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西班牙是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以建筑設施宏偉瑰麗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享譽世界。西班牙人熱情、奔放、富有幽默感,他們的休閑娛樂活動更是豐富多彩。來到西班牙,你不僅會被其歷史文化所震撼,更會被當地人民的熱情好客所折服。
在這個人民天性熱情的國度里,節日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西班牙的節日豐富多彩,每年有200多個。除了國慶節、元旦、圣誕節、復活節、圣周等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外,每個地區都有頗具濃郁地方色彩的節日。每逢節日,天性熱情開朗的西班牙人都會傾力加盟,打造出火一般盡情狂歡的場面。“番茄節”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宣泄的節日。
番茄大戰由何來?
當今的西班牙人,不僅讓番茄成為了美味佳肴,還創造了著名的“番茄節”。從1945年開始,瓦倫西亞地區的小鎮布尼奧爾在每年8月最后一個星期三都要舉辦番茄大戰。屆時,布尼奧爾鎮化身為“番茄之都”:鎮上堆了數百噸的番茄,由搶火腿大賽揭開序幕,人們互擲番茄,勢必要掀起一場紅色“戰爭”。節日當天,人們把番茄捏爛后互相拋擲,紅色的茄汁從人們興奮的臉上流淌到街道上。這是一種超出日常生活的短暫的瘋狂、安全的小冒險,也是著名的旅游項目。如今,“番茄節”已經成為布尼奧爾鎮牢固的傳統和城市特色。
“番茄節”始于20世紀40年代。關于它的由來有很多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說,某日,小鎮上的一群年輕人在廣場上發動了一場食物大戰。第二年,他們再次相遇,又一次互相投擲食物,而且連周圍的路人也成了被“攻擊”的對象。這成了今日番茄大戰狂歡節的由來。
另一版本說,1944年,年輕的布尼奧爾居民桑切斯和朋友在布尼奧爾中心廣場與一名音樂家發生爭執,他們把番茄扔進音樂家的喇叭里。第二年,這幾個年輕人又在廣場見面了。這一次,他們本想互扔氣球,但由于等不及拿到氣球,他們隨手抓起身邊的番茄亂扔,路過的行人紛紛加入“戰局”。一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狂歡活動由此誕生。
還有一種說法是,“番茄節”源自1945年8月最后一個星期三的一次群毆。當時,布尼奧爾的一群年輕人絆倒了一個正在參加游行的踩高蹺“演員”,他頓時憤怒了,對身邊的人拳打腳踢,事件由此迅速升級為一場群毆。這時,游行的隊伍正好經過一家水果店,于是,一場以番茄為主角的水果戰開打了。第二年8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三,小鎮上的年輕人自發帶著番茄上街“開戰”,“番茄節”從此成了這個小鎮的固定節日。
“血戰”之中盡狂歡
不管哪一種說法,每年8月最后一個星期三的這場“血戰”一直上演至今,小鎮在那一天也是“血流成河”。當地市民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4萬多名游客以番茄為武器展開“激戰”,整個市中心都將淪為“番茄的海洋”。
不少人都是提前一天就趕來,他們在參加布尼奧爾“番茄節”前已經度過了狂歡的一夜。“番茄節”對參加者沒有年齡限制,但以年輕人為主,他們大多身穿白色T恤、短褲和運動鞋,也有一些人身著各種奇裝異服,有白雪公主裝、有甲殼蟲裝、最應景的是蛙人裝——整套潛水服加上一副大大的潛水眼鏡,可謂“武裝到了牙齒”。所有人在進入活動區域之前都經過了簡單的安保檢查,瓶蓋等堅硬物品被禁止帶入,因為有可能導致人員被誤傷。
由于布尼奧爾的街道很窄,參戰的人們擠在各個地方,越往鎮中心走,人越多,到中心的市政府廣場短短幾百米路程,甚至需要在人群中艱難穿行40分鐘。
為了保護廣場周邊的市政府和教堂等建筑,避免它們被番茄汁濺到,這些建筑也早早穿上了“防護服”,并貼有警告,提醒人們對其手下留情。為了維護活動當天的秩序,小鎮投入了上百名工作人員和警察,在市政府廣場旁邊的一棟居民樓里,組織者還設立了一家臨時醫院,以應對突發情況。此外,當天上午,一架直升機始終盤旋在小鎮上空,以便實時進行空中監控。
“開戰”前,市政府工作人員將番茄用卡車運送到街道兩側,當作“大戰”用的“彈藥”。每輛卡車上都站著十多名工作人員,另有七八名大漢在車前開道,以阻止瘋狂的游客們過度靠近卡車。
11點整,隨著一聲炮響,“番茄節”正式拉開帷幕。在4萬多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成千上萬的“戰士”手里抓著熟透了的番茄,向身旁素不相識的“敵人”頭上或者身上投擲、搓揉。番茄在空中劃出漂亮的弧線,砸出一片“血染”的風采。不一會,每個人渾身上下都是紅糊糊的番茄汁,整個街道也成了一條“番茄河”。與此同時,卡車上的工作人員奮力向外拋撒番茄,給周圍翹首以待的人群分發“彈藥”。人們則高舉著雙手,高喊著,期待“飛來橫茄”。所有番茄在扔出去之前必須確保已經用手揉碎了,完整的番茄被禁止投擲。人們在紅色的“海洋”里,聲嘶力竭地喊叫、歌唱、扔番茄……此時,四周已經看不到一枚完整的番茄,“戰事”進入了撕衣服大戰階段,到處是撕碎的衣服和番茄汁。攝影師們更是手忙腳亂,既要躲避突然飛來的番茄或衣服,還要尋找最好的角度拍照,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人拉開衣服,抹上一把番茄汁。這是一個瘋狂的節日。你可以拿番茄砸向任何人,絕對沒人會生你的氣,頂多就是回敬你一下。“彈盡糧絕”之后,筋疲力盡的人們倒在了“茄海”中享受起“番茄浴”來。
隨著一個火箭信號的發出,“番茄大戰”宣告結束。此時,布尼奧爾的居民和成千上萬的志愿者紛紛投入另一場“戰斗”——打掃街道。約1個小時后,整個廣場和街道被打掃得干凈如初。布尼奧爾再次恢復寧靜。
減壓良方
“番茄節”無疑體現了西班牙人的樂觀開朗和熱情奔放。這個節日之所以能久盛不衰,也因為其所具有的現實意義:現代生活的高壓、快節奏給人們帶來很多負面情緒,番茄大戰正是一個發泄負面情緒和壓力的好方式。
番茄大戰結束后,釋放了激情和壓力的人們心情特別好,而舉辦這場番茄節的布尼奧爾鎮也賺得盆滿缽滿。據統計,僅番茄日當天,這場“大戰”就能給小鎮帶來30萬歐元左右的額外收入。
或許當初將番茄帶到西班牙的人怎么也沒想到,在如今的布尼奧爾,番茄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美好的味覺體驗,更飽含著狂歡的快樂與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