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定點扶貧縣安徽省阜南縣是產糧大縣,但一產不強、二產不優、三產不活,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融合不夠,缺優勢產業、缺優質產品、缺銷售渠道,開展消費扶貧難度大。面對這些短板弱項,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多次實地調研,提出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不斷調整優化糧食供給結構,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以“三個支持”助力定點扶貧縣優質農產品走出鄉村融入市場,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小麥入庫 李雯雯/攝
小麥是阜南縣主要種植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20萬畝,但種植規模小散,小麥品種雜亂,多達百余個,種植方式粗放,產量和品質長期在低端徘徊,農業經濟效益偏低,“看天吃飯”特征明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糧食行業優勢,確定優質小麥“示范種植——規模化種植——就地加工轉化”三步走的糧食產業穩定扶貧路子,以優質糧食工程為抓手,連續三年引進幫扶資金3700余萬元,支持當地按照市場化需求,進行標準化、規模化和訂單化生產,形成優質糧源基地,吸引大型企業就地加工轉化,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加銷“五優聯動”,推動阜南縣由產糧大縣向糧食產業強縣轉變。
2018年冬季組織種糧大戶種植1.5萬畝優質小麥喜獲豐收,畝產提高100多斤,高于市場價5%被企業訂單收購,實現產量品質雙提升,每畝助農增收200多元。2019年冬季引進中化農業公司、中糧貿易公司兩家示范企業,與合作社和農民建立利益共享機制,擴大訂單種植30萬畝優質小麥,將原來100多個普通品種優化到4個優質品種、2個試驗品種,其中“淮麥22”這一品種的種植面積就達16萬畝。
示范企業統一布局供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訂單購銷,帶領農民科學種田,實現“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逐步建立起穩定脫貧的長效、長遠機制,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同時,積極邀請糧食產業強市濱州、萊陽和16家大型企業代表,分批到阜南縣考察投資,促成中化農業、中糧貿易、中糧糧谷、中裕食品、中國人保、京東集團、魯花集團、盛華宏林等企業和阜南縣簽訂10個戰略合作協議。質量興糧、產業強縣發展藍圖在皖北大地漸次鋪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印發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廣泛發動全系統單位和干部職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年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266萬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約2.4億元,其中購買阜南縣農產品98萬元、幫助銷售874萬元,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阜南縣當地產品少,只有郜臺板鴨、中崗牛肉等幾種地方特產,尤其是缺乏品牌和包裝,像純手工紅薯粉條以十幾斤1捆散賣為主,不好賣、也賣不出價錢,每年農產品滯銷比較嚴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針對這些難點、痛點、堵點,以“三個一批”破解制約消費扶貧深入開展的瓶頸。
一是援建一批扶貧企業。投資500萬元無償為阜南縣援建5個單體面積1000平方米扶貧車間,為致富帶頭人搭建農產品初加工、柳編工藝品、食品生產、電子產品等創業平臺,200多名當地群眾實現“不離土不離鄉,在家就業奔小康”。
二是扶持一批扶貧企業。支持示范企業中化農業公司創建阜南好糧油直營店,嚴格篩選進店農副產品,建立不合格退出機制,注重質量把控和產品包裝,把當地綠色優質的“好糧油”產品發往全國各地。創建農產品全程質量溯源體系,通過掃描溯源碼即可獲知產品上市日期和來自哪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情況等基本信息,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去扶貧、貧困戶實實在在得利益。
三是改造一批扶貧企業。引導安徽神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帶貧減貧長效機制,承接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日常運營,并與京東集團公司合作創辦阜南扶貧館,通過線上帶動一批縣域扶貧企業高質量供貨、高標準驗貨、高效率發貨,確保農產品生產端的優質,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逐步打造出阜南區域公共品牌。

產后服務中心的烘干設備 李雯雯/攝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的重要指示精神,拓展以糧油產品為主導的產銷對接渠道。
一是舉辦首屆全國貧困地區優質特色糧油產品展銷會。2019年6月在第二屆全國糧食交易大會期間,組織阜南縣等169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300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開展產銷對接,出資搭建3000平方米展區,提供“免費參展、拎包展銷”一站式便捷服務,現場銷售額72萬元,實際履約額達2.4億元,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產生良好反響。
二是開展阜南好糧油進北京產銷對接活動。依托阜南好糧油直營店,在北京盛華宏林糧油批發市場搭建定點扶貧縣好糧油進北京產銷對接平臺,采取“市場宣傳——樣品展示——產銷對接”模式進行常年宣傳推廣活動,并提供代賣代儲、中轉配送、業務聯絡等便捷服務,幫助阜南縣優質特色農產品快速走進北京大市場,取得積極成效。同時,主動與十幾家部委、央企開展定點扶貧協作,充分利用產銷對接平臺無償代賣其他定點扶貧縣的優質特色農副產品,調動貧困群眾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助力中央和國家機關定點扶貧縣優質特色農副產品逐步走出鄉村融入市場。

阜南好糧油直營店 李雯雯/攝
三是積極拓展網絡銷售渠道。安排專人督導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扶貧832平臺)日常運營,會同阜南縣篩選扶貧企業和優質產品,分批陸續申報納入銷售平臺,銷售業績快速增長,激發了當地企業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去年當地黃桃滯銷時,掛職干部積極發揮電商力量,依托人人優品網一周時間幫助銷售55000斤,增強了廣大果農脫貧致富信心。
開展消費扶貧活動一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支持阜南縣鄉村振興調優“頭”、接二連三壯大“尾”、勇闖市場做強“銷”三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逐漸涌現出一批優質特色扶貧產品,培育出一批具有明顯帶貧減貧成效的縣域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和貧困群眾抱團發展、共同富裕。下一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落實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堅持多措并舉,持續加大消費扶貧,精心籌備第二屆全國貧困地區優質特色糧油產品線上線下展銷會,積極扶持縣域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做強做優,充分利用互聯網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加強扶貧產品產銷對接,暢通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