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才



日前,潞安集團米平澤兄發過來他的書法作品。這批作品形式多樣,書體全面。與平澤兄相識有年,這是看到其作品最多的一次,使我對其作品風格有了一個新的觀感。
中國藝術重視藝術家的品行修養,“為藝先做人”成為書畫界共識。平澤兄的作品顯現了他的性情、氣質、審美及精神風貌。其為人隨和,以平和心態為藝處世,將書法和生活、做人相互貫通。
清人書論中言:“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真神骨,勿徒其貌似。”平澤兄臨習歷代書法經典碑帖,并不是機械的、簡單的形式模仿,而是在創作探索中用心靈去和經典對話,從中體悟古人用筆、結字的精妙之處。平澤兄受當地書家沈安文先生的影響,其書法從顏真卿入手,楷書、行書亦得益于顏。平澤兄曾悉心臨習《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自書告身帖》等,并對《爭座位》和《祭侄稿》等作品反復觀摩,尤其鐘情于晉唐諸帖。其所選擇的書法學習范本都是厚樸雄健、恢宏大氣的碑刻。顏真卿書法的博大和雍容氣象,潛移默化滋潤了他的書法心田。其后又取師《圣教序》,并由此取法米芾、王鐸諸家。
清人劉熙載說:“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別,入他神者,我化為古,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書法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師法經典,彰顯書家藝術個性。若漠視傳統,一味追求怪異,勢必會誤入歧途,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在臨習和創作中,平澤兄始終以經典碑帖為范本,其用筆含蓄老到,書法追求“二王”之雄渾飄逸及剛健灑脫氣質,同時嘗試融合北朝碑志的古拙雄強氣勢。因此,其書法行筆使轉得心應手,作品追求一種剛柔相濟虛實相生的韻味,筆的輕重緩急,墨的濃淡干濕,線條的節奏,隨著漲墨與渴筆的轉換,使得作品跌宕起伏,隨勢生發。
近年來,平澤兄對魏晉書風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是對“二王”等經典法帖長時間的刻苦臨習,以期實現書法藝術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蛻變”。其行草書筆為情驅、墨為意用,疾筆與澀筆有機結合,筆毫鋪裹變化,頓挫分明,有風馳電掣之勢;筆畫線條樸厚,筆力穩健,毫無張揚之氣,這和他筆意含蓄、善提按使轉有很大關系。其近期創作的作品摻入顏真卿、米芾等人的筆法,注重用筆的細膩變化,用筆灑脫,線條厚實,墨色富于變化,節奏感強,呈現出對傳統的駕馭能力和個人的抒情審美意識。
不為世俗逐浮華,甘求潛心悟墨香。一個書法家,不僅要具備功力與法度,還要有“風騷之意”“天地之心”和俯視書法經典的文化視野。衷心祝愿平澤兄植根傳統書法的土壤,不斷有書法力作推出,開啟自己的書法新征程!
米平澤
供職于山西潞安集團,現為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理事、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長治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潞安集團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書法作品在全國、省、市及煤炭行業多次入展并獲獎,作品刊發介紹于《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導報》《書法報》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