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趙馨
摘 要:電視藝術包括電視劇、綜藝節目、電視文學等。現如今,我們生活越來越豐富,對電視藝術的審美也逐漸提高,在快速發展的傳媒行業里電視藝術如何能更好反映人民生活?這就需要其不斷創新、大膽構思、站在人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同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地將這些方式多元地結合在一起,只有通過這樣,電視藝術的魅力才能永葆青春。
關鍵詞:電視藝術;創新;群眾;對外交流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6-0-01
《綻放的力量》時長約4個小時,分集闡述了電視藝術要跟隨時代腳步、順應群眾、不斷創新和對外交流。電視藝術的發展也一直在把握著時代主旋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弘揚正能量、注重人文關懷的傳播方式。近年來,電視藝術取得了發展成效,創作數量明顯增多,選材結構不斷新穎,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傳播技術飛速發展,節目質量日趨精湛[1]。如今,電視藝術正大踏步走向新時代。雖然電視藝術充滿著我們的生活,但它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獨自發展已不能迎合時代,鎖上大門搞研究也不適用于目前的發展。所以,電視藝術的發展需要多元化的結合。
一、創新是電視藝術發展的前提
電視藝術包括很多,但是有的在發展時固定了思維模式,導致其新鮮度不夠。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視藝術發展的難度也增大起來。所以,創新一詞顯得尤為重要,在激烈的競爭中,電視藝術如果故步自封,最后只會被時代的洪流淹沒。在紀錄片《綻放的力量》里有這樣一個片段,春晚導演在香港回歸的那年邀請一位香港歌手登上春晚舞臺,那是春晚第一次有港臺歌手演唱,在那時引起不小的轟動,一首《我的中國心》流露出強烈的愛國之情。其實這也是一次節目的創新,不斷融入新的元素,突破原有想法,也會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觀歷史長河,哪一次的成功不是經過蛻變取得的,陳佩斯表演的小品《吃面條》也是第一次轉變為電視小品,并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如今,電視藝術經過不斷的創新,又增添了許多趣味性。以網綜《奇葩說》為例,它融入辯論的方式去探討時下最具有熱度的話題,突破了傳統的談話類電視節目的綜藝,讓觀眾對綜藝節目有了全新的認識[2]。由此可見,創新是電視藝術發展的前提,是保持青春活力的必然條件。
二、群眾是電視藝術發展的基石
電視藝術來源于生活,它發展到今天不能說是單純的藝術,它更是人民的藝術,是經過歲月沉淀下來的產物。電視藝術從誕生到發展離不開腳下的土地,離不開人民大眾的火熱生活,而“三貼近”原則已經被證明是文藝出精品佳作的必由之路[3]。像我們看節目時總是喜歡看有共鳴的內容和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劇情。最開始出現的電視連續劇《渴望》《蹉跎歲月》《兒女情長》《心連心》等都是聯系社會生活,反映廣大群眾所思所想的劇情。而綜藝節目在很早就已經意識到反映社會問題與百姓生活,近些年更是在節目中加入了素人陣容。綜藝節目除了把內容做得有看點外,和大眾溝通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之前《為您服務》欄目里就談到,把人民的訴求放到第一位、用朋友式關心的提問,可以達到拉近與大眾關系的目的。譬如《快樂大本營》《王牌對王牌》等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對話時太官方會覺得生硬,所以幽默、詼諧是種很好的表達方式??梢哉f電視藝術發展到今天,一直都在與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想群眾所想,做群眾所思,把群眾放在第一位,電視藝術就永遠不會失去方向。
三、對外交流是電視藝術發展的保障
電視藝術從“文革”時期發展到當代經歷過困難與挫折。當前,5G、大數據時代來臨,電視藝術的發展依然受到了挑戰,如果信息只傳播到家門口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對外交流非常重要。所謂對外交流就是“走出去”,它的宗旨是打開國家大門、汲取國外新的知識和技術。在《綻放的力量》里有對我國電視藝術“走出去”系統的回顧,合拍紀錄片、對外版權交易、海外中國文字電視晚會、海外電視落地,通過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使中外電視彼此促進,共同繁榮。電視藝術發展到今天仍然歷久彌新是它具有強大的前瞻性,早在1972年,中日展開合作拍攝了《絲綢之路》,目的是借助外國力量展開中國的國際化。如今,我國有許多古裝電視連續劇在國外等地播放,如《甄嬛傳》《延禧宮略》等在美國、越南等地的黃金時段播出。而我國的許多電影也會邀請國外演員出演,偶爾也會借鑒國外電影的拍攝手法。不難看出,對外交流既豐富了自身,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電視的經濟效益,更擴大了市場需求。
四、結語
電視藝術是人民的藝術,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經濟都飛速發展的時代,有能力和有義務把電視藝術的精髓傳承下去,雖然現在很多人說我們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但是電視藝術呈現給我們的卻是完整的、真實的、有效的內容,無論是電視連續劇還是綜藝節目都在圍繞正確的價值方向編導。《綻放的力量》把電視從產生到沉寂再到輝煌介紹得非常全面,深刻地揭示了電視藝術需要把內容創新、聯系群眾、對外交流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相信電視藝術在今后的傳媒行業里一定會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金德龍.創新電視藝術? 激發創作力量——紀錄片《綻放的力量》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電視,2012(12):14-16.
[2]王峰.電視藝術的創新與創作——觀《綻放的力量》有感[J].傳播力研究,2019,3(08):43
[3]彭程.中國電視文藝發展歷程的生動呈現——評《綻放的力量》[J].中國電視,20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