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全國石油資源勘探形勢日益嚴峻,探索老油田持續開發,是我國油田油氣穩產的基礎。分析棗1281斷塊三次采油可行性研究,進而為棗園油田后續開發提供穩產思路。
關鍵詞:資源;三次采油;棗園油田
1 引述
棗園油田棗1281斷塊內部構造簡單,整體上構造西低東高,南北低中部略高,構造高點位于斷塊東側中部。北東向的棗12斷層為該區主干斷裂,延伸較長,近南北向斷裂為該區次級斷裂。該區棗V油組為辮狀河三角洲前緣沉積,主要發育分流水道、河口壩、壩間泥、席狀砂、灘壩砂、淺湖泥等沉積微相。河口壩為主體構型要素,河口壩進一步細分為壩主體、壩內緣、壩外緣,砂體發育程度較高,砂體呈條帶狀、連片狀分布,砂體連片發育,相互疊置形成河口壩的復合體。
2 棗1281斷塊斷裂系統
棗1281斷塊位于棗南構造中部,是一個四周被斷層封閉的斷塊構造。棗南構造的主要特點是斷層多,構造復雜,在構造發育及演化過程中,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發育斷層較多。
2.1溫壓系統
該區原始地層壓力19.05MPa,飽和壓力5.98MPa,壓力系數1.05,地層溫度76.4℃,油藏屬于正常溫度壓力系統。
2.2地層水性質
棗1281斷塊地層水分析資料表明,地層水總礦化度22880mg/L,氯離子含量為12555 mg/L,棗V油組水型為CaCl2、NaHCO3型。
2.3原油性質
通過對孔一段原油資料的綜合分析,認為本區原油性質差,具有三高的特點,即原油高密度,原油高粘度,凝固點高。棗1281斷塊原油密度0.8977g/cm3,粘度175.13mPa.s(50℃),地下原油粘度24.5mPa.s,凝固點34℃。
3 棗1281斷塊剩余潛力研究
根據取心井棗1272-1和棗1281-8井的水驅油實驗測試驅油效率為54.5%。下套平均采出程度為37.05%,與平均驅油效率相比仍有進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空間。
從注采井組的示蹤劑監測及井組曲線看出,井組受益井見效明顯;區塊注采關系分析,注采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對應關系明顯。
統計棗1281斷塊2010~2017年實施常規調剖15井次,調后注水壓力平均上升2.35MPa,上升幅度在0.53MPa~3.84MPa之間。目前正常注水壓力平均為12.75MPa,與系統壓差為12.25MPa,能夠滿足三次采油壓力上升空間的需求。
4 總結
棗園油田棗1281斷塊縱向上,下套開發層系中各層雖然采出程度較高,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儲量基礎并且與斷塊平均驅油效率存在一定差距,剩余可采儲量總量相對較高。剩余油可采儲量主要集中在主力層(棗V4-3、V5-2、V6、V9)。
參考文獻:
[1] 薄啟亮.海外石油勘探開發技術及實踐[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 社,2010:1-17.
[2] 童曉光.跨國油氣勘探開發研究論文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 社,2015:3-9.
[3] 童曉光,竇立榮,田作基,等.21世紀初中國跨國油氣勘探開發戰 略研究[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1-16.
[4] 呂功訓.阿姆河右岸鹽下碳酸鹽巖大型氣田勘探與開發[M].北 京:科學出版社,2013:1-6.
[5] 韓大匡.關于高含水油田二次開發理念、對策和技術路線的探討 [J].石油勘探與開發,2010,37(5):583-591.
[6] 穆龍新.重油和油砂開發技術新進展[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1-3.
作者簡介:
劉林鵬,男(1993.04-至今),2015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從事油氣田開發工程及油藏動態工作,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