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吉林省考察。這是7月22日下午,習近平考察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地塊。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要切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體現新擔當,在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程上展現新作為。
習近平指出,明年我國將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們要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深入研判、深入調查、科學決策。黨中央正在組織制定“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議。習近平希望各地深入調研,聚焦面臨的老難題和新挑戰,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目標、思路、舉措。
7 月22 日至24 日,習近平在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景俊海陪同下,先后來到四平、長春等地,深入農村、社區、科技園區、企業,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進東北振興、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
吉林松遼平原素有“黃金玉米帶”和“大豆之鄉”的美譽,是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22 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梨樹縣,在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地塊,聽取吉林省和梨樹縣農業發展和機械化、規模化種植情況匯報。驕陽似火,沃野千里,綠浪滾滾,無人機正在進行噴灑作業。習近平指出,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今年夏糧豐收大局已定,秋糧要爭取有好的收成。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
習近平走進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實驗樣品和玉米優良品種展示,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習近平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
接著,習近平來到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聽取合作社生產經營情況介紹。社員們說,入社農戶每公頃土地年純收入可達到萬元以上,習近平聽了十分高興。他強調,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有利于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業綜合經營效益。要積極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希望鄉親們再接再厲,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
24 日上午,習近平聽取了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吉林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希望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斷開創吉林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在新時代吉林振興中實現新突破、創造新業績。
習近平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要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把提升全產業鏈水平作為主攻方向,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培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發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要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好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推進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對接合作。
習近平指出,要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農業基礎地位,深化農村改革。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綠色農業,推進農村三產融合。要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好重大生態工程。
習近平指出,要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組織建黨和思想建黨有機結合,把黨的組織優勢鞏固好、發展好、發揮好。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葆初心、永擔使命。要嚴格把好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能力關,加強對敢擔當、善作為干部的激勵保護,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基層減負常態化機制。要創新人才工作政策、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積極營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環境。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政治生態建設作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實現正氣充盈、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