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與金融融合度的日益加深、社會經濟逐步發展和國家法律政策的推出,P2P網貸平臺從單一的原生態信息中介逐漸衍生出各類不同的運營模式,對其風險管理機制和技術手段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從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四種P2P網貸運營模式出發,研究不同模式下的風險側重點及對應的風險管理方式,探索引進新的金融科技技術改善目前P2P網貸平臺風險管理困境。
關鍵詞:P2P網貸平臺;風險管理;運營模式;金融科技
隨著互聯網加金融概念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新型融資模式隨之而生。互聯網對于個人資本有很強的吸引力,催生出了如P2P網絡信貸、余額寶、股權投資等新形式。P2P網絡信貸是一種基于網絡平臺的個人對個人的信用融資模式。第一個P2P平臺Zopa于2005年誕生于英國,隨后一系列的P2P平臺包括Prosper和Lending Club在美國興起,由于其高收益率和便利性獲得了一大批投資者的青睞,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潛在的投資風險和犯罪風險。
P2P網絡信貸在我國發展極為迅速。2007年,第一家P2P平臺拍拍貸被建立,直到2019年8月,全國P2P平臺累計數量已到達6698家,但是在正常運行中的只剩下916家,由于各種原因,絕大部分平臺已經關閉或暫停,同時大量的平臺觸犯了法律并受到了處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國家在法律層面依然缺乏直接對應P2P網貸的監管文件,“無法可依”局面依然存在,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各類風險仍然在不斷累積。二是征信體系仍不完善,信息不對稱嚴重,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三是P2P平臺定位模糊,經營方式缺乏行業標準和操作標準。四是門檻過低,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由于上述原因,形成了我國特有的P2P網貸特色及商業運營模式。在英國或美國,大部分平臺主要功能是信息撮合,風險由投資者自己承擔,平臺不會對借款的本息進行擔保。而在我們國家本土化過程中,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逐漸出現了提供利息墊付、債權組合轉讓、資金擔保、建立風險準備金、引入保險公司等不同方式的平臺,其目的均是為了給予投資者一定的風險保障。根據不同運營模式的P2P平臺,其主要承載的風險和合適的風險管理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
(一)信息中介模式
在該模式下,P2P網貸平臺主要承擔信息撮合工作,幫助借貸雙方通過互聯網達成信貸協議,不承諾保障信貸協議的本金及利息,不提供資金墊付,無擔保,無債權轉讓和風險準備金等。當發生了違約行為時,由投資人獨自承擔全部的信用風險。這是接近最初的原生態P2P網絡借貸,強調風險自負,平臺承擔的風險小,主要作為第三方通過信息技術為投資人和借款人提供服務。
我國第一家P2P網貸平臺拍拍貸即是類似于這種模式的純信用無擔保網絡借貸平臺。與國內其他P2P平臺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采用純線上模式運作,平臺本身不參與借款,而是實施信息匹配、工具支持和服務等功能,借款人的借款利息在最高利率的限制下由自己設定,是P2P平臺最原始的運作模式。此類P2P網貸平臺主要的風險管理目標是在平臺自身不承擔風險的情況下,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其主要的措施可以有:對借款人進行風險評估,通過大數據進行借款人逾期風險分析和反欺詐分析;分散借款人的地域、行業,并通過一對多的交易機制,充分有效分散投資者的風險;進行風險分區,按照借款人資質和違約風險進行分區展示,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實現風險和回報的匹配;通過貸后管理實現違約風險控制,委托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對違約的借款進行催收。
(二)信用中介運營模式
信用中介運營模式指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存在一個專業的放款人,在實踐中有可能是P2P平臺本身、擔保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或者其他第三方機構。在該模式下,專業放款人先以自由資金進行放貸,將獲得的債權利用類似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進行拆分和組合,打包成類固定收益的產品,然后通過銷售部門將產品賣給投資人,常以理財產品作為包裝。
此類模式典型的平臺有宜信公司的旗下的宜人貸。宜人貸是宜信集團推出的以“線上+線下”為營運模式的P2P平臺。首先由擅長布局線下信貸的宜信公司向宜人貸輸送大量線下借款人資源,通過線下放貸獲得債權,然后在線上將債權拆分打包成各類不同期限、不同回報率的“理財產品”賣給投資人,平臺從中賺取息差。這樣一來,借款雙方經由第三方個人產生借貸關系的模式使原本的“一對一”、“一對多”或者“多對一”的P2P借貸關系變成了“多對多”的債權關系。和信息中介模式相比,以信用中介模式來經營的P2P平臺由于自身提供了各類“理財產品”從而承擔了更多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流動性風險,若平臺遇到借款人較大規模逾期或投資人擠兌的情況,會產生的大量的資金需求,存在著流動性風險的隱患;二是資本風險,平臺必須保有充足的資金來保障投資者的本息,對于大部分此類P2P平臺,都有著過高的杠桿倍數,償債能力較弱,抵御風險能力較低;三是資產質量風險,類似于傳統的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信用中介模式下的P2P平臺,需要考慮資產質量低所帶來的風險,主要包括逾期率、抵押品質量等方面的因素。 此類P2P網貸平臺主要針對平臺自身所承擔的風險進行考量。首先,平臺需要嚴格控制杠桿倍數,降低實收資本杠桿率可以從兩個方向來進行,一是減少平臺貸款的發放量,二是增加實收資本。對于P2P平臺而言減少貸款發放量無疑是不符合客觀需求的,必須通過追加實繳資本來降低杠桿提高風險抵抗能力,保障平臺自身的財務安全和投資者的利益。其次,調整平臺經營結構,豐富收入來源和產品種類,多元化經營分散風險。除了信貸之外,可以提供更多的咨詢服務,通過個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務以及幫助客戶進行整體投資規劃和配置來獲得其他收入。
(三)擔保/抵押運營模式
該模式是指P2P網貸平臺除了提供信息,撮合投資人和借款人形成信貸協議之外,還對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包括按時支付本息等)提供一定的擔保措施和承諾。目前,此種模式通常由第三方擔保機構對每一筆借款進行擔保,或者是由借款人自行提供一定數量的資產進行抵押。因為有擔保的存在,在此類平臺上交易的投資人承擔的風險較低,獲得的利息回報也較低。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雖然平臺引入了第三方機構進行擔保,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投資人貸款本息無法收回的風險。此時的風險控制考量的是擔保公司的風控和賠付能力。在實踐中,許多擔保公司自身利用幾十倍的杠桿進行擔保,一旦發生集中違約或擠兌問題,擔保公司也會難以償付,導致投資人利益受損。此類P2P網貸平臺與傳統網貸平臺相比,更多的風險管理目標在于對于擔保公司的考量上。需要從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合規風險、操作風險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評估。具體主要涉及到資本結構(杠桿率)、資本金儲備、風險保證金儲備、操作流程規范、服務合規性、資金安全性等幾個方面。
(四)擔保/抵押+資金監管/托管+風險準備金運營模式
此復合型P2P網貸平臺模式指在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或要求借款人提供一定資產做抵押的同時,將資金交給專門的銀行機構進行托管或監管,從資金管理的層面直接避免自有融資、構建資金池的可能性。同時,平臺會以自身的名義在同一家商業銀行設立“風險準備金”的專門賬戶,從平臺上每筆成交的信貸合約中計提一部分服務費或手續費作為該合約的風險準備金。在出現違約等情況時,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用準備金來進行墊付,進一步減小了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此種由各種措施相結合的P2P網貸平臺,實際上是在國家現有法律政策下,為擴大業績和規模風險而自動進化來的一種創新,可以代表目前我國最先進的P2P網貸平臺的運行模式。
在實踐中,此類平臺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一是P2P平臺和擔保公司實際上是由同一人控制,形成了“偽擔保”形式,沒有真正意義上實現風險的轉移;二是資金監管和托管沒有針對于內容的嚴格的審查,銀行在業務上主要只提供形式檢查,不能有效地甄別虛假借款合同等相關問題。同時從根本上來說,專戶中的資金仍由P2P平臺在實際控制,無法改變其資金的法律屬性。對于平臺自身而言,風險控制的復雜程度要遠超其他三種,引入多種風險轉移、風險補償工具導致平臺的風險管理成本較高。除了傳統的P2P平臺風險管理所要求的借款人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還需要加強對擔保機構的風險監測、對抵押資產的質量把控、以及對風險準備金計提的定量分析。雖然降低了投資人的風險,但同時也加大了風險管理難度,需要更專業的風險管理體系和團隊。
綜上所訴,隨著互聯網與金融融合度的日益加深、社會經濟逐步發展和國家法律政策的推出,P2P借貸平臺會衍生出更多種類的經營模式,比如引入保險公司、O2O、P2B等。每一種模式都有自身的業務側重點和管理側重點,不能依靠傳統的風險管理體系來應對所有的種類。伴隨著新的模式出現,風險管理體系也應該逐步升級,特別是要將新的科學技術(比如區塊鏈技術)和風險管理有機融合,努力使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取得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杜友猛.試論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中的法律問題[J].法制博覽,2020(03):131-132.
[2]古成浩,黃金劍.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風險管理——以宜人貸為例[J].現代企業,2019(12):79-80.
[3]嚴振亞.基于區塊鏈技術的P2P信貸創新應用[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0):89-94.
[4]張藝凡.P2P網絡借貸平臺宜人貸財務風險防控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9.
[5]付鑫,范火盈.我國P2P的風險及財務規范機制[J].納稅,2019,13(09):98+101.
[6]艾雯靜,沙貝潔,丁文慧.P2P網貸平臺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06):229.
基金來源于武漢研究院2018年開放性課題《武漢互聯網P2P金融企業風險防控研究》(編號IWHS20182025)。
王希(1990.04),男,漢,湖北武漢,碩士研究生,專職教師,助教,研究方向:金融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