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德國人一直以“理性”“守紀律”聞名。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德國政府采取“防、測、控、治并用”的應對策略,被認為是全球防疫的楷模之一。但最近,德國卻連連爆發歐洲最大規模的“反防疫示威”。為什么會這樣?
上周末,德國東部城市萊比錫爆發的示威游行甚至演變成騷亂?!董h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約500名抗議者當晚聚集在萊比錫南部康內維茨地區,有人向警察投擲石頭等,甚至點燃警車,破壞公交車。暴力一直持續到凌晨才被警方控制住?!斑@就像一場戰爭!”與記者一同在現場的一名丹麥記者說。
自5月德國開始放寬防疫措施以來,德國各地紛紛出現“反防疫示威”。尤其是8月29日柏林的示威,登記注冊的有5000多場,總計吸引3.8萬余人參加,更有示威者沖擊國會大廈。實際上,“反防疫示威”在歐洲其他國家也經常出現,比如經常往返國內外的波蘭人和酒店老板走上街頭游行,要求恢復歐洲旅行自由;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及該國第二大城市馬里博爾,多次出現數千人騎自行車舉行示威。類似示威游行在瑞士、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也有。不過,它們都沒有德國那么持久,規模也是“小巫見大巫”。
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這反映了德國社會的現狀:其一,許多人沒認識到疫情的嚴峻性。記者在德國多地采訪時看到,街頭很少有人戴口罩。這與媒體宣傳有很大關系,它們總是表揚德國做得出色、死亡率低。同時,許多德國人將追求“個人自由和權利”放在最高位置。
其二,德國政治更加極化。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現在是德國第三大政黨。與此同時,各種“人民共同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它們幾乎清一色“反對政府”。這些人中包括陰謀論者、極右翼分子、極左翼分子、反疫苗人士等。這些團體通過社交媒體擴大影響。
其三,最重要的一點是民生問題。大多數示威者其實是普通人,其中還包括一些帶著孩子的成年男女。來自漢堡的工程師萊曼對記者說,他很反感政府總是給示威者扣上“極端分子”的帽子?!白鳛闅W盟輪值主席國,德國一直在講歐洲大戰略、地緣競爭、難民安置等大話題,卻忘了本國民眾的小生活。”他說,在疫情中,德國人要支援意大利人,但數據顯示,德國人的家庭財產比意大利人要少很多。
德國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9.7%,創1970年以來最大單季跌幅。許多普通民眾關心房租、育兒、醫療等事關切身利益的問題,但政府對此關注力度不夠。過去兩三年,德國大城市的房租每年上漲都在兩位數。
示威者中有很多年輕人,來自柏林的馬里奧對記者說,現在難民可以在德國免費讀大學,而德國高中生只有1/3可以上大學,并要自己負擔所有費用。在這次萊比錫的游行中,許多人稱,他們是為了表達對房價上漲、人口流失及一些老建筑被改建為高檔住房的不滿,他們希望政府關心民眾的真正需求?!?/p>
環球時報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