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西安,歐繁榮
隨著我國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市場對職業教育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畢業生遠遠不能滿足,存在相當大的缺口[1],特別是行業資格持證上崗,尤為明顯。2019年1月18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提出“啟動‘1+X’(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辦學模式由參照普通教育向類型教育轉變”;2月13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發布,“1+X”證書制度正式確立[6]。同時出臺了“國發〔2019〕4號,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職教改革20條”)相關指導性文件和措施,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1]。職業教育是使人與職業相結合的教育過程,以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德技并修、工學結合、雙元育人、育訓并重、面向人人為主要特征[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四川工業科技學院、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成都藝術職業大學、四川工商學院等7所職業學院、學生、教師和成都市盛熙泰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都體育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國際高爾夫俱樂部、麓山國際社區高爾夫會所、成都保利高爾夫球會、成都市錦冠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成都融通精英健身健美休閑俱樂部公司、四川國際網球中心、貝斯特運動康復學院等9個體育服務單位;本、專科學生各350人;教師30人;學院院長或主管副院長12人;各俱樂部、會所等企業領導14人;主管或經理18人;各俱樂部、會所等一線工作人員60人。
在中國知網上輸入“1+X證書”,結果一共只有80條關于“1+X證書”的相關文章,通過篩選,最后確定9篇文章作為本文章的參考文獻;再查閱我國2019年職教改革相關文件及實施辦法,深入了解“職教改革20條”之相關內容及統計學相關書籍作為參考資料。
根據文章需要,對四川省民辦高職院校相關負責人、教師、學生、體育服務企業負責人、企業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本人或委托他人對問卷進行現場發放,現場回收的方式。此次調查,本、專科分別共計發放問卷410份,回收41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400份,有效率達到97.56%。問卷制定:按照《體育測量與評價》效度理論及《社會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操作的方法,先對調查的內容進行綱要式的擬定和修改,專科“1+X”證書試行為“1+3”,本科“1+X”證書試行為“1+5”,最后確定調查內容的綱要細目,并將本、專科對“1+X”證書的接受程度進行5、4、3、2、1負值;采用重測法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其信度系數為0.884,P0.01,問卷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所有數據通過Excel2007和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
將統計結果結合專業和國家教育部相關要求進行科學地分析。
通過調查,從表1可以看出,各高職院校組織中層以上干部學習“職教改革20條”的比例較高,說明各高校領導非常重視我國高校職業教育改革;有些學校還組織全校教師進行專門的解讀“職教改革20條”內容,只有極少數學校由于學校總體工作安排,暫時沒有組織學習,推遲到2019年下半年完成解讀工作;同時,調查的9所學校中,有7所學校已經按照“1+X”證書方案,根據本院實際情況,重新制定了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并自2019級新生開始執行;所有學校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都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但能否順利執行“1+X”證書方案,能否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由于時間原因,還沒有一個學校對市場、對家長和學生作實際調查。所以,誰也不能保證哪個學校或哪個專業就能按照國家教育部試行方案順利執行“1+X”證書方案,必須通過科學的實踐和論證,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目前,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職業教育相關政策,職業院校雖然采取了各種措施來保障學生的“雙證”畢業,但是對 1+X 證書制度還處于探索階段,未形成系統化的管理與促進措施。因此,高職院校研究和推行 1+X 證書制度有很重要的實踐價值[7]。

表1 各校對“職教改革20條”解讀情況
“1+X 證書”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 證書,學歷證書是指學生學完學校制定的專業人 才培養方案系列課程并合格,國家教育主管部門 授權發放的用來證明受教育者的求學經歷及學習 情況的證明[5]。在1+X證書制度中,學歷證書“1”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X”體現出一種基礎與拓展的關系,“1”具有基礎性、主體性、穩定性特點,要解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下職業教育的育人問題,提供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X”具有針對性、及時性、先進性,主要著眼于解決專業教育中的行業新技術、新技能的強化、補充或拓展問題。從職業院校育人角度看,1+X是一個整體,構成完整的教育目標,“1”與“X”作用互補、不可分離[8]。實施1+X證書制度,關鍵是做好“+”,“+”的含義可能是內部疊加,也可能是外部延展。根據目前的職業教育改革實際,我們更應當把“+”理解為外部延展,即在完成學歷教育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延展對特定技能的學習要求。在1+X證書制度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通過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各個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的相互對接,“X”證書的培訓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的相互融合,“X”證書培訓過程與學歷教育專業教學過程的統籌組織與同步實施,“X”證書的職業技能考核與學歷教育專業課程考試的統籌安排、同步考試與評價,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習成果的相互認定轉換等舉措,推動職教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3]。
3.3.1 對專科“1+X”證書接受能力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學生對“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能接受,特別是本身經濟壓力就較大的農村家庭學生,經濟負擔過重,難以實現。教師對學生“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的執行有一種較為樂觀的態度,認為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學生很少,有可能是教師對目前職業技能證書培訓行業的了解不深,對大部分學生的家庭經濟壓力考慮得不夠,而過多地從國家教育改革政策和學生就業市場角度去考慮的原因;反而,各院校應該建立職業技能培訓中心, 實施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7]。
學院領導是從執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以及學校的總體發展思路出發來考慮,所以認為,專科學生接受“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從數量上來看不多,理論上不會存在很大問題,只要各專業制定了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國家教育部的指導文件性執行,應該不會有學生或家長不能接受,由于時間關系,而對實際情況了解得不夠深入,對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考慮得也不夠成熟;而各分院則是具體執行者,他們與學校領導對學生接受“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的看法有一定的區別,但是,還是有很大比例的分院領導認為學生對“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基本上能夠接受,從技能證書的數量上來說也算多,基本能夠承受,其他的原因與學校領導考慮的因素差不多,而且是具體執行上級政策的領導者,也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過多地對此進行實地調查研究。
各企業是服務行業、營運單位,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國家有了政策,對他們來講更是錦上添花,當然非常贊同,也不會過多考慮其他因素,只需要遵循市場規律。企業中層干部一是從市場行情來看,認為三個行業技能證書對專科學生來說很多有必要;二是從經濟上來說,根據他們自己的收入和經歷,認為一般學生家庭也基本能夠承受,同時,對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要得到一個較好的發展或合理的待遇,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提高就業質量等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企業一線最基層的工作人員,不管是工作平臺、崗位、待遇、工作內容等等方面,都是最真實的反應;但是,少部分人還是認為一般學生家庭對同時拿到3個職業技能行業證書,存在一定的經濟壓力,不能接受,有一半的人認為,由于目前行業職業技能證書在市場的實際價值較高,各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對學生總體的就業質量和水平非常重要;雖然經濟上有一定壓力,但學生和家長會盡一切辦法努力接受“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不會持太多的反對意見,當然,有極少數人認為,有些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確實太重,不能接受同時拿到三個行業技能證書。
3.3.2 對本科“1+X”證書接受能力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對本科“1+X”證書接受能力調查結果對照表
學生對難以接受“畢業證+5種職業技能證書”的程度比專科學生更明顯,不能接受和完全不能接受的人數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他們認為主要技能證書太多,造成經濟負擔過重,所以更加難以實現。教師認為:對學生“畢業證+5種職業技能證書”的執行有一定難度,認為只有少部分學生可以接受,與專科學生相比,反而有很大部分本科學生不能接受,5種證書的經濟之和確實很大;同時,在院校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為了讓學歷教育更好對接科技發展新趨勢、對接生產服務一線關鍵崗位、對接就業市場需求,彌補學歷教育在針對性、先進性、適應性和靈活性上的不足[9]。職業院校須把好證書的引入關、處理好“1”與“X”的融合發展、協調好共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4]。
學院領導對本科學生接受“畢業證+5種職業技能證書”的看法與對專科學生接受“畢業證+3種職業技能證書”相比,覺得本科學生應該有一定的區別,但是,難度確實增大了,對學生和家長來說,經濟負擔過大是主要原因,所以執行效果相對不會很好。
各企業認為,本科生比專科生有著更高的學歷層次,各方面都應該比專科學生付出得多,理應掌握多門職業技能,學生和家長就應該從思想上、經濟上等很多方面承受一定的壓力和負擔。企業主管或經理認為本科生學歷層次更高,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應該比專科生更強,實際操作能力更強、效果更好,“1+5行業技能證書”模式對本科生來講應該說基本上都能承受,且他們今后的起點、平臺和待遇都比專科生更好,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一般員工則認為,本科學生在校要拿5種行業技能證書,學生和家庭的經濟壓力非常大,不能接受,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完全不能接受,反對意見非常顯著。
4.1.1 學院認為:“1+X”證書是國家職教改革之要求,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之必然。
4.1.2 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行業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行業資質,對學生的就業等很有必要。
4.1.3 家長對“1+X”證書不太理解,費用太高,經濟難以支撐。
4.1.4 學生認為:有1至2個證書就行了,沒有必要給父母增加經濟負擔,本科較專科更為明顯。
4.1.5 體育服務行業、俱樂部、會所對“1+X”證書非常認可,期望較高。
4.2.1 各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反復深入調研,科學合理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對教師的技能培訓,加大學校內部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降低學生技能培訓成本。
4.2.2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打造特色校本課程。
4.2.3 加大向學生解讀我國職教改革政策及20條內容,讓學生明白職業教育改革既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4.2.4 人才培養方案不能盲目制定或跟從,要科學合理,逐步完善。
4.2.5 建立職業技能培訓中心, 實施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