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娟娟
摘要:環境保護工作涉及到多個環節,其中環境檢測和環境治理都處于重要地位,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性。加強區域環境檢測,運用先進理論和技術方法,得到準確的數據信息,為環境治理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環境保護工作也會取得顯著成效。本文將對環境檢測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加以探析,并闡述其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發揮的巨大價值,希望能夠充分發揮環境檢測的作用,從而為環境治理工作的保質保量開展莫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環境檢測;環境治理;促進意義;價值
新時期,人們的環保意識正在逐漸增強,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已經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為了改善周圍環境,緩解嚴峻的環境形勢,給人們創造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必須要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環境檢測所得數據信息為依托,制定科學可行的環境治理方案,以解決環境問題,恢復生態平衡,讓我們居住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舒適、健康。在此情況下國民的幸福指數將會大幅上升,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得以成為現實。
一、環境檢測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工農業生產中會產生不可計數的污染物質,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人體吸收過量污染物,極易摧患各種疾病,使得人們的身體健康飽受威脅,幸福指數急劇下降。通過開展環境檢測工作,定期采集環境數據,了解環境質量狀況,分析當地的主要污染源,制定相應的環境治理措施,可以顯著增強環境治理工作效果,將工農業生產引發的污染問題予以嚴格管控。現如今人們對居住環境的生態性提出了較高要求,環境治理工作可謂勢在必行。將環境檢測與環境治理相關聯,明確導致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對高污染、高能耗企業進行重點監測,優化產業結構,降低污染物質排放量,實現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就會得到穩步落實,真正的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使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有力踐行。
二、環境檢測的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
(一)主要內容
環境檢測對象涵蓋大氣、土壤、水體等方方面面,所有能夠引起環境問題的物質都包含在檢測范圍內,要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對采集的樣本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便準確把握環境質量,擬定污染防控策略,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性,為動植物創造棲息和繁衍的樂園。與此同時,在環境檢測工作中還要注重對該地區環境數據的長期性、持續性采集和整理,通過對新舊數據的對比,可以客觀反映出環境質量狀況,評價所用環境治理對策是否得當,為環境治理工作的不斷優化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而且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也能夠及時發現,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蔓延,大幅削弱了突發環境事件和影響力和破壞力。
(二)關鍵技術
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環境檢測工作中涌現出了大批先進技術,為環境數據的采集、處理、分析提供了巨大便利,促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迅速提升。環境檢測流程比較復雜,對于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要求較高,他們既要具備扎實的物理、化學、環境學等學科知識,又要能夠熟練運用現代化儀器設備和技術手段開展環境檢測工作,才能保證采集數據和分析結果的精準性。當前環境檢測工作中比較常用的技術有電化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容量分析法等,較為先進的儀器為BOD生物傳感器,這些高新科技產物的應用為環境檢測工作的開展注入了勃勃生機,所得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可以得到良好保障。
三、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意義與價值
(一)環境檢測系統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
近年來,環境保護工作在我國如火如茶的開展,體現了人們熱愛環境、想要改善環境的迫切心情,多方關注使得環境檢測技術得到創新,人員素質在不斷提高,給環境檢測工作的創新發展增添了活力。環境檢測系統得到了逐步完善,正在朝著專業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發展。這就意味著環境檢測流程愈發規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小,檢測效率和準確性明顯提高,對于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提高了環境治理的針對性
由于不同地區的環境污染因子和污染程度有著顯著區別,因此開展環境檢測極為必要。需要將具體污染物質類型和濃度檢測出來,分析污染成因,制定針對性的污染防控對策,會促使區域環境治理工作更具實效性。相關工作的經濟投入有所下降,環境治理取得的效果卻在不斷增強,各個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將會得到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整體環境質量會得到巨大改善,此舉開創了我國環境治理工作的新格局。
(三)提高了環境治理的技術含量
環境檢測與環境治理是相輔相成的兩項工作,都是環境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為了強化環境保護成效,環境檢測和環境治理工作中所用技術必須要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才能讓環境保護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達到更高層次。如今環境檢測技術正在不斷創新,對環境治理技術優化產生了極大的推動力,環境治理技術的創新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讓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得更加舒適宜人,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打造了優質空間。
(四)提高了環境治理決策的科學性
我們正處于科技飛速發展的時期,環境檢測技術日漸成熟和完善,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和詳細,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方面的強力支持,環境治理方案的制定也能夠有據可依,將會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出更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采用現代信息技術自動收集環境信息,生成環境質量報告,詳細反映出各個地區的環境質量狀況,環境治理決策的科學性就將會得到保證。
四、結語
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生態文明建設應該立即提上日程,與社會經濟建設置于同等地位。要求相關單位能夠充分意識到環境檢測的實施價值、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加強環境檢測工作的創新,以發揮其對環境治理的促進作用,推動檢測系統的智能化發展,提高環境治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保證先進技術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促使環境治理決策得到貫徹落實,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睦共處。
參考文獻:
[1]吳君蓮,杜燃利.淺析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發展[J].科技經濟導刊,2019(18).
[2]蔡靖,牛麗紅.淺議環境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20(06).
[3]倪曉芳,周玲慧,廖桂陶.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意義與價值分析[J].環境與發展,202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