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
摘要:沈95塊是一個油品性質為高凝油的中孔低滲構造巖性油藏,多年來一直處于低采油速度、產量穩定、地層壓力穩定的開發階段,2017年以來開始對南塊進行整體構造解釋,開展擴邊井部署及老井試油,成功在安130斷塊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20萬噸,并部署開發井13口,使沈95塊產量上升一個新臺階,實現高效開發。
關鍵詞:沈95塊;靜安堡;高凝油;擴邊可行性研究
一 概況
沈95塊位于遼河油田大民屯凹陷靜安堡構造帶北部,含油面積10.7Km2,地質儲量1440×104t,可采儲量為252×104t 含油層位為S34段 [1]。沈95塊為斷裂背斜構造,區內共發育多條斷層,走向多呈北東向,5條主力斷層將全塊分為6個次級斷塊,其中靜74塊、靜17塊為主要含油斷塊,沈95塊屬中孔、低滲油藏,S34儲層以扇三角洲平原-前緣亞相沉積為主,平面上砂體分布以網狀分布為主,縱向上砂體分布集中,儲層平均孔隙度18.0-21.2%,滲透率59.7-231.4×10-3μm2,油藏類型為構造巖性油藏,油藏埋深度為1800-2230m。原油為高凝油,具有高含蠟量、高凝固點、高析蠟點的特點。沈95塊1988年采用300×300m正方形井網投入開發,全塊投產油井44口,注水井25口(熱注),觀察井4口。從2000年到目前進入二次開發調整階段,先后經歷南塊第一次加密、北塊水平井加密、北塊整體加密、北塊擴邊等多次調整,連續16年產量保持穩定、綜合含水穩定、地層壓力穩定,多年來一直處于低速穩產階段。
二 實施背景
2017年在沈95南塊西南部實施5口擴邊井,平均單井油層厚度54m。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油12.8t,目前10.9t。通過研究發現邊部的安130斷塊為北西低南東高的單斜構造,安130井s3段目的層錄井顯示油浸、油斑為主,測井解釋油層3.1m/1層,2018年8月31日對該層試采,日產液4.9t,日產油3.2t,含水35%,證實了該圈閉的含油性。
三 實施過程
在安130斷塊應用完鉆井測井資料,對7口老井制定合震記錄進行層位標定。結合屬性提取,對沈95南塊進行精細構造解釋,對南部邊界斷層進行重新認識。沈95南塊整體上是受兩條東西大斷層控制、北西低南東高的單斜構造。其中安130斷塊被三條斷層遮擋,構造形態與主體區一致,高點埋深為-1930m。以測井相為依據,編制井區沉積相圖,沈95塊物源方向主要為南東向,發育辮狀分流河道、河口沙壩、分流河道間及前三角洲相。部署區位于辮狀分流河道微相帶,物性好。通過井震資料結合預測部署區砂體厚度在30-70m,邊部探井與主體部位完鉆井縱向上巖性、電性特征相似。目的層砂體特征表現為砂巖集中發育,泥巖隔夾層薄。部署區砂體與主體部位連片發育,厚度在30-70m。儲層反演落實安130井區s34Ⅲ砂體分布范圍,油層分布受構造巖性雙重因素控制,主要受構造控制,根據周邊老井油氣顯示及試油試采資料綜合分析,斷塊油水界面在-2000m左右,為具有邊水的巖性-構造油藏。縱向上油層主要分布在s34Ⅰ+Ⅱ油組,安130斷塊s34Ⅲ高部位可能發育油層,平面上部署區油層連片,厚度在20-60m,構造高部位厚度較大。2018年在該塊部署滾動探井一口,在s3目的層錄井顯示油浸、油斑為主,測井解釋油層及差油層共20.2m/15層,投入試采后初期日產油12.6噸。
四 實施結果
通過安130斷塊老井試油及滾動探井的成功實施,在該斷塊部署開發井12口,并于2020全部完鉆投產,日產油最高達到110噸,目前日產油83噸,沈95塊日產油由2016年的110噸上升到297噸,實現高效開發,安130斷塊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20萬噸。
參考文獻:
[1] 于學軍.沈95塊中低滲高凝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石油地質與工程201106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