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以來,安徽省將“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作為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加速推進全省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糧食行業質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堅持科學規劃引領,著力推動“五優聯動”,加強示范帶動,強化督查指導,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瞄準實施方案抓落實。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產業發展,連續兩年將“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納入省政府重點工作,列為省委、省政府“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工作內容和考核項目。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財政廳經過三次修改完善,制定印發了《安徽省“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三年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和建設任務。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專人抓好工作落實。制定安徽省“中國好糧油”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并結合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及時開展評價工作,確保項目實施的總體要求落實到位。經過遴選,確定壽縣、靈璧縣、肥西縣、長豐縣等30個產糧大縣為全省“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縣,公開遴選并確立安徽省農墾集團、安徽省糧食集團等5個國有省屬企業為省級示范企業,各示范縣和示范企業正在按照實施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推動“中國好糧油”項目建設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二是突出資金引導強投入。安徽省共爭取了“中國好糧油”中央項目資金6.4億多元,省財政配套投入1.5億多元,中央和省財政合計投入7.9億多元。在編制《安徽省“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三年實施方案》過程中,通過調查摸底,計劃在全省內三年累計投資“中國好糧油”項目36億多元,財政資金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極大地放大了政策效應。為規范和加強“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資金項目管理,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財政廳印發《安徽省“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和《安徽省省屬國有糧食企業“中國好糧油”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政策依據。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在統籌安排“中國好糧油”資金時,重點加大對貧困縣資金傾斜力度,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三年累計安排3.7億多元,全力支持貧困縣脫貧,帶動貧困戶增收。同時,積極爭取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支持,充分調動示范企業參與的積極性,拓寬“好糧油”資金來源渠道。

三是擦亮“皖糧”品牌廣宣傳。為進一步提升安徽“中國好糧油”的美譽度和認可度,在高鐵列車上投放糧油公共品牌廣告,加強安徽糧油整體形象的宣傳,打響“皖美糧油”公共品牌。在發展優質、綠色、生態、營養、健康糧油等基礎上,進一步提煉本區域、本品牌的鮮明個性,創新品牌產品,形成優勢產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借助外力外腦,聘請專業機構謀劃品牌發展策略;借機展示展銷,通過多渠道加強安徽糧油品牌宣傳;對接大型商超,借力“互聯網+”,擴大“皖糧”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全力打造培樹“皖”字號糧油產品品牌。結合安徽實際,制定《“安徽好糧油”產品遴選及管理辦法(試行)》。
四是注重科技驅動提動能。為深入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大力實施“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為全省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加大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建立安徽米制品、面制品研發基地。組建面粉、植物油、雜糧、糯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積極開展優質糧食品質測評,組織制定糯米、食用大豆、油茶籽油、中晚秈米等“安徽好糧油”團體標準。引導、支持示范縣和示范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發優質糧油新產品。支持示范企業應用先進技術,通過技術改造和提高質檢水平,實現產品升級,增加優質糧油產品供給。
五是推動產業融合調結構。推動向糧食生產環節延伸,建立優質糧源基地,帶動農民調整種植結構。聯河米業牽頭組建安徽望江一心為農綠色稻米聯合體,聯合體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會員達492家,引導種植符合“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的優質稻谷品種,糧食種植面積23.6萬畝。推動向精深加工延伸,提升產品附加值,帶動行業調整產品結構。金三麥食品和米老頭食品以糯米粉為原料開發出餅干、湯圓、水餃等系列產品;皖神面制品在傳統面業的基礎上發展谷朊粉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新型業態,帶動行業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推廣“互聯網+糧食”經營模式,糧油企業線上銷售開展得如火如荼。聯河米業網上銷售額達3500萬元,是上一年度銷售額的300%。
(一)大力推動“優糧優產”,供給能力穩步提升。始終堅持把提升糧源質量、帶動農民增收作為實施“中國好糧油”的突破口,重點推進優質糧源基地建設,探索綠色糧食種植模式,實現優質糧源基地面積、產量快速增長。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省優質糧食種植面積1312萬畝,優質糧油絕對增加量418萬噸,其中種植基地面積438萬畝,訂單農業871萬畝。中化安徽農業著力打造“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2019年MAP服務優質稻麥種植33.77萬畝,帶動優質稻麥種植50萬畝,收購優質糧食10萬噸。安徽稼仙金佳糧集團自建稻蝦、稻鴨共生基地20000畝,簽訂糧食訂單10.2萬畝。
(二)全力組織“優糧優購”,購銷機制逐步形成。各示范縣和示范企業通過政府引導、龍頭帶動,著力構建“優糧優價”的糧食購銷機制。據調查,“中國好糧油”實施以來,帶動180.2萬戶農民種植優質糧油增收10.32億元,全省優質稻市場化收購價格比普通稻平均高0.1元/斤左右,優質小麥市場化收購價格比普通小麥平均高0.5元/斤左右。稼仙金佳糧以每噸高出市場價200~400元的價格收購訂單糧食,優質蝦稻更是以高于市場價800元/噸收購。安徽省農墾集團以高于市場價0.6~0.8元/斤收購優質小麥。通過“優糧優價”的購銷機制,進一步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增強了農民種植優質糧油的積極性。
(三)積極開展“優糧優儲”,儲糧水平不斷提升。積極創造條件,在收儲、加工企業中推行分品種、分類、分倉儲存,提高精細管理水平。大力推廣科學儲糧新技術,廣泛運用氮氣、低氧臭氧、惰性粉、智能控溫綠色生態儲糧,加快原糧快速檢測和光伏一體化等新技術研究推廣工作。大力推進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改善糧食倉儲條件。海泉糧油投資900萬元對15000平方米的原糧倉進行分倉儲存和低溫儲藏技術改造,儲存優質糧油倉容達6.8萬噸,增加優儲能力。安徽農墾集團建成54萬噸現代化糧庫,各庫點均應用機械通風、環流熏蒸、谷物冷卻、糧情檢測等四項儲糧技術,采用惰性粉殺蟲抑蟲、空調控溫等綠色儲糧技術,配備重金屬、嘔吐毒素等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嚴把糧食質量儲備關,切實做到優糧優儲。
(四)著力推進“優糧優加”,科技驅動增添動能。支持示范企業加大生產設施技改力度,升級改造現有糧油生產線49條,推廣糧油產品適度加工,著力提升產品品質。目前全省糧油類擁有國家級研發機構25個,省級研發機構40個、企業研發機構160個,擁有高新技術糧油企業52家。青松食品、燕莊油脂和洽洽食品等3家企業榮獲“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稱號。燕莊油脂獲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國家糧食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稱號。全國首家糧食烘干院士工作站落戶辰宇機械,全省糧油糧機類院士工作站已有6家。王仁和米線、倮倮米業、五糧泰等企業參加的兩個科研項目獲評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光明槐祥、兄弟糧油、古井集團參加的兩個科研項目榮獲三等獎。
(五)持續實施“優糧優銷”,市場銷售成效顯現。“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安徽省通過大力實施糧油品牌戰略,新增中國馳名商標6個、地理標志認證6個、安徽名牌53個,著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6個。6家企業的大米、面粉產品榮獲全國首批“中國好糧油”稱號。優質糧食銷售渠道得到拓展,供銷市場兩端活力增強,全省現有“放心糧油”網店2801個,實現全省縣(區)網點全覆蓋,示范企業擁有線下網點達12178個,優質糧油產品市場供應量756萬噸,線上線下銷售優質糧油713萬噸,銷售額近284億元。
一是加快推動實施進度。加大對各示范縣和示范企業項目建設的指導力度,進一步規范項目建設管理,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加強項目進度調度,及時掌握動態情況,督促各地各單位健全項目推進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項目建設,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建設任務。對進度緩慢的示范縣現場進行指導督辦,幫助協調解決問題。
二是深入推進“優糧優產”。充分利用“中國好糧油”行動支持“優糧優產”的契機,指導各地大力推廣優質糧食品種,滿足優質糧食品種升級換代需求,增強優質品種持續供給能力。全力推動優質糧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建設,鼓勵引導種植結構調整,夯實“中國好糧油”的源頭基礎,積極帶動優質糧油產量增加,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是加快標準化建設步伐。積極走“標準引領”“以質取勝”之路,加快“安徽好糧油”產品團體標準制定工作進度,不斷強化標準引領,引導消費升級。鼓勵和支持糧食企業制定企業產品團體標準,提升區域糧油產品的加工質量。持續開展優質糧食品質測評工作,夯實測報工作基礎。
四是加大品牌建設力度。大力推進“皖美糧油”公共品牌建設進程,積極開展“安徽好糧油”、皖北大豆、蕪湖大米、安慶大米、南陵大米等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提升安徽省糧油知名度。鼓勵支持企業加強自身品牌建設,放大品牌效應。積極組織企業參評“安徽好糧油”產品,擇優推薦產品申報“中國好糧油”產品。
五是支持龍頭做大做強。整合“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等各類政策,集中力量支持、培育一批主營業務收入過2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糧食企業集團和“巨無霸”。指導地方創造寬松的營商環境,強化扶持服務,在“建大龍頭、帶大基地、興大產業、占大市場”上下功夫,通過產業鏈將企業連接整合為產業,集聚聯合發展優勢,形成具有持續發展動能的糧食產業集群。
六是積極培樹先進典型。積極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培樹安徽“中國好糧油”行動典型示范縣、先進示范企業、樣板店,推廣工作經驗,提升安徽糧油影響力。通過挖掘典型,放大示范帶動效應,不斷總結經驗,交流做法,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順利實施。
七是強化政策保障支持。加大糧食產業政策保障力度,積極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實施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九大行動”,積極落實糧食產業財稅、金融、用電、用地等優惠政策,全力助推“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開花結果,成效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