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疹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特應性皮炎是一個相對小的概念,是特殊類型的濕疹,主要是指有過敏家族史的濕疹。特應性皮炎相對嚴重,病程長,常超過6個月,更易復發;與濕疹具有相似的臨床特征,可伴有免疫球蛋白IgE增高,異種蛋白過敏,嗜酸性細胞增高等。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常見的多因素引起的伴嚴重瘙癢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不同年齡患者有不同臨床表現,往往會在患者幼年時發病。
這種病乍看之下似乎無關緊要,但由于患者被瘙癢折磨得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不但癢,皮膚還大面積潰爛和滲液……成為患者的夢魘。
據統計,10%~18%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病情長期處于重度狀態;75%的患者受到過皮損引起的各種不適和疼痛的侵擾;63%的患者每天持續瘙癢12小時以上;55%的患者每周有5~7晚睡眠中斷;46%的患者頻繁出現喪失工作生產力;44%的患者影響社交和休閑活動;43%的患者出現焦慮或抑郁……
特應性皮炎的病因與遺傳、環境、免疫異常以及皮膚屏障的功能等有關,主要是因為過敏性體質加外界因素的刺激,激發了體內過敏免疫反應。患者多伴有皮膚屏障功能障礙,一般表現為皮膚干燥,天然保濕因子減少。
患者及近親家族成員多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和蕁麻疹等病史,如果父母雙方都有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小孩得特應性皮炎的概率約70%;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性疾病,小孩的得病概率約為50%;也有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性疾病而小孩得病的。
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與特應性皮炎發病是同步增長的,越是發達國家,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越高。現在很多食品都含有添加劑和防腐劑;同時,環境污染比如汽車尾氣,裝修房子揮發的苯、甲醛等,也會引發過敏反應。
嬰兒期為嬰兒濕疹,好發于1~6個月內,癥狀常見于面部、頭皮、額部、頸、腕和四肢屈側,皮損為紅斑、丘皰疹、結痂等;兒童期則從嬰兒濕疹發展而來,好發于四肢屈側,尤其是肘窩和腘窩,皮損也常為丘疹、丘皰疹,融合成片,浸潤肥厚及苔蘚樣變,抓破后有糜爛、滲液和結痂,為局限性對稱分布;成年后,也多從兒童期發展而來,少數直接發病。
由于瘙癢,患者容易陷入“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此外,還可能伴有皮膚干燥和其他伴隨皮膚病,如干皮癥、耳根裂紋、魚鱗病、掌紋癥、毛周角化癥等,或合并全身過敏性疾病,如伴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發生。
通常很難根治。在治療上,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和疾病的嚴重程度來判斷,以選擇合適藥物。一般會外用糖皮質激素霜劑、尿素軟膏等藥膏,或1~2種抗組胺藥單用或聯用,也可以聯合中藥止癢。
患者必須遵醫囑堅持用藥,確保劑量、療程足夠,也要注意皮膚保濕,減輕皮膚干燥。生活中盡量避免可能的外界刺激物和致敏原(如塵螨、動物毛屑、花粉等),注意飲食,選擇清潔、柔軟棉質貼身衣物。
提醒一下:由于特異性皮炎早期癥狀是瘙癢,很多患者常自我診斷、自行購藥處理,等病情加重、反復發作或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時才去就診,走了不少冤枉路。所以,皮膚一旦出現反復干燥、瘙癢、皮疹等癥狀,應盡早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