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鑫 陳澤淵 徐周
摘要:對于采油廠而言,做好用電成本控制對其日后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控制好電費成本包括下述幾個方面,一是研究哪些因素會導致用電成本較高,二是如何采用合理的電價政策,如何實施耗用電成本控制方法。通過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先是對采油廠用電成本情況與問題進行簡單分析,隨后對于采油廠用電成本進行優化控制的主要方法進行探討。采油廠用電成本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力調電費、電度電費、基本電費。電度電費所占據的比例較高,通常會超過15%,所以我們需要利用作業成本管理方式,對電費進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采用確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以此可以對于采油廠用電成本進行良好的控制。
關鍵詞:作業成本;電度電費;經營指標;管理方法
近些年,對于采油廠的運行費構成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后,筆者發現,電度電費在其中占據較高的比率,通常會超過15%,所以我們需要利用作業成本管理方式對電費進行仔細分析,作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就是通過計算的模式深入到作業層次當中,并且對企業所開展的所有活動進行動態反應與追蹤。除此之外,也需要進行動因分析等方法,最終為企業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指導企業開展一些必要措施,清除一些不具備價值的作業,最終可以降低在作業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
一、作業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主要是將成本驅動因素作為主要依據,并且根據產品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作業產品、價值鏈、作業鏈之間的關系,對于成品發生的動因進行深入的分析,最終選擇將成品作業作為成本計算主要對象,分配與歸集好生產經營費用的一種基本核算方式。作業主要指的是某個基本組織在為了達到某個目標后,而需要大量耗費資源所開展的一項工作,每個環節之間有著固定的聯系,并且可以更好地實現某項功能的作業,將其統稱為作業中心。作業鏈主要指的是具備一定聯系的作業活動所組成的鏈條。資源主要指的是在產出作業或者產品之后所需要耗費的費用。換句話說,資源就是對于各項費用的總和,動因主要指的是成本或者具有某些相同性質的行為,也成為成本動因量化的一種具體表現。作業對資源進行消耗,產品對作業進行消耗,生產會導致發生作業,而作業則會發生間接成本與導致費用,它的本質就是在消耗資源或者產品成本之間逐漸架起一架溝通的橋梁,使得作業出現組合、歸納、分離的情況,最終形成相應的成本。具體情況如下,作業成本法就是一種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將更加復雜的產品成本進行歸類,通過有效的劃分模式,從作業角度出發,考慮到資源在消耗過程中所發生的動因,隨后對動因進行有效的控制與分析,改變企業所存在的作業鏈,不斷提高作業效率,最終起到控制成本的最終目的。
二、作業成本法相關應用
采油廠在核算過程中,會將作業成本管理方法思路加入其中,比如對油氣生產成本計算與劃分過程中,會將其劃分到作業過程。與傳統油氣操作核算成本相比,有著極大的不同,在傳統成本核算過程中,將重點放在消耗資金對象化方面,并且主要是關注到產品成果的本身情況,作業成本管理方法不僅會十分關注產品成本所獲得的結果,同時也會關注到成本形成的原因與成本形成過程,在下文中也會講解與分析采油廠出現電費實際支出的大致情況。
(一)利用作業電度電費分析與相關對策
在對電量與產業量曲線進行深入分析后可知,會對作業電費消耗情況產生影響的大部分原因是在于產液量,并且產液量當前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需要將產液量動因劃分為幾個方面,分別是工藝流程,輸油泵、抽油機等,在作業過程中,我們也需要采用必要的措施,逐漸放慢噸液單耗上升的速度。一是需要針對抽油機,包括關停調高的含水井,并且對于低效水井進行改善,做好撈油。安裝更多變頻器,并且對用電情況進行管理。對于抽油機系統進行優化處理。對于加熱墊加熱情況進行優化處理。二是針對工藝流程方面,包括在加熱過程中,從原有的電加熱逐漸改變成水加熱,使用具有更好經濟效益的功率電機,對于部分適合改成直輸的站變成直輸站。
(二)加熱作業監督費用分析與對策
對于注氣量和電量曲線進行對比后可以看出,注氣量能夠對注熱作業電費消耗產生影響,但是注氣單耗曲線會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因此需要將其中的動因分成照明、取暖、工藝、流程、柱塞泵等幾個方面,對上述各個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利用切實可行的方法降低注汽單的消耗量。首先是針對柱塞泵,包括加強電瓶器的用電管理情況,可以保證電瓶器運行更加正常。針對工藝流程,需要及時的停用鍋爐管線,并且停用大循環的電機,減少活動如集中擺放情況,可以降低用電消耗情況,對于取樣水、軟化水、溢流水等進行不斷的改造,以此可以減少污水泵的啟動次數。
(三)油氣處理電度電費情況與分析對策
對處理液量與電量曲線進行對比后可知,在處理液量時,能夠影響到油氣的處理作業過程,處理液量已經成為油氣處理作業過程中消耗電費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噸液單耗曲線會呈現出一個不規則的狀態,因此需要將噸液單耗動因劃分成脫水器、加熱帶、各類泵等幾項情況,為了保證噸液單耗長期處在一個較低的狀態之下,需要做到下述幾個方面,首先是在污水泵、摻水泵、采暖泵增加相應的變頻器,其次是減少電熱帶運行的時間,并且整合耗電熱帶的功率,最后是停止使用電脫水器和停運陶粒,降低脫水泵與其他水泵使用時間。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業成本法作為一個十分成熟的理論體系,油氣田企業在開展內部管理時所具備的管理水平和硬件條件已經完全具備實施作業成本的前提,筆者相信將作業成本法加入其中,對其進行完善,可以使橫向部門之間配合得到加強,提高人員綜合素質,最終可以保證作業成本法實施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汪鋒.在新時代背景下關于采油廠用電成本優化控制策略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0(02):127.
[2]施泉生,李玉峰.采油廠用電成本優化控制策略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9):69-70.
[3]呂豪.面對經濟發展后采油廠用電成本優化控制策略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9):71-72.
[4]孫靜文.采油廠用電成本優化控制策略分析[D].山東工商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