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緩解國際油價暴跌給采油企業帶來的沖擊,曙光采油廠轉變思想觀念,樹立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成本控制理念,確定以單井為基本成本控制單元,積極推進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成本控制理念;成本控制體系;成本控制核心
在原油價格較高時,國內市場原油供求矛盾突出,原油開采企業以保障國家能源供給為已任,動用一切有利資源,全面挖掘生產潛力,保障穩產上產需要。在這一時期,只要有產量就有效益,上產目標和效益目標是并行一致的,油田開發生產工作的核心是“穩產、上產”。2020年以來,原油價格呈斷崖式下跌,首先受到沖擊的便是石油開采企業。企業面臨著銷售收入降低、利潤下降、虧損擴大的困難局面,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采油企業只有通過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才能緩解低油價帶來的沖擊。
1.以轉變觀念為先導,樹立成本控制理念
如何使廣大員工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成本管控理念,成為推行成本控制管理的首要工作。企業以往管理模式是以生產管理為主,許多員工認為完成上級公司下達的考核產量是企業的根本任務,而忽視了作為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生產經營利潤最大化。為此,企業通過形勢任務教育、公司內網、電視、報紙宣傳等多種形式,在員工中廣泛宣傳“效益是企業的生命”、“只要有效益的產量”、“以油藏經營管理為核心,實現產量與效益有機統一,按照效益優先原則組織生產”、“創建全員、全要素、全項目、全過程、全成本效益評價體系”、“一切成本皆可降”等觀念和管理方法,引導員工打破固有思維,接受成本管控理念,取得了顯著效果,形成了“人人講效益、事事算成本”的良好氛圍。
2.以制度管理為保證,構建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制定成本管控制度,明確參與主體責任。成本控制管理體系的實施需要基層作業區、地質所、工藝所、機關管理部門的協調配合,履行各自的管理職責,從各層次保證體系的高效運作。為此,采油廠下發了《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實施方案》、《提質增效管理辦法》等制度,構建了產能建設投資優化流程、油井效益評價流程、措施運行管理流程等流程,明確了各環節參與主體的職責。
3.以強化基礎為手段,為成本控制管理提供支持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單井數據庫。數據是基礎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沒有完善的歷史性區塊、單井數據做支撐,一切方法和分析都是空談。企業建立了以單井效益評價為基礎的涵蓋投資、產量、成本、效益為一體的經濟評價數據庫,為成本控制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二是制定成本分類標準。將油井成本按照成本形態被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成本總額不隨產量增減變化而變動的成本。變動成本隨產量的增減變化而變化的成本。固定成本為每年必須發生的成本,屬于不可控成本,變動成本為可控成本,是風險控制管理體系中的管控對象。
4.以單井為基本單元,確定成本控制管理的核心
通過對油田所有油井進行效益評價發現,油田的高風險井僅采出占總產量7%左右的產量,卻花費了接近30%的成本,單位操作成本遠遠超出油田平均值,因此,高風險井是影響原油開采企業效益的根源。油田高風險井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先天不足井,油井投產后一直低產、低效、高成本。為了避免該類風險,要從源頭上優化設計,加強產能建設井實施前的經濟評價,規避產能建設風險。另一種是生產過程中措施投入產出低造成的高風險井。油田目前正處于開發中后期,措施工作量逐年增加,油田開采成本逐年上升。因此,油井投產前的產能建設資金投入和生產過程中的措施投入是影響油田效益的關鍵成本,是風險控制管理體系的核心管控對象。
5.以優化評價方法為手段,控制成本投入
通過不斷的對措施評價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以預算指標為參數,以最低經濟增油量模型為基礎,創建了措施風險預評價模板,使措施投入風險控制工作變得更加簡單、直觀、易于操作。按照“穩有效、上高效、限無效”的原則,對措施效益位于高效區的井,擴大實施;位于有效區的措施井穩步實施;位于邊際效益區的措施井謹慎實施;位于高風險區的措施井,措施后增產量小于最低經濟增油量,為了保持規模產量,該類井又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實施時要嚴格按照計劃比例嚴格控制,對于無增產潛力且超出企業成本承受能力的高風險井,堅決予以否決。
結束語
曙光采油廠以轉變思想觀念為先導,實施全過程成本控制管理。制定和完善了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和標準,建立了成本控制流程,形成了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體系。通過推進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單井措施費用與上年對比下降7.1萬元,節約措施成本12727.6萬元;全年單位操作成本與上年對比下降 了61元/噸。
作者簡介:
趙士滿(1971-)男,經濟師,遼寧海城人,目前從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