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為政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糧食安全是國家的生命線,在“六保”目標中居于基礎性、前提性地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湖南局作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湘垂直管理行政機構,肩負著護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責任,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擔當作為、銳意進取,堅決守住管好大國糧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進行了系統闡述,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深刻指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思想引領和根本遵循。
守正“穩”。高度警惕疫情、蝗災、逆全球化引發的糧食市場動蕩、國家糧食供求總體上仍處于緊平衡、湖南等產糧大省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風險挑戰,切實增強做好“頭等大事”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穩生產、穩儲備、穩供給、穩預期,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穩穩端在自己手中。
勇于“進”。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聚焦“以儲適銷、以儲導產”,堅持“五優聯動”,積極放大國家支農惠農糧食產業政策效能,深入推進糧食生產儲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建立糧食生產向優質、適銷、高效糧食轉型的儲備結構、價格導向、托市政策,全面提升湖南糧食產業發展水平和糧油產品市場影響力,實現“洞庭天下米,湘米天下糧”的美好愿景。
注重“融”。將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融合,將樹立“大糧食”理念和形成“大儲備”格局融合,將踐行“保糧食能源安全”任務與實現“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目標融合,將有效擔當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核心職能和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融合,將推動全局事業發展與帶領干部職工實現個人價值融合,形成“興糧興儲、行穩致遠”的生動局面。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管局機構改革是面向新時代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大改革。此次機構改革賦予了湖南局監管在湘中央儲備糧管理和中央事權糧食政策執行全新職責。

把握歷史機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明確了以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為重要節點,構建與我國國際地位、綜合實力、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國家糧食和戰略物資儲備安全保障體系中長期目標,為湖南局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契機。我們必須發揚“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積極推進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國家糧食安全和戰略物資儲備安全保障體系。
植根湖湘大地。作為中央在湘單位,應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嚴格落實向湖南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制度,努力爭取省委、省政府對中央事權糧食政策執行和中央儲備糧監管工作的領導和支持;建立與有關在湘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系機制,加強省情、糧情常態化考察調研,深化涉糧單位情況互通和溝通協作,緊貼湖南實際積極向國家局建言獻策,支持湖南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在湘落實。
堅守“三條底線”。加強安全穩定廉政工作,是保障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的底線工程。必須嚴格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要求切實抓好儲糧安全工作,高度重視糧食食品安全指標,督促抓好“一規定兩守則”落實,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確保儲糧安全;必須加強對中儲糧分公司及直屬庫政策性糧食購銷監管,杜絕“賣糧難”“出庫難”等問題發生,切實維護農民合法利益;必須加強作風建設,從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規范執法監管行為,樹立“風清氣正、公正廉潔”糧儲形象。
作為央直單位、糧食監管新軍,要積極有效履行職責使命,必須充分發揮“零距離”監管優勢,正確處理“三種關系”。
正確處理“法定職能”和“國家使命”的關系。2019年出臺的《關于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科學確定了糧食儲備功能和規模,要求改革完善糧食儲備管理體制。要做好糧食安全監管,既要明確權限、壓實責任,依法依規履行中央儲備糧法定監管職能;又要精誠合作、和衷共濟,與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儲糧湖南分公司建立健全協調聯動機制,實現交流溝通常態化、資源共享暢通化、監督執法協同化,形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合力。
正確處理年度考核和日常監管的關系。中央事權糧食政策執行和中央儲備糧管理情況年度考核是強化中央儲備監管的關鍵舉措,要牽住“牛鼻子”,嚴格標準、規范流程、創新方法,增強考核的科學性、合法性、有效性;日常監管是與中央儲備垂直管理系統相適應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要學會“彈鋼琴”,規范中儲糧春秋普查、年度輪換計劃報備制度,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開展定期清查和日常檢查,著力構建高效完備的日常監管機制。
正確處理靜態儲備和動態流通的關系。應深刻認識到保障糧食安全既要重視靜態儲備,鞏固深化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大清查”成果,嚴執法、強監管,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又要高度重視動態流通,突出政策性糧食收購、中央儲備糧輪換購銷、熏蒸作業、預備糧劃轉、超標糧處理等動態環節,加強監督檢查,杜絕盲區死角,實現全流程、全要素監管。
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歷來是魚米之鄉、糧食大省、種業強省,作為糧儲央軍,應該在盤活現有儲備資源,助力糧食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做文章。充分利用湖南局天然洞庫“恒溫恒濕”、綜合倉庫規劃科學庫容富余以及鐵路專用線交通便利輻射全省等“三大優勢”,服務保障種子優質儲存、安全儲備,積極參與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和應急調動體系,推動優質糧食工程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在湘落地落實。
優化糧食區域布局。按照“中央儲備主要布局在戰略要地、糧食主產區、交通要道和有特殊需要的地區,地方儲備主要布局在大中城市、市場易波動地區、災害頻發地區和缺糧地區”要求,與地方糧食行政部門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加強溝通聯動,合力做好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協同運作,積極優化調整湖南區域內糧食儲備數量和區域布局。
參與應急保供網絡。盤活用好儲備現有倉儲和物流資源,積極參與國家和湖南省糧食物流樞紐建設,組成一體化糧食倉儲物流體系,夯實聯合糧食儲備和應急運力儲備,增強糧食分撥集散能力,形成布局合理、運轉高效的糧食應急保供網絡,確保關鍵時刻儲備糧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
服務保障“優種優儲”。參與構建國家和省級分級種子儲備及種業集團風險儲備體系,銜接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和企業營銷戰略儲備,對接“國際稻都”構想和“中國國際種業交易中心”工程,充分發揮洞庫恒溫恒濕和鐵路專用線優勢,鞏固深化與育種研發中心、大型種業集團種子倉儲物流合作,實現“良種優儲、急種急用、供求安全”,為保障農業農村穩定、推進優質糧食工程、保障糧食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