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尚金鎖參加工作50 年,干糧食工作50 年,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管糧食。
幾十年,尚金鎖始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放在首要位置,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和全體干部職工一道,為國家看好庫,為人民管好糧。在他的帶領下,柏鄉糧庫連續5 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連續13 屆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等諸多榮譽,成為全國糧食系統的一面旗幟。

實踐出真知,科研促發展。尚金鎖發揚基層首創精神,完成16 項科學保糧項目,其中3 項填補國內空白,4 項填補省空白,主動將工作標準由“不壞一粒糧”提升到“保鮮粒粒糧”。
他用6 年時間繪制《糧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圖》,揭示安全儲糧十大規律。花3 年時間養蟲子,研究出綠色防蟲殺蟲技術。用5 年時間,創造“金錢孔”通風垛,破解高水分玉米保管難題。用3年零5個月時間,研究成功“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創造東北大豆在冀中南儲存保鮮的新紀錄。
現在,他們正緊緊圍繞綠色儲糧、智能儲糧、精細儲糧,在小麥的綠色保鮮儲藏上尋求突破,主動適應人們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的新要求。智能儲糧已經建成糧情監測、數量監測、“一卡通”出入庫和庫區安防四大系統,神話中的“千里眼”已經成為現實。
從當上糧庫主任的第一天起,尚金鎖就提出“經商如做人,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一以貫之堅持30 余年,牽頭制訂《誠信經營守則》,用“五講誠信”鑄就柏糧金字招牌,收購有糧源、貸款有支持、銷售有市場,實現了連續33 年盈利,糧庫誠實守信的無形資產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企業效益,不是黃金勝黃金。
榮獲首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后,尚金鎖帶頭作表率,積極倡議全國糧油企業“抓質量、重信用、樹品牌”,發起成立糧食企業誠信聯盟和放心食品聯盟,助力誠信之花絢麗綻放。
尚金鎖始終把農民當親人,主動把糧庫的服務范圍延伸到農民種糧、存糧、賣糧的全過程,引導農民種好糧、指導農民存好糧、幫助農民好賣糧,真心實意為農民群眾謀利。
扶貧路上,他們從2015 年起幫助柏鄉縣的一個省級貧困村——北大江村發展特色農業,建起“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富民新模式,縣委、縣政府將該村命名為“柏糧小鎮”。現在,北大江村已經成為河北省美麗鄉村樣板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大疫面前,柏糧主動申請復工,向市場供應小麥2 億多斤,為保供穩價發揮重要作用。積極捐款捐物,為全縣4089 名抗疫一線人員捐贈總保額53 億元的抗疫情專屬保險,送上柏糧的愛心和溫暖。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尚金鎖長期關注“三農”和糧食安全問題,積極建言獻策。他連續兩年提交關于加快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的建議,《糧食安全保障法》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一類項目,2019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糧食安全保障立法進程”。今年兩會,他提交了十幾份建議,其中大多與糧食有關。他說:“為糧食工作鼓與呼,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尚金鎖在單位約法三章:要求職工做到的,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首先做到;不爭名利,不搞特殊;臟活累活干在前,艱苦任務搶在前,執行制度走在前。不僅守規矩,更要有本事。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做到“四個堅持一懂一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艱苦奮斗、務求實效,堅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懂經營,會管理。
他還鼓勵員工學知識、增才干,創造條件幫助大家接受大專教育,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把大學課堂設在糧庫,學費由單位報銷,為“科技興庫”提供人才保障。
尚金鎖特別重視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始終把關愛員工放在重要位置,錘煉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柏糧鐵軍”。收購季節,他們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加班加點組織糧食收購,大家都是輕傷不下火線。共產黨員王瑞兵腰椎間盤突出,每天靠吃藥緩解疼痛,一直在崗堅持一個多月。倉儲科長高志彬晚上輸液白天上班,堅持了整整兩個多星期。
柏糧能夠有今天,傾注著國家局和地方各級領導的心血,凝聚著社會各界的關愛,浸透著全體柏糧人的汗水。去年,尚金鎖又被授予“新中國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國家局作出決定在全系統開展學習活動。這份光榮屬于糧食和物資儲備戰線上的每一位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