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


摘要:針對GPS-RTK技術的特點,例如精度高、測繪功能強大等,進行多角度分析,提出GPS-RTK技術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具體運用,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土地勘測定界;GPS-RTK技術
GPS-RTK技術,主要以載波相位觀測值為基礎,能夠實現動態測定,在土地勘測定界中,通過運用此項測量技術,能夠顯著提升測量精度,將野外測得的各項數據進行精細化處理。結合土地勘測定界現狀得知,在具體工作之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為了保證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重點分析GPS-RTK技術的具體運用。
一、GPS-RTK技術的特點分析
GPS-RTK技術,又常被人們稱作載波相位差分技術,RTK系統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基準站接收機、數據鏈和移動接收機,通過利用兩臺或者兩臺以上的GPS接收機,快速接收外部衛星信號,一臺GPS接收機設置在已知坐標點位置,以此為基準站,另一臺用于測量各個未知點的具體坐標,也被稱作移動站。基準站可以結合移動站所提供的坐標,計算出周圍衛星的具體位置,經過計算后,將正確數據發送給移動站,移動站可以結合修改后的數據,進行定位,顯著提升測量定位精度。
GPS-RTK技術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第一,將內業與外業界線完全打破,優化測量流程,從首級控制到最后成圖,實現一體化目標,減輕室外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第二,將傳統的分級布網完全打破,使得控制測量流程更加優化,各個測區能夠實現快速整平布網,控制網任意組合,控制點數量明顯減少。
第三,提高數據采集效率。在數據采集過程中,不需要繪制草圖,碎部點記錄需要特定格式,該格式具備點名與編碼等功能,在圖形編輯過程當中,能夠快速處理各項數據。
第四,碎部測量過程中,受圖幅邊界限制較小,外業可以不進行分幅處理,內業在成圖的過程當中,自動進行分幅、接邊。
第五,測量精度比較高。運用GPS-RTK技術,不但可以提升測量精度,而且能夠保證測量誤差的分布更加均勻,不會出現誤差積累現象,進一步滿足了大比例尺測量需求[1]。
二、GPS-RTK技術的整合運用要點分析
(一)平面控制測量要點
在土地測量過程中,地籍控制網的面積較大,因此,測量人員所選擇的地籍控制點,通常會高于地面一定距離,由于我國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測量人員選擇的控制點,大部分被破壞,因此,測量人員要科學選擇各個控制點,進而更好的提高土地勘測效率。若采取傳統的測量方式,會進行多次測量,保證各個實施點間的通視,實際的測量精度比較低,而GPS-RTK技術的運用,能夠顯著減少測量誤差。
在應用GPS-RTK技術的過程中,測量人員無須考慮通視條件,可以減少人力與物力的消耗,提升測量效率。對于測量人員來說,要根據GPS-RTK技術系統特點,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操作,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處理,保證土地勘測定界的合理性與規范性。測量人員還要了解GPS-RTK技術參數,進一步提升定位精度,華星A3 GPS靜態測量系統技術參數見表1。
(二)碎部測量要點
在土地勘測過程當中,運用動態定位方法,對建設用地進行全面勘測,和常規的全站儀測量方式相比較來講,GPS-RTK技術的定位速度更快,單點測量僅需10S,無須變換基準站,多個流動站能夠同時進行工作,顯著提高碎部測量效率[2]。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測量人員需要將接收器的接收天線和信號有效連接,如果遇到建筑遮擋情況,無法順利測量,可以配合使用全站儀,進一步提升定位的精確性。
(三)地籍控制測量與坐標系統轉換
GPS-RTK技術的良好應用,可以提高地籍控制測量精度,保證地籍控制測量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常規的GPS定位靜態測量技術相比較來講,GPS-RTK技術的運用,能夠簡化地籍控制測量流程[3]。在平面轉換期間,通過運用此項技術,可以提高坐標系統轉換效率,將之前的WGS-84坐標系轉變成土地勘測定界當中的獨立坐標系,明顯減少測量次數。
(四)控制網點選擇
在土地勘測環節,測量人員要加強對各個網點的控制,通過運用GPS-RTK技術,能夠提升各個網點的準確性,測量人員需要在視野比較開闊位置,有針對性地選擇網點。通常來說,網點四周不宜分布大功率發電源,減小磁場干擾。同時,要合理選擇地面,地面不應存在較大裂隙,進而保證點位的準確性,在網點選取的過程中,測量人員可將多項測量技術有效融合,不斷提高測量效率。
(五)GPS-RTK水界址點放樣與界樁理設
在土地勘測界址點放樣期間,以接收機點位為固定站,在放樣環節,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測量:
第一,構建工作項目,加強坐標系統管理,準確輸入各項參數。
第二,結合該地區的無線電頻率,對地質測量頻率進行調整。
第三,在測量菜單當中,實施初始化設置,設置結束后,方可啟動RTK設備,從而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定位期問,針對項目內部的各個樣點,進行全面檢測,并合理選擇放樣點,當移動站對準后,系統能夠發出提示音,代表定位成功[4]。
另外,在土地權屬界線之中,運用此項技術,可以取得較好的測量效果,特別是在一些偏遠區域,因為地形復雜,通視條件較差,測量難度大,時常會出現地圖能夠看到土地權屬界線,雖然已經確定完畢,但由于地形復雜,無法實現落界。而GPS-RTK技術的應用,能夠在電子端顯示各個流動站距離與方向,采取單人背負流動站開展一系列作業,減少人力浪費,在地形復雜區域進行有效測量。
(六)精度分析
在土地勘測定界測量期間,對各項測量數據精度要求較高,GPS-RTK的應用,可以對各個移動站所測得的數據,進行全面檢驗,進一步提升了各項測量結果的精準度。
(七)GPS-RTK技術發展趨勢
第一,GPS-RTK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受GPS自身限制,使得該技術伴隨時間的不斷推移,以及用戶要求的不斷提升,GPS衛星空間組成與信號強度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在具體實踐中,測量人員要積極解決該問題,在衛星時段較為穩定的區域,采取密閉遮擋方式,提升該地區的信號強度[5]。
第二,GPS-RTK技術受外界電離層影響比較大。因為共用衛星數量較少,因此,容易出現初始時間過長的現狀,增加測量難度。為了減小電離層對測量產生的干擾,盡可能選擇穩定的作業時段開展測量工作,不斷提升測量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通過對GPS-RTK技術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整合運用要點進行有效分析,例如平面控制測量要點、碎部測量要點、地籍控制測量與坐標系統轉換、控制網點選擇、GPS-RTK界址點放樣與界樁埋設、精度分析等,可以保證土地勘測定界精度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梁志遠.基于GPS-RTK技術在高速鐵路工程測量中的實踐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2):63-64.
[2]趙少鋒.GPS-RTK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及其存在問題認識實踐[J].中國金屬通報,2019(10):23-24.
[3]張軍.正射影像與網絡RTK技術在農村土地確權發證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9(06):205.
[4]史秦波.GPS-RTK技術在鐵路專用線工程勘測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21):110-111.
[5]段亞瓊.GPS-RTK與全站儀配合使用在山區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8(1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