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廣東局分黨組在國家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兩決定一意見”,圍繞干部隊伍建設當前存在的難點、痛點、堵點,研究制定“干部能力素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立足用三年左右時間通過轉觀念轉思想轉作風、強政治強專業強管理、補短板補弱項補漏洞的“三轉三強三補”,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紀律嚴”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一)深化政治學習,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筑牢對黨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黨員干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進一步探索構建長效學習機制,持續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科學周密細致制定分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和機關學習計劃,著力打造學習型、創新型黨組織。注重青年干部理論武裝,建設機關圖書館,開展“青年讀書班”活動,引導青年干部樹立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
(二)突出政治引領,著力提升政治素養。開展模范機關創建重攻堅抓落實行動,突出領導帶頭,圍繞重點任務,切實找準問題、抓住問題、解決問題。以講政治為遵循規范黨內生活,重新調整機關黨支部設置,將支部設在處室,切實強化機關處室負責人“一崗雙責”,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同頻共振。持續開展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不斷夯實黨務干部隊伍基礎。注重以政治儀式強化黨員干部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開展共產黨員過“政治生日”、重溫入黨誓詞、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
(三)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聚焦機構改革后的職能職責,圍繞學習貫徹落實“兩決定一意見”,局領導班子帶頭在全局范圍開展巡回宣講、研討會,以及“我與職能轉變”大討論和“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大培訓等活動。邀請專家教授圍繞轄區內國家戰略進行宣講解讀,并制定謀劃貫徹措施,著力使干部職工觀念行為習慣從“看攤守垛”轉變到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服務國家戰略和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中來,進一步增強做好新時代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注重探索創新,提高監管業務能力。為切實履行機構改革后新賦予的監管職能,廣東局開展“充電、加油、補鈣”大培訓,邀請專家圍繞糧食儲備政策法規、物資儲存安全管理以及天然氣、能源等業務開展知識講座。強化實踐訓練,分兩期組織8 位機關干部到省儲備糧倉庫蹲點跟班學習,組織開展分品類物資大清查知識培訓班和研討交流活動,不斷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加快補齊短板。開設“處長講壇”,組織“處長講業務”活動,促進領導干部立足崗位,鉆研業務,提升能力。
(二)注重總結宣傳,提高文字綜合能力。制定規范公文辦理制度,組織公文寫作能力提升培訓班,開展調研報告“一幫一”、文稿點評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做好總結宣傳推介工作的責任感。發揮好“國儲廣東視窗”微信公眾號和“糧儲廣東局信息”簡報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作用,將信息報送納入績效考核中,鼓勵全局干部職工將重要工作和信息謀劃同步開展,形成人人勤思考、人人勤動筆的良好氛圍,切實推動干部職工提高以文輔政、以文化人的能力。
(三)注重統籌兼顧,提高溝通協調能力。引導干部職工“跳出儲備看儲備”,打破系統長期較為封閉所造成的干部思路僵化、觀念陳舊,加強地方各相關單位的溝通聯系,鼓勵干部職工“走出去”,主動學習先進經驗、切實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方法、破解困難問題。今年以來,在協調溝通能力提升的情況下,許多工作打開了新局面,同地方發改、應急管理、糧食和物資儲備、監管對象等單位建立了保供穩價、信息溝通、應急保障等工作聯系機制,履行監管職能有了新支撐;依托地方政府,新建項目選址落地有了新進展;加強同省委組織部、省直機關工委、省人社廳、省醫保局等單位的溝通聯系,干部職工待遇保障、培訓教育有了新突破。
(四)注重戰略思維,提高科學謀劃能力。引導黨員干部站在戰略的高度,善于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觀察和處理問題,善于從應對變局、服務大局、開創新局上思考謀劃事業發展,結合廣東局實際科學規劃了“十四五”發展布局思路,研究制定了健全儲備體系、提升儲備效能,以及深入落實“兩決定一意見”當前和長遠的貫徹措施,組織編制全局信息化建設規劃,探索推動職能缺失的事業單位轉型發展。
(一)在攻堅克難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廣東局新一屆領導班子履職以來,克服疫情影響,第一時間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做到傾聽民意、摸清實情、精準把脈。注重發揮頭雁效應,局領導在監管考核、戰略物資大清查、項目建設、安全管理等重難點任務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牽頭組建領導小組、成立專班,帶領干部職工找思路、想辦法、定措施。注重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干部職工在中央成品油輪換等急難險重的任務中以身作則、主動擔當,走在前、干在前,堅持24 小時輪班作業,在任務量居全國首位的情況下保質保量率先完成。
(二)在實踐鍛煉中踐行初心使命。堅持實踐導向和基層導向,制定新進公務員基層鍛煉實施辦法,選派優秀干部投身到對口扶貧、疫情防控等前沿工作中去,堅持讓青年干部沉入一線、深入群眾,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堅持多崗位培養鍛煉干部,打破機關、事業、企業之間干部交流壁壘,加大交流輪崗力度,為干部成長進步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堅持在實踐磨練中提高干部,在大清查、糧食考核等專項任務中,有意識、有梯次安排不同級別、不同崗位干部參與,加強傳幫帶,確保干部在歷練中成熟,在干事中成事。黨的十九大以來,共選派14 名公務員到基層鍛煉,6 名青年干部投身駐村扶貧工作,8 名事業單位人員掛職企業高管,3 名事業單位人員到機關掛職。
(三)在狠抓落實中體現擔當作為。持之以恒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樹立干實事、謀實績鮮明導向。引導黨員干部理清思路、抓實重點工作,突出特色,打造亮點工作,研究制定“創亮點”工作清單并抓好落實。強化督導檢查,對重要工作定人、定責、定時、定獎懲,及時跟蹤督辦,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未按要求完成的工作通報曝光和約談批評,確保工作部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自覺。
(一)以紀監督促效能提升。用黨紀黨規從嚴規范黨員干部言行,制定干部職工政治紀律“十嚴禁”,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對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嚴肅處理。準確運用“四種形態”,精準問責,嚴抓安全管理、工程項目等重要環節的作風建設,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在堅持事后追責的同時不斷強化事中督責,通過簽署責任書、“軍令狀”等形式切實壓實責任。建立健全干部考察考核機制,突出政治考核,強化平時考核,改進年度考核,注重在重點難點工作中跟蹤考核干部的擔當作為和現實表現。
(二)以制度建設促規范執行。強化干部按規章制度辦事的自覺意識,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工作制度體系,對規范性文件開展全面梳理,建立“廢改立并”清單和法治機關建設清單,制定印發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確保規范性文件起草的合法合規性。今年以來,起草修訂公務員考核、安全生產責任、值班值守管理等制度規范性文件22 項,切實以健全完善的制度推動干部職工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
(三)以激勵關懷促履職奉獻。健全表彰激勵機制,積極開展“服務之星”“黨員先鋒崗”“兩優一先”等創先評比。開展關懷幫扶,主動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和職工。建立“黨支部書記家訪談心”制度,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黨員干部家庭情況、思想動態、工作狀態。今年以來,全局各基層黨組織開展談心談話102 人次,上門家訪46 人次。積極落實待遇保障有關政策,解決機關公務員多年來關心的就醫問題,規范調整住房補貼等待遇,為新進青年干部提供周轉住房,開設“職工之家”,切實增強干部職工獲得感、幸福感。注重收入分配向一線和艱苦崗位傾斜,完善事業單位人員績效工資以及扶貧隊員、掛職鍛煉干部差旅費、伙食補助等管理辦法,激勵干部職工實干擔當、履職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