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蓉

魯伊茲在WBO重量級冠軍爭奪賽中擊敗約書亞,和教練曼尼·羅伯斯一起慶祝。
去年6月,小安迪·魯伊茲在一場WBO重量級冠軍爭奪賽中爆冷擊敗安東尼·約書亞,他的教練曼尼·羅伯斯賽后非常興奮,接受了很多采訪。突然,一位記者的問題把他難住了:“這些年來,你究竟是怎樣在逆境下戰斗的?”
羅伯斯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內心百感交集。站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后臺,羅伯斯回想起在過去的幾年里,一批著名拳手從他身邊離開,但已故父親的精神始終激勵著他繼續前進。羅伯斯擦了擦眼睛,伸手指向天空,說:“我本可以扔出毛巾,但我永遠不會放棄……”
羅伯斯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收獲回報,這是真情流露的時刻。
短短兩個月后,羅伯斯再次想要哭泣。在與約書亞二番戰的備戰階段,羅伯斯敦促魯伊茲回到拳館訓練,卻被后者無視。由于長期缺乏訓練,魯伊茲抵達沙特阿拉伯準備與約書亞打比賽前,他變得更胖了。
魯伊茲在與約書亞的二番戰中失利,沒過多久,毫無道理地解雇了教練。羅伯斯感嘆道:“在拳擊運動中,經常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就是現實?!?/p>
拳擊教練普遍缺乏安全感,一旦犯錯或與拳手意見不和,隨時可能被解雇。如果拳手不愿對失利負責,會毫不客氣地拋棄教練。羅伯斯就是從魯伊茲的父親那里收到解雇通知的。
巴迪·麥克格特是國際拳擊名人堂選手,目前為老將謝爾蓋·科瓦列夫和幾名年輕拳手擔任教練。他說:“過去教練說了算,如果拳手不愿意按照教練的要求去做,那就滾蛋。如今時代變了,很多當代教練不想失去工作,無論拳手提出什么要求,他們都得想辦法滿足?!?h3>沒有保障
在拳擊運動中,拳手、推廣人和經理們的薪水或傭金都能夠得到合同保障,但教練與拳手往往只通過口頭商談確定傭金,直到比賽結束后,教練才能拿報酬。

戈洛夫金和前教練亞伯·桑切斯
根據許多教練的說法,大部分拳手會按照約定支付酬勞,但在等待拳手付款的過程中,教練經常感到焦慮,尤其是在拳手輸掉比賽后。
弗雷迪·羅奇或許比任何其他教練都熟悉這種內心忐忑的感覺。他曾經與泰森、霍亞和帕奎奧等大牌拳手合作,7次獲得年度最佳教練稱號。羅奇說:“如果教練能夠享受合同帶來的保障,而不是一場一場比賽拿酬,那當然不錯。但這是拳擊比賽的一部分。我認為這種合作方式并不壞。如果一名拳手不想和我合作,我為什么還要忍受痛苦呢?我接受這種挑戰。這反而能夠在精神上激勵我,促使我盡最大努力去幫助拳手?!?/p>
在過去的一年里,許多著名拳手與教練分道揚鑣。例如,泰森·富里解雇了幫助他從抑郁陰影中走出的本·戴維森,前中量級冠軍丹尼爾·雅各布斯與安德烈·羅齊爾解約。戴維森和羅齊爾都暗示,他們之所以被解雇,很可能是因為經濟上的原因。
就算一位拳手和教練已經共事多年,雙方的關系仍有可能突然破裂。2018年,前中量級世界拳王根納季·戈洛夫金在與阿瓦雷茲的二番戰中失利,不久他就與教練亞伯·桑切斯終止了合作。桑切斯回憶說:“永遠無法接受,原本以為這根本不可能發生,結果卻令人痛苦?!?/p>
桑切斯和戈洛夫金合作了9年半,他倆的關系超越了師徒。當戈洛夫金的父親去世時,桑切斯前往哈薩克斯坦陪伴他。在戈洛夫金看來,桑切斯就像第二個父親。
桑切斯說:“在擂臺上,每名拳手都會面臨一場艱苦的比賽,或者困難的處境。因此,必須與他們共同度過難關。為了培養這種關系,必須取得拳手的信任,認可教練告訴他們的一切都是事實。從心理角度來講,教練需要為此付出大量努力?!?/p>
但有時候,就算最緊密的聯系還是可能被切斷。據桑切斯透露,戈洛夫金去年與直播平臺DAZN簽署了6場比賽、價值7500萬美元的合同,經過與妻子和其他人協商,戈洛夫金決定將每場比賽分給教練團隊的傭金比例從10%下調至2%,這意味著教練的收入將大幅下降。桑切斯說:“每個人都會受到保護,但對拳手成敗至關重要的那個家伙除外?!?/p>
桑切斯不愿接受減薪。他說:“那會令我們的關系因為金錢變得緊張。如果拳手的職業生涯依賴于教練,那么雙方不能有任何緊張感。拳手和教練必須互相信任,金錢有辦法制造不信任。如果我的收入減少,在比賽和訓練中的心態肯定會發生變化。我還能像過去那樣關照拳手嗎?很難說。畢竟,我們都是人!”
與桑切斯解約后,戈洛夫金雇傭了喬納森·班克斯,那是前世界重量級冠軍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的教練。桑切斯認為,戈洛夫金的職業生涯似乎正在走下坡路,他還為戈洛夫金與阿瓦雷茲下一戰時的身體狀況擔憂。

在對陣拉蒙特·皮特森的一場比賽中,謝爾蓋·里皮內斯和教練喬·古森交談。
在沒有任何管理機構要求拳手和教練簽合同的情況下,桑切斯建議教練與拳手簽署多場比賽的協議。他說:“拳手經常在職業生涯的巔峰期解雇教練。既然如此,如果教練被解雇,為什么不能要求拳手支付一筆補償金呢?這樣一來,收入有了保障,會更有安全感,不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為了獲得成功,職業拳手需要雇傭合適的教練,并提供適當的酬勞。教練在拳手處境艱難的日子里,會貢獻自己知道的一切,拳手實現目標后,自己卻有可能被掃地出門,無法分享最終的收益?!?/p>
名人堂教練特迪·阿特拉斯就遇到過桑切斯所說的情況。他曾經為前重量級冠軍米切爾·穆勒、亞歷山大·波維特金等拳手擔任教練,卻數次在拳手揚名立萬后被解約。據阿特拉斯透露,他在與波維特金合作時簽了合同,以確保就算自己被解約,也不會一無所有,“經歷會讓人明白一些道理。當這類事情多次發生后,就會調整自己,得到一份合同。”
阿特拉斯痛苦地回憶道,他曾經在紐約訓練唐尼·拉隆德,幫助拉隆德為一場比賽做準備,只拿到了100美元的酬勞。然而,就在拉隆德即將贏得金腰帶前,阿特拉斯卻被踢走了,原因是在拉隆德的經理與另一位拳手的法律訴訟中,阿特拉斯的證詞對這位經理不利。
阿特拉斯說:“是我介紹拉隆德和那位經理認識的。人們都告訴我拉隆德沒有前途,但我知道他可以用右手猛擊對手。我有信心幫助他變得更出色?!?/p>
在阿特拉斯與波維特金合作期間,波維特金一度以簽證問題為由,拒絕履行在美國接受訓練的合同協議。阿特拉斯認為:“正如唐·金所說,合同不能打拳。波維特金在俄羅斯,我在美國,我不會瘋了似的跑去俄羅斯訓練那家伙……無論在擂臺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遵守諾言。”
阿特拉斯強調,拳手與教練之間的忠誠能夠幫助雙方度過最艱難的時光。“隨著比賽越來越艱難,一名拳手找上門來,他顯然需要幫助。他們可能懷疑自己,感到恐懼,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教練就像一位導師,指引他們度過難關。”
麥克格特認為,許多拳手習慣在輸掉比賽后推卸責任,這是他們經常更換教練的原因。他說:“尋找忠誠的拳手變得越來越難了,簡直就像試圖用一把玩具槍擊中月亮。年輕人太自我,也許他只是輸給了一位更強的拳手。團隊要一起想方設法提升競爭力。年輕拳手換教練,我不知道他們腦子里究竟在想什么?!?/p>
阿特拉斯試圖解釋這種現象。他指出:“人們很難直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無論在擂臺上還是生活中,都需要擁有一定的精神力量,才能面對挫折。任何工作都會帶來壓力,但在拳擊運動中,拳手們的壓力太大了?!?h3>血本無歸
喬·古森曾經是前中量級世界冠軍邁克爾·努恩的教練,然而,努恩在離開古森后誤入歧途,因為販毒被判刑,直到去年2月份才刑滿釋放。
古森對此感到非常失望。他說:“也許與某人合作多年,幫助他獲得了成功,但他突然希望做出改變。這意味著我浪費了5年時間,卻無能為力,損失了全部投資……我們非常脆弱,這份工作不適合膽小者,必須學會忍受?!?/p>
已故美國拳手迭戈·科拉萊斯也曾接受古森的訓練。2005年,科拉萊斯在與卡斯蒂洛的比賽中兩次被擊倒,但他在古森的鼓勵下堅持戰斗,最終反敗為勝,完成了一次史詩般的逆轉。兩年后,科拉萊斯遭遇車禍去世,年僅29歲。
古森說,在他的拳擊教練生涯中,科拉萊斯逝世是他聽到的最糟糕消息,“在曾經與我共事的所有拳手里,他是最英勇的戰士之一。科拉萊斯是個普通人,在擂臺上很勇猛,但場外的他性格溫和、平易近人。這就是我為什么喜歡他。我懷念與科拉萊斯在一起的每分每秒?!?/p>
羅伯斯說,當魯伊茲與他解約后,他感覺就像從拳擊運動的巔峰跌落,掉到了最低點,“很可能永遠無法接受……我盡了最大努力,但很多事情取決于拳手本人。他30歲,已經是一位世界冠軍,怎樣才能說服他到拳館訓練,說服他遵守紀律呢?究竟該怎樣做?拳擊比賽中沒有運氣一說,機會只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除非到拳館努力訓I練,否則就不可能好運。我希望魯伊茲找到動力,再次成為世界冠軍。”
責編 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