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婧辰
摘要:隨著數字金融的不斷發展,其對于中小企業的積極作用日益突出,盡管也存在不少問題,但有巨大發展潛力。本文結合數字金融特點并與傳統金融機構進行對比,分析其對中小企業的意義,利用數字金融解決小微企業難題,促進小微企業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小企業;數字金融
一、中小企業重要性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廣,對拉動經濟增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存在過多中小企業沒能抵住多種風險沖擊而倒閉,就可能引致員工失業、不良資產增加,若三個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就可能演變成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威脅到我國經濟的穩定性,因此,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保護中小企業,就是在保就業,保穩定。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首先,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較高,尚在成長期的企業對資金需求量大,但由于財務信息不足、信息透明度較低,抵押資源短缺導致小微企業的信用擔保能力不能達到商業銀行標準,信息缺失也大大增加了銀行貸前檢查的難度,加大融資難度。此外,中小企業大多屬于粗放式的管理,在經營戰略和長期發展上缺少科學有效的謀劃,熱衷于短期既得利益,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營風險難以控制、抗風險能力不強,增加了銀行對企業的不良風險預期,在缺失擔保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
三、傳統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作用
為保障中小企業發展,傳統金融機構采取已采取多種措施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
(一)主要措施
財政稅收手段、金融手段是主要舉措。宏觀政策方面,央行連續投放流動性,同時啟動專項債和定向再貸款。此外,要求金融機構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維持企業流動性,不抽貸、斷貸、壓貸,并推動貸款展期、無還本續貸、暫緩記入征信等。
(二)出現的問題
1.傳統金融機構獲客難,中小企業客戶比較分散、規模也小,不太容易被找到,對銀行等機構主動提供服務加大難度。
2.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發展有一“二八法則”,指一家金融機構進入市場時,會對最上面的20%客戶,即20%盈利狀態較好的企業以更高關注度,對它來說給這20%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就可能抓住80%的市場份額,這種操作極具效率和回報率,而中小企業一般占據的市場份額不比大型企業,獲得關注度不高,所以只能獲得較少的投融資。
2.風控難,銀行風控主要關注企業的抵押資產、財務數據、政府擔保,而很多中小企業在這些方面信息空白,增加銀行的風控難度,加之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較短,為它們提供貸款的風險相對較高。如若強制要求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意味著銀行的風險存在無法得到充分的補償的可能,政府通常也不補貼這樣的“準政策性貸款”,致使有些銀行機構給中小企業提供資金的積極性降低,加大了中小企業發展難度。
四、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數字金融具備傳統金融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傳統金融機構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通過數字金融的作用加以解決。
(一)數字金融的內涵及措施
數字金融指利用大科技平臺、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科技方法,創新金融產品、商業模式、技術應用和業務流程,包括兩方面:一是新型的科技公司,利用技術來提供金融的技術解決方案;二是傳統的金融公司用數字技術改善服務。
1.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運用。大數據指用戶的網絡行為會留下數字足跡,形成大數據,可用來分析判斷企業的信用和財務實力。大數據模型利用現金流、交易量、違約率等實時數據,能夠反映企業最新狀況。云計算功能提供了巨大的儲存能力和極快速的分析能力,為人們制定金融決策分析判斷提供基礎。
2.數字金融通過手機通訊、基礎設施的鋪設,為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服務。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現在都有近10億用戶,這解決了獲客難問題。此外,很多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都推出線上金融服務,例如,螞蟻金服與網商銀行企業貸款的“310”模式,三分鐘線上申請貸款,一秒鐘資金到賬,零人工干預。
(二)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意義
首先,線上數字化信貸服務簡化了業務審批流程、縮短了時間,可以快速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也擺脫了對傳統金融實體網點的依賴,無接觸交易對人們的健康有一定保障。同時,數字金融將部分消費從線下轉向線上,抵補線下交易萎縮的損害,緩解企業危機。
同時,數字金融用大數據替代抵押資產,利用數字足跡的積累可以做出風控模型,讓金融機構具有信息優勢,實時掌握企業信息,利用解決傳統金融機構風控難問題,此外,這種信用貸款、無抵押貸款也降低中小企業獲得融資的難度。
其次,大科技平臺有長尾效應,指平臺搭建后可同時為海量客戶提供服務,而且邊際成本很低,這也是傳統金融機構做不到的,一般大型金融機構為小客戶提供融資服務的固定成本較高,要做盡職調查,要到小客戶家和工廠去看,有差旅等成本。但大科技平臺能夠通過大數據和長尾效應控制邊際成本,使得給小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更加便利。
(三)數字金融發展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前,數字金融發展很容易產生波動,主要是因技術還不夠成熟,相應的業務模式也需要完善,而數字金融的風險一旦爆發,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容易造成風險糾合,引起大范圍震蕩,這就要求我們需要對數字金融的發展全方位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監管更加正規化,杜絕過去“野蠻生長”的狀況。
此外,要注意隱私保護問題,大數據平臺雖有全方位業務,保證實時信息效率,但這也可能形成“贏者通吃”的現象,引起壟斷等問題;還存在部分中小企業沒有大數據信息,“數據空白戶”就不能享受到數字金融帶來的益處。
數字金融的發展使得金融機構能夠大規模地服務過去很難被傳統金融覆蓋的中小微企業,符合普惠金融理念,要大力發展數字金融,切實為中小企業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