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

癌癥盛行,人人自危,一旦患上個什么病,都怕與腫瘤扯上關系,尤其是體檢時發現個什么“瘤”、“腫”,更讓人不安。確實,小心謹慎愛護身體是必須的,但假如什么病都疑神疑鬼,甚至開始尋找偏方,那就是杞人憂天,得不償失了。今天就跟大家講幾種幾乎不會癌變的疾病。
“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很常見,其醫學術語是“痔”或“痔病”。其實,是肛門直腸部由血管及結締組織組成的“肛墊”,屬正常的生理結構。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血管性肛墊的血管叢形成慢性淤血、擴張、屈曲,產生出血、脫出、瘙癢、疼痛等癥狀,成為“痔病”。
很多人擔心痔瘡會惡化成“痔瘡癌”。其實,痔瘡是一種良性病變,尚沒有證據證實有癌變的可能。不過,直腸癌的癥狀與之相似,容易誤診誤治。做肛門指檢和病理檢查,即可鑒別痔瘡與直腸癌。倘若你得了痔瘡,不需要太過擔心會癌變,積極治療即可。
肝血管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臨床上以海綿狀血管瘤最多見,病人多無明顯不適癥狀,很多人是在做B超體檢時發現,可能與先天發育異常有關。
臨床表現可隨腫瘤大小、發生部位、生長速度及肝組織受損程度而異。瘤體較小時無任何臨床癥狀;增大后主要表現為肝腫大或壓迫胃、十二指腸等鄰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適、腹脹、暖氣、腹痛等癥狀。
尚無證據說明其有惡變可能。小的、無癥狀的肝海綿狀血管瘤不需治療,可每半年到一年作B超檢查,動態觀察其變化。比較大的肝血管瘤或引起明顯癥狀者,才需要做手術切除。
肝囊腫,是肝臟所有囊泡狀病變的統稱。平時無明顯不適,當囊腫越長越大時才會出現癥狀。先天性肝囊腫,是一種胚胎發育障礙性疾病,就像是肝臟里面的一個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細胞,球內是水,上皮細胞產生水,使水球不斷膨脹變大。與肝血管瘤一樣,比較大的肝囊腫或引起明顯癥狀者,才需要做手術切除。
肝囊腫是一種常見的良性病變,只有極少數由后天性腫瘤引起的肝囊腫才有可能惡化成肝癌,這種肝囊腫的生成與原發的腫瘤相關,是否癌變還得取決于原發腫瘤的性質。
囊腫長在腎里就叫腎囊腫,主要是腎臟表面出現與外界不相通的水泡狀囊腫,里面大多有液體,也有一部分囊腫內含有固體。囊腫可以一個或多個出現,可發生在單側或雙側腎臟。
腎囊腫是一種良性病變,只有在因腎臟疾病而需多次透析所導致的腎囊腫,才有較高的癌變率。
因此,發現腎囊腫大可不必驚慌,只要每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B超,及時發現增大的囊腫。如果達到干預條件時一定要及時手術,以免耽誤治療而出現并發癥。
年輕女性常常能在乳房摸到滑來滑去的小腫塊,不痛,大小也不隨著月經前后而發生變化。這很可能就是乳腺纖維腺瘤的表現。
乳腺纖維腺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與乳腺癌的發生并沒有直接關聯,癌變的概率極低。小的乳腺纖維腺瘤可不作處理,倘若太大或緩慢長大,則建議手術切除。
宮頸納氏囊腫是慢性宮頸炎的表現之一,形成原理跟長“青春痘”一樣,就是在宮頸糜爛愈合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了宮頸腺的管口或伸入到腺管里,堵住了腺管口,導致腺體分泌物流不出來而滯留,形成的囊腫就叫宮頸納氏囊腫。這種囊腫本身就是分泌物集聚,并不會癌變,沒有危害,也無需治療。宮頸疾病其實更應關注TCT和HPV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