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晶頭骨是指用石英晶體雕刻的人頭模型。有些水晶頭骨和人頭一樣大,但也有小一些或大一些的。玄論者(一般指持偽科學觀點的人)聲稱,一些水晶頭骨已有幾千年歷史。他們還經常把水晶頭骨與中美洲古文化(尤其是瑪雅文化)聯系起來,甚至聲稱水晶頭骨與瑪雅長計歷(瑪雅歷法)和瑪雅預言有關。但真是這樣嗎?
假假假還是假
最后來看黑吉斯頭骨。最先說黑吉斯頭骨用于神諭的是黑吉斯。他還說,黑吉斯頭骨的下巴由遙控操作,它發出的聲音則來自隱蔽揚聲管。此外還有不少有關黑吉斯頭骨“魔法”的說法,其中大多數看來也源自黑吉斯本人,而沒有經過任何歷史或科學考證。黑吉斯寫了一本名為《危險是我的盟友》的書,書中稱黑吉斯頭骨的年代至少是在3600年前,瑪雅最高祭司用它主持神秘儀式,祭司借助它想讓誰死誰就得死,因為它是所有邪惡的象征。這些瘋狂說法其實都是黑吉斯本人杜撰的,因為根本查不到它們的出處。
以黑吉斯為首的玄論者和企圖漁利者把黑吉斯頭骨和其他水晶頭骨說得天花亂墜,魔法無邊。玄論者甚至以一個在他們中流傳的所謂瑪雅神話為自己說事。這個“神話”說,古時候有13只水晶頭骨(其中就包括黑吉斯頭骨),它們當中大多數后來失落,但必須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找到它們,因為這一天是瑪雅長計歷一個周期(持續5126年)的結束之日,如果不在這一天把這13只水晶頭骨按照合適順序排列好,巨大災難就會降臨。如果排列好了,水晶頭骨的超自然力量就能拯救地球。好驚人的神話!然而,那13只水晶頭骨(就算它們真正存在的話)找沒找到沒有下文,而那個“極其重要的日子”也沒有什么大災??茖W家說,這個所謂的神話完全是偽科學。瑪雅學者指出,這個“神話”根本就是對瑪雅文化和瑪雅歷法的歪曲。
說到起源問題,黑吉斯頭骨甚至比英博頭骨還蹊蹺。黑吉斯其實是一個自稱的冒險家。20世紀初,他走遍了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的大部分地區,為不同機構干事,包括為喜歡制造轟動效應的英國一張小報當通訊員。雖然他堅持說是他的女兒安娜發現了黑吉斯頭骨,但他拒絕透露詳細發現過程,還說沒有理由透露。實際上,黑吉斯慣于說大話。調查發現,黑吉斯頭骨直到1944年才被他擁有。這一年,大英博物館一名人士參加過黑吉斯頭骨的拍賣。他后來寫道:“(黑吉斯頭骨)在索斯比拍賣,起拍價340英鎊,由伯尼先生拍下。伯尼后來以400英鎊的價格把它賣給了黑吉斯?!笔聦嵣?,黑吉斯所在洪都拉斯遠征隊的其他成員均未記錄黑吉斯發現水晶頭骨的事,而如果真有這么大的事他們一定會記錄下來。
安娜是黑吉斯的養女,她很支持養父的說法。黑吉斯死后安娜繼承了黑吉斯頭骨,但她說養父當初將黑吉斯頭骨交給伯尼作為借款抵押,發現伯尼想賣掉它之后,養父在拍賣中把它買了回來。雖然安娜一再聲稱是她在自己17歲生日那天獨自發現了黑吉斯頭骨,但沒有證據表明她當天獨自出征。雖然她養父參加的洪都拉斯遠征隊拍了許多照片。但其上根本沒有她的影子。
1970年,安娜在一封信中稱,“至今已為數不多的瑪雅人告訴我,這個頭骨(黑吉斯頭骨)是最高祭司在下令某^或某些人死亡時用的”。此后,黑吉斯頭骨在玄論者中普遍傳為“死神頭骨”。1967~1990年,安娜去各地收費展出黑吉斯頭骨。直到去世前,她一直在接受媒體采訪,并且在采訪中大肆宣揚黑吉斯頭骨的不凡“來歷”和它的“魔法”。在生命的最后8年,安娜和她2002年結婚的丈夫霍曼住在美國加州。2007年4月安娜于100歲去世后,霍曼繼續相信黑吉斯頭骨的“魔法”。2007年11月,霍曼把黑吉斯頭骨帶到史密森尼博物館的薇爾茜女士辦公室請她檢驗。
薇爾茜采用紫外光、高倍光學顯微鏡和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對黑吉斯頭骨進行檢測,但當時沒有公布檢驗結論。2008年,霍曼再次把黑吉斯頭骨帶到史密森尼博物館供該館拍攝紀錄片。這一次,薇爾茜得以從黑吉斯頭骨表面提取到工具痕跡中的兩份硅磨具樣本。對這些樣本的電子顯微學檢測發現,黑吉斯頭骨的制作采用了現代高速硬質金屬旋轉工具和一種硬質磨砂,例如金剛砂。薇爾茜對墨西哥和中美洲文物的大量研究顯示,當地哥倫布時代之前的早期工匠在制作水晶頭骨時采用石器或木器打磨水晶,哥倫布時代之前晚期則采用銅器和各種磨砂或研磨石粉。經過檢測,薇爾茜斷定黑吉斯頭骨雕刻于20世紀30年代,而且很可能是以1898年就開始展出的英博頭骨為模子制作的。薇爾茜說,黑吉斯家人對黑吉斯頭骨來歷的編造程度甚至超過玄論者為黑吉斯頭骨附上的離奇說法一“黑吉斯頭骨來自于失落的古代超級文明城市亞特蘭蒂斯,或者是外星文明在地球上的遺留”。
最近,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制作的一部紀錄片中,法醫人類學家對黑吉斯頭骨進行面容重建所得到的結果是一張歐洲女性特征的面孔。如果黑吉斯頭骨真的是一具真人頭骨的復制品,結論就是它根本不可能是由古代美洲人創制的。
不管是黑吉斯頭骨還是英博頭骨,很可能都與瑪雅或阿茲特克工匠無關,而是更可能與法國人博班有關。生活在19世紀、自稱紳士的博班看來與黑吉斯頭骨、英博頭骨和法國巴黎人類博物館中所藏水晶頭骨(簡稱巴博頭骨)都有關。博班在墨西哥做文物生意多年,現已知正是博班把英博頭骨賣給了蒂芙尼。但博班不是在墨西哥得到英博頭骨的,因為英博頭骨被認為雕刻于19世紀的德國。當時,大量巴西石英水晶被出口到德國加工。
如今黑吉斯頭骨仍由黑吉斯家族收藏,而該家族拒絕再讓它接受檢測。有確鑿證據表明黑吉斯頭骨和英博頭骨有關聯。英國科學家莫蘭1936年檢驗過黑吉斯頭骨(當時它還在伯尼手中)和英博頭骨,他注意到兩者的解剖學細節很相似。他還推測,英博頭骨是黑吉斯頭骨的稍顯粗糙的版本。雖然不少專家相信黑吉斯頭骨和英博頭骨等是19世紀在德國加工的,但薇爾茜相信史密森尼頭骨是20世紀50年代在墨西哥制造的。
迄今所有被科學檢測過的水晶頭骨都已被證實不是來自于哥倫布到達中美洲之前,而是出自更晚期,并且水晶頭骨根本不具有一些人所聲稱的任何“魔法”。就算科學早已經證明水晶頭骨根本不是超自然的東西,也不妨礙它們繼續令人們驚嘆,畢竟它們算得上是不凡的工藝品。
延伸閱讀:巴博頭骨
公眾最早知道水晶頭骨是在19世紀下半葉。當時,全球許多博物館開始有興趣展示古老文明(包括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和中美洲文明等)的文物。這樣一來,巴黎的人類博物館在1878年、倫敦的人類博物館在1898年分別展出一具水晶頭骨。這兩具水晶頭骨都來自于19世紀60年代法國占領墨西哥期間,它們據傳是由法國軍人在墨西哥的瑪雅遺址發現的,但這些傳言很可能是由博班等文物販子編造的假話。
由博班出售、現由巴黎一家博物館收藏的巴博頭骨高10厘米,一個鉆洞穿過它的中心。2007~2008年,法國博物館研究及修復中心(簡稱“中心”)對巴博頭骨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科學檢驗,得出的結論是它“絕不可能早于哥倫布到達中美洲之前,而且它有明顯的現代工具拋光和打磨痕跡”。粒子加速器測試證明,巴博頭骨上吸附的微量水的年代為19世紀末。“中心”2009年發布的對巴博頭骨的進一步檢驗結果,證實了它的雕刻年代。掃描電子顯微鏡檢測表明,巴博頭骨的制作中明顯運用了專門用于玉石雕刻的機械工具。一種新型測年技術——石英水化測年證明,巴博頭骨的雕刻年代晚于一件在1740年制作的石英文物(參考樣本)。科學家的最終結論是,巴博頭骨雕刻于18或19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