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蘋
摘要:本文分析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并通過有效的控制方法加以改進,以提高混凝土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原因;控制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業已經取得較大進展。混凝土工程作為建筑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會導致混凝土的裂縫,從而降低工程本身結構的耐久性,最后使項目嚴格。質量問題嚴重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為了保證施工項目的施工質量,防止混凝土施工裂縫的發生,有必要加強對混凝土裂縫成因的分析研究,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一、施工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類型
(一)結構性裂縫
結構性裂縫多由于結構應力達到限值,造成承載力不足引起的,是結構破壞開始的特征,或是結構強度不足的征兆。施工過程中造成混凝土結構性裂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由于在設計階段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不合理造成其承載力不足;第二,因為施工中受到一些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了裂縫;第三,施工中技術不規范造成的裂縫,在施工過程中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使混凝土產生裂縫,因此只有嚴格控制才能夠避免裂縫的發生。
(二)非結構性裂縫
在溶蝕、風化、熱脹、冷縮、壓實、失水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裂縫叫非構造性裂縫。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受到濕度變化的影響,會產生收縮裂縫。當外部自然環境中的濕度較高時,混凝土材料將吸收環境中的一些水分以使其膨脹,而當其暴露在陽光下時,其自身吸收的水將迅速揮發,因此,混凝士會受到收縮力,導致裂縫。其次,在混凝土施工過毛中,溫度變化的影響也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例如,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晝夜溫差較大,或者當天氣變化迅速時,室外溫差可能會增加,從而導致裂縫。另外,由于在建設項目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基礎下沉的影響,混凝土結構會錯位。此時,由于壓力過大,混凝土結構中會出現一些裂縫。
二、建筑施工中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
(一)混凝土材料質量
開展建筑項目施工工作之時,混凝土材料選取屬于確保工程項目質量的重要基礎,這不但與項目建設質量存在密切聯系,而且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并且,混凝土材料還是造成混凝土裂縫的一個因素。在施工過程中,為降低成本,一些建筑企業使用了劣質混凝土材料,因為欠缺完善的檢查制度,劣質的混凝土就會運用在建筑之中,對項目質量會造成較大影響。混凝土,只要受到某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就會產生裂縫。
(二)混凝土配比不科學
混凝土的配比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關鍵所在,一定要依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完成配比工作。為增強混凝土的澆筑質量,不少建筑企業進行混凝土配置之時會增強混凝土流動性。這時,水灰比的比例還不科學。盡管它不會直接反映在施工中,然而后續多余的水分會將會造成混凝混凝土承載水平下降,且這些混凝土非常容易遭受應力的集中化影響導致裂縫問題。
(三)施工過程因素
(1)鋼筋:鋼筋綁扎的不合理,直接導致結構裂縫的產生。例如,沿平行梁的裂縫(板的負筋強度低),由保護層不足引起的板表面裂縫以及懸臂梁的根部的裂縫(負筋強度低或間距太大)。(2)振搗:主要應強調的是振搗的到位和密實性。過振、漏振,分層時組合部件的振動,梁和柱主筋上的振動桿振動等可能會削弱混凝土某些部分的強度并促進結構裂縫的產生。(3)冷縫:混凝土澆筑作業時,冷縫的產生是一種常態。普通的冷縫:首先是冷縫的接縫,例如墻柱上,下層樓層的接縫部分,施工隔斷;二是標號不同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差異所引起的冷縫,如梁柱縫;第三,由堵泵與停料的時間過長而引起的冷縫;第四,溫度過高,混凝土過早凝結引起冷縫。各種冷縫都需要妥善處理,才能保證結構的一體性,減少結構裂縫。
(四)后期因素
(1)養護:養護工作不夠科學合理都會導致裂縫問題,且混凝土養護工作并不只是澆水而已。除了掌握養護的時間,時間和方式外,季節和結構也存在一定關系。溫度,濕度,風雨,霜雪等條件都會對養護施工有很大影響。因此必須制定好季節性施工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措施,以解決季節影響問題。(2)拆模:當混凝土未達到強度時,進行拆模操作是存在風險的,特別是對于大跨度和懸臂式部件。在結構沒有達到設計強度時,任何先拆后頂的操作都是不允許的。(3)張拉:對于后拉力梁板,應根據規格和設計要求進行拉力,以防止因盲拉而引起的結構變形甚至裂縫。
三、建筑項目施工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一)控制混凝土澆筑施工
開展澆筑工作時,必須以恒定速度澆筑,以免由于速度不均勻而導致混凝土離析,如果需要中途停止,則應在初始設定之前連續進行澆筑,以達到一次性完成的效果。保證環境溫度的合理性能夠有效控制溫度所產生的影響。天氣炎熱時,請做好冷卻和防曬措施,并灑水。做好散熱措施控制材料溫度,避免裂縫問題。
(二)加強混凝土施工的后期養護
針對建筑項目混凝土施工結束后的養護管理工作來說,屬于控制混凝土裂縫問題的一個關鍵環節。首先,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時養護可以減少混凝土內部和外部的溫差,從而減慢澆筑后混凝土本身的冷卻速度,并且提高了混凝土的拉伸性能,有效地減少了溫度裂縫的產生。再者,運用合理的混凝土保溫手段,既能夠控制完成澆筑的冷卻速度,確保內外溫差的均衡,而且能夠防止由于應力松弛與混凝土表面開裂造成的收縮裂縫問題。另外,如果不按照相關的養護要求進行混凝土的養護管理,不僅會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還會導致混凝土硬化后迅速失水,導致嚴重的裂縫。
(三)溫度裂縫的預防
各地區存在早晚溫差,有些地區較為明顯從而容易導致混凝土建筑損耗問題,當房間內外存在溫差較大時也會出現裂縫現象。對于這種現象,我們應加強預防,減少裂縫的產生,并在高溫區域降低混凝土厚度,以減少內部和外部溫度變化。其次,在工程施工中,特別是進行澆筑施工時,采用冷卻方法來降低材料溫度并形成混凝土。在超高溫區域,可以倒入冷水并遮擋陽光,以減少材料的溫度升高。當溫度突然變化時,應做好建筑物的保溫養護工作,以減輕溫度突然變化對混凝土結構產生的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創新,未來針對混凝土裂縫防控手段來說將會發掘更多的科學措施,進而確保建筑項目質量有效提高,推動社會持續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白俊.建筑項目施工混凝土裂縫因素及治理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6(02).
[2]羅間琳.住宅樓面板裂縫形成因素與質量管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5).
[3]陳雨欣.試論鋼筋混凝土裂縫防控工作[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