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

回顧惡性腫瘤治療百年歷史,從手術、放療、化療到靶向治療,治療方法層出不窮,給廣大腫瘤患者一次次帶來希望。這些治療其實都著重于殺死腫瘤細胞,治療中心側重于進攻,不可否認,在與癌癥的對決中,積極攻擊獲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同時令人氣餒的是,經過兩百多年的積極對決,人類依然無法戰勝癌癥這一病魔。轉移、耐藥無可避免的發生,惡病質的悄悄消耗,并發癥的多方侵襲,促使醫療界對癌癥的治療不斷反思,只攻不守非良策。
幾乎每一位腫瘤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或主動或被動地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我需要中醫治療嗎?同時另一個念頭又會遏制不住地浮上心頭:化療、靶向治療都殺不死腫瘤細胞,中醫藥可以嗎?
中醫理論的關鍵點在于人體的陰陽平衡。陰陽失衡,正氣虧虛,是腫瘤發生的基礎,癌毒是在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郁滯的基礎上,受內外多種因素誘導而生成。因此,中醫治療惡性腫瘤以扶正祛邪、抗癌解毒為原則,這體現了攻守結合的理念。
而扶正治療正是中醫治療的優勢所在。把癌癥的治療比作一場殘酷的戰爭,患者的身體就好比兩軍相爭之地,在戰爭中不可避免會被損傷,如何維持土地的富饒,保障戰爭所需的供給及戰后的重建,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中醫治療在癌癥綜合治療方案中正是起到了這樣一個保障作用。
1.保障患者的身體在手術后迅速恢復。腫瘤手術后,患者大多需要后續的化療或放療,這時快速恢復是當務之急。中醫藥的益氣養血、理氣通腑或健脾助運等療法,將有力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
2.保障放化療、靶向治療的順利進行。中醫藥對西醫治腫瘤藥物的減毒增效作用已有大量的臨床研究證明。針對放療所致的放射性腸炎,化療所致的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靶向治療所致的腹瀉、皮疹等,給予辨證結合辨病中藥治療;針對癌痛、便秘、失眠等給予針灸治療;針對食欲不振、營養不良給予藥膳治療;針對惡病質、肌力下降、肌肉萎縮給予八段錦或氣功治療。
3.保障空窗期患者療效的維持。放化療結束后,一般專科醫生除叮囑患者定期復查外,就沒有對應的治療了。有些患者在結束療程后就會有點不知所措:沒有治療了?會不會復發轉移?……于是忐忑的心情久久纏繞,增加了心理負擔。其實,剛剛結束治療,放化療的副反應還在影響著患者的生活,或食欲不振,或骨髓抑制尚未恢復,或乏力易疲,或久咳喘息,或動則出汗等癥狀日日困擾。此時,中醫的及時參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并維持一個相對正常的生理狀態。
看完以上內容,想必對于是否要中醫治療的疑惑已迎刃而解。那么,對于中藥是否能殺死放化療、靶向藥都無法消滅的腫瘤細胞這一疑問呢?
其實上文也已給出分析,中藥抗腫瘤的作用確實不能與化療的細胞毒性藥物相抗衡,但中醫藥的最大優勢在于通過調整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來對抗疾病,也就是中醫理論的扶正以抗癌毒。與西醫的抗癌治療手段相結合,相輔相成共同完成與癌魔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