化轉型發展,出現了網絡出版等新的出版業態。傳統出版社,尤其是教育類出版社,在數字化浪潮下,應該發揮出自身的傳統優勢,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在數字出版時代獲取新的發展。本文著重對數字出版時代教育出版社的轉型進行了分析和思考,以供業界參考。
關鍵詞:數字出版;教育;出版社;轉型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0-00-01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進入了數字化發展的新階段。2019年8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在這樣的背景下,所有的產業都在競相向移動互聯方向轉型。2019年以來,已經有多家紙質新聞單位宣布停刊或者徹底轉型,2019年年底,新京報在社長宋甘澍在一次論壇上指出,當前新京報內部只有11人在辦紙質報紙,其他人員完全轉向了移動互聯的數字新聞出版方向。這個新聞對新聞出版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我們應當理解,同屬于新聞出版行業的圖書出版業,在數字出版時代,也應該順應時代,取長補短,實現數字化轉型。但是起身于傳統紙質出版的圖書出版業尤其是主打教育教學用書的教育類出版社怎么轉?轉向哪里?這是每一個從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注重引進和培養數字化出版的復合型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人才資源是黨執政興國的根本性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引進和培養先進的人才,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教育類出版社擁有良好的人才資源,但是多數為傳統出版方面的人才,對數字化和互聯網的掌握程度較低。傳統出版社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然要引進優秀的網絡數字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同時,也要對原有的傳統出版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培養,以便適應未來復合型人才競爭的需要。同時,應該跟隨時代,改革考核薪酬制度,適度拉開收入差距,將有限的資源向數字出版人才傾斜,鼓勵相關人員為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做出更多的貢獻。
二、堅持內容為王
“內容為王”是文化領域的真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需求已經從物質轉向了精神層面,對文化的需求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在數字時代,人民對信息的獲取方式從紙質出版物轉向了電腦、手機、平板等終端,改變的只是信息的載體,不變的是對信息內容的需求。傳統的教育類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原創信息資源、作者資源和發行渠道資源。一方面,即便是在數字時代,學校教育還將會以紙質出版物的使用為主,因此,教育出版社應該發揮自身的傳統優勢,守住傳統本業的陣地,以優質的內容和良好的閱讀體驗,持續深耕紙質出版市場;另一方面,應該看到在數字化發展的過程中,良好的內容資源仍然是行業中的稀缺品,著力在“優質原創內容提供商”的方向發力,打造出自身獨有的品牌。
三、深挖教育發行渠道優勢
長期以來,教育類出版社在教育領域建立了堅實的發行渠道和人脈關系,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一優勢,深挖發行渠道的潛力,促進自身發展。在數字化轉型的前期,教育出版社可以嘗試與國內外數字出版借優秀機構合作,代理銷售或者合作推出一些數字出版產品,利用原有的渠道優勢進行發行。一方面,可以獲取經濟利潤,為后期自身的數字化轉型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提前拓展自身數字出版物的發行渠道,方面在數字化轉型成功之后,銷售發行自產的數字出版產品。
四、適時推出自己的數字出版產品和品牌
數字出版產品的成功推出,是教育類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真正成功的外在表現。教育類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一般從音像電子方面起步,多數發端于為紙質圖書配套一些光盤和網絡內容資源。以筆者所在的河北教育出版社為例,經過多年的發展,從教學用書起步,目前,可以提供的數字化產品服務已經涵蓋了音頻、視頻、課件、教案、教學素材和教材培訓等多個方面,并推出了冀教英語APP、冀教教材資源庫等數字化產品,獲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爭做優秀的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當前教育已經逐步引入數字化和網絡化教學的局面下,簡單地提供一些零星的數字出版產品,不能滿足教育市場的需求和自身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形式,爭做優秀的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教育類出版社數字化發展的題中之意和長遠目標。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方面,很多民營企業已經先人一步,獲得了長足發展,但市場的廣闊性,也使得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行業方興未艾。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涵蓋了數字化終端(如點讀筆、平板教學)、智慧教室、智慧校園、數字化教務系統、大數據教學分析系統、家校協同系統等多各方面。教育類出版社利用自身的內容資源優勢和發行銷售渠道優勢,再借助于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數字技術商的合作幫助,可以更好地將軟硬件結合的優勢發揮出來,前景也更為廣闊。
六、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轉型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大趨勢,傳統教育出版社要認清數字化轉型這個雙刃劍,發揮自身傳統優勢,吸收當前最新的技術和發展趨勢,補足短板,在引進培養人才、堅持原創內容優勢、發揮發行銷售渠道優勢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推出自己的數字出版產品和品牌,最終向優秀的數字化教育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邁進,真正實現數字化出版的轉型。
參考文獻:
[1]韋向克.論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發展[J].出版廣角, 2017(11):36-38.
[2]王衛疆.知識共享經濟熱潮下數字出版的新機遇——以知乎書店為例[J].出版廣角,2017(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