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血時之所以要空腹,是因為在制定參考范圍的時候,是以健康人空腹抽血的結果作為標準的。如果不是空腹采血就容易產生誤差,導致結果缺乏可比性,甚至會導致結果有誤。
正常情況下人在吃食物后半個小時,血液的成分會發生改變,如血糖、尿酸、甘油三脂升高等,血清外觀開始變成乳糜狀,這種情況會干擾檢查結果,想要檢查肝功能、腎功能、血糖以及血脂的情況,就需要空腹作為依據。
醫學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0至12小時禁食,最少也應禁食8個小時以上。最好從抽血前一天晚上8時開始禁食,到次日早上8時至10時抽血。檢查當天早晨,不吃早餐和其他任何食物,可以喝少量白開水(不超過100毫升),一般不會影響結果。
此外,“空腹”并不是說不能服用藥物,例如每天必須要服用的藥物,停用甚至會導致危急重癥的藥物,是千萬不能隨意斷的。不過有些藥物會影響化驗結果,看醫生時,可主動告訴醫生。
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10點之前進行。上午10點之后,因為身體內分泌的影響,會因為空腹時間太長而影響到血糖檢測的準確性,此外,在體檢前一天還要注意遠離油膩以及高蛋白的飲食,遠離煙酒。
體檢當日在衣服穿著方面一定要為采血做好準備,少穿袖口太小或者太緊的衣服,以免導致手臂血管血腫。
(摘自《浙江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