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進 許偉

明星+大平臺已成為直播新標配
看著平時在店里用原價買稍微有點貴的飾品,被充當主播的店員在鏡頭前以超低的折扣價一一展示,該品牌的忠實粉絲方子琪(化名)告訴電腦報,這是店播最吸引她的一點。

蘇寧818“超級斬”指揮中心
“項鏈和手鏈的原價都是一千多,直播間秒殺價才三百多,四舍五入相當于不要錢。”因為在品牌專場一次性購買了兩件商品,她還得到了直播間的專屬優惠:一袋水晶砂和一個LOGO包。“商場聯合品牌方做線上直播,主播是品牌柜姐,賣的也是平時去店里就能摸得到看得著的東西,后續的質保問題還能直接找到商場,真是比網紅賣貨靠譜得多。”
讓方子琪略感意外的是,蘇寧在這樣重要的節點上,除了與往屆一般在電視臺舉辦消費晚會,還做出了與線下商場如出一轍的選擇:聯合品牌做直播。電商平臺的直播間采用綜合性選品策略,用來自各種品類各大品牌的爆款產品確保覆蓋的受眾人群足夠廣泛,而商場品牌方做直播更傾向于品牌專場,定點目標人群更具針對性,“商場店播本身不算太大的知名度和單一的選品,注定了它吸引到的很大概率只是一定范圍內的小部分人群。”
電商直播則不然,在大平臺的加持下,可輕易聚攏全網優勢品牌,拿出更具競爭優勢的折扣價格,再加之還會邀請一些當紅的流量明星加盟直播間,對消費者吸引力會更大。
事實上,電商直播能掀起如此巨浪,還有更深層次的因素。
“一場直播下來,同時在場參與的工作人員有40人左右。” 蘇寧直播制作團隊負責人告訴電腦報,隨著直播賽道的飛速狂奔,一場成熟的直播早已不再是鏡頭里外、買賣交易這么簡單。
親歷直播現場,除了一睹明星帶貨的風采與快感,電腦報感觸最深的是直播背后的專業化程度已經今非昔比。
蘇寧直播中心的專業不是普通民用級直播可以比擬的。該負責人稱,這里曾經是轉播五大聯賽的演播廳,所以從設備到軟件都是采用電視臺廣播級系統標準。比如,專業的推流系統比普通民用級推流更穩定,不會在直播中出現斷流、黑屏、混跳等。而線上調色系統相比普通的美顏濾鏡,會讓直播畫面顏色更鮮艷,人物質感更好。
“用這么專業的設備來做直播會不會有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面對這個問題,該負責人表示,隨著直播的普及,用戶對直播的體驗都會直線提升。專業的設備和從業人員能從視覺、聽覺、情感上去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直接影響到直播帶貨的效果。通過一些音效音樂,給受眾在聽覺上進行有效傳達,來調動他收看的娛樂感。同時通過音樂樂奏中心化效果,能夠給現場明星一些反饋。讓整個直播現場更生動,也讓觀眾看直播不那么僵硬,觀感和參與度俱佳。“即便要同時在多個平臺直播,有專業設備就可以取代在主播面前放多個手機的尷尬局面。”只需要接好多個平臺的地址就沒有問題了。
除了設備的專業,當下直播在團隊協作和前期籌備上,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專業程度。蘇寧易購平臺運營集團副總裁范春燕稱,蘇寧專門建了一個應對直播的團隊,包括執選品組、執行策劃組、宣發組以及定單服務履約組。
不可否認明星直播帶貨模式是當下大勢,明星背靠的粉絲經濟、名人效應給直播產業提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對于一個向陽產業的發展前景,行業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和準備。如何讓直播更具兼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蘇寧的試探性布局,也許能給出一個較好的答案。
電腦報從蘇寧易購平臺運營集團副總裁范春燕獲悉,除了明星帶貨模式,蘇寧目前還在傾力培養另外三種模式。
第一是店播,不管家樂福還是蘇寧易購云店,抑或是蘇寧小店,這些都可以稱為直播的重要場景。范春燕認為,店播在未來是更具備場景的,商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
第二種模式是走出直播間,把這個直播場景放在田間地頭,山海之間——放在商品原產地。
第三種模式是蘇寧即將要推出的工廠直賣。在生產車間,在產業流水線上,進行產品生產制造的直播。
從蘇寧的這一系列直播戰略部署來看,一個成熟的直播生態正在隨時演進。而在這個生態中,范春燕也堅定地認為人、商品、場景依然是缺一不可的。但新直播生態的養成與和諧發展,純粹的買賣交易之上,也對直播在內容多元、創新精裝、價格給力、品質穩定乃至服務便利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階段,擺在蘇寧等電商平臺面前,還有很多直播行業發展初期的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的就是價格。不少消費者愿意到直播間消費,就是因為在這里能以比其他線上、線下渠道更加實惠的價格拿下心儀的商品。據悉,在8·18直播開場之前,蘇寧易購和一眾大品牌聯合組建的“超級斬”實時價格指揮中心就已經開始運作。蘇寧內部人士稱,“超級斬”指揮中心就是要對標友商價格,24小時監控,只要發現價格比友商便宜不足10%,立刻現場調價。不過,這樣的優惠力度,是基于這一屆8·18正值蘇寧30周年當口,還需要思考如何在非節日的日常生活中讓利于消費者。
其次是爆款產品的選擇。電商直播采用的綜合性選品策略,雖然能達到“廣撒網多撈魚”的效果,可這也帶來了直播時長過久、產品針對性不足等問題。如何找到差異化競爭優勢?除了國貨專場、海爾專場、聯合利華專場等常規的品牌專場外,或許他們也能從近兩年大熱的C2M定制產品上找到新的突破點。
最后是物流網絡體系。每逢6·18、8·18、雙十一這類特殊購物節,高折扣下的消費狂潮爆發,都會讓頭部電商平臺在短期內的物流壓力倍增。在直播這個定時的爆破式行為中,一款產品一個小時賣成千上萬件是極有可能的事情。當直播帶來的短期爆發式流量沖擊成為常態,就需要一個足夠與之匹配的強大供應鏈,來處理大量的訂單與退貨問題。
若是上述問題都找到了最優解,基于直播,電商平臺能否重新定義消費行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