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斌
摘要:無人機技術逐漸在我國眾多行業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地形測量工作與無人機技術的融合發展,誕生無人機測量技術。相較于傳統測量手段的應用,無人機測量具備低成本、高精準、高效率等優勢特點,成為地形測量工作常用技術手段之一。本文以無人機測量技術應用價值的分析為切入點,總結并闡述現階段地形測量中無人機測量技術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地形測量;價值;無人機測量技術;應用
現階段無人機技術在農業、軍事、勘測等領域廣泛應用,并隨著航空勘測事業的興起,無人機測量技術的應用愈發受到人們重視。地形測量常規方式為GPS+全站儀測量作業,雖然此種測量方法應用可以獲取較為精準的地形圖,但是存在效率低、成本大等缺點。恰逢無人機測量技術的普及,應用于地形測量作業中,可以在保障測量結果真是可靠的前提下,顯著提升地形測量效率與精準度。
一、無人機測量技術應用價值分析
(一)辨識性更高
無人機測量技術融合應用遙感技術,具體地形測量作業中,無人機測量依托于微機操控的應用更為靈活,并且無人機身配置分辨率、精度較高的數碼設備,可以在保障垂直攝影成像高分辨率的同時,實現對地面的高精準傾斜攝影。同時,借助低空飛行的優勢,可實現對地形紋路的精準識別,不存在常規測量中構筑物遮擋的問題。相較于遙感衛星測量的應用,無人機測量結果更為可靠精準[1]。
(二)靈活性更高
相較于常規測量手段,無人機測量的靈活性更強,體現在無人機測量無論是否配備專門起降場合,均可以高效且穩定的完成測量任務。相較于直升機測量方式,無人機的升空效率更高,且運轉成本更小。通過遠程自動控制技術的應用,實現在擬定航線中遠程控制無人機自主飛行,可以在保證無人機始終處于穩定飛行狀態的同時,顯著提升航空拍攝的精準度。測量期間可以在高質量完成常態收集任務的前提下,進行地面航點的精準、快速識別,實現提升地形測量的靈活性。例如無人機5kg油量可航行1600km,并且無人機可以在空中停頓15h以上。測量期間將調控預設的精準高度可達到1000m,每次航攝無人機可拍攝超過100個形點。
(三)安全性更高
無人機技術凸顯遠程遙控功能,測量期間無須配置專業駕駛人員進行無人機空中操控,相關測量人員也無須開展空中測量作業。通過在地面遠程控制無人機執行測量、起飛、降落等操作,大大提升了地形測量的安全性,避免因突發事故的發生而威脅到民眾的生命安全[2]。
(四)經濟性更高
相較于直升機測量方法的應用,無人機測量技術的應用成本較低,其飛行平臺的造價僅有直升機飛行平臺的1/5左右。同時,無人機的管理維護成本也相對較低,操作人員考取執照更簡單,獲取持證資格的過程與流程得到簡化,達到成本縮減的目的。另外,無人機機身多用高強度、復合特性的纖維材質,降低無人機測量作業期間出現機身損壞的概率,且便于日常維護養護的開展,進而減少地形測量作業開展的資金投入。
二、地形測量中無人機測量技術的應用
(一)DOM工藝
無人機測量作業中,DOM工藝作用體現為影像樣本與數字化圖片的采集,若航測影像圖存在失真問題,可借助DOM工藝進行失真處理,提升影像圖的清晰性與完整性。具體測量中,無人機保持低空飛行狀態,此時DOM工藝會進行相關信息數據的采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定向操作。針對定向操作的具體開展,具體囊括絕地定向、內定向、相對定向三種,借助進行影像鑲嵌,以及正射糾正相應數據信息。同時,測量相片控制同樣也是DOM工藝具備的功能,測量期間將相應信息資料借助DOM工藝與影像資料有機融合,依據對三角測量與結果的分析,做到對測量區域內地形的確定與掌握[3]。此外,針對控制點的選擇,需重視對控制點位置的分析,需在保障控制點明顯、精準的前提下,確保控制點選擇符合測量需求。避免因控制點選擇不合理而影響到地形測量的整體效果。
(二)相片有序調控
無人機測量作業期間,具備相片調控功能,通過對相片的精準控制,保障地形測量結果達到預期的要求。同時,相片的調控具備全球范圍內的定位特性,在導航系統中進行相片資料的整合,可實現對資源信息的廣泛應用。以導航指引為依據,進行可換算數據的設置,而測量區域內的地形特性可同通過數據換算明確。另外,具體測量期間,高效的篩選、甄選相片控制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方位的設置,并借助對導航系統的有效應用,達到精準檢測相片控制點的目的。針對地形測量外業工作的開展,初始定位是控制點布控時的核心要素,要想保障控制點作用的發揮,需結合具體情況在斑馬線、拐彎處路徑內進行控制點的布設。若控制點周圍存在構筑物,則需進行明顯參照物的設置,進而凸顯出控制點的特性。
(三)數字化內業測圖制作
針對地形測量外業的開展,具體包括相片控制點、綜合法制圖等,而內業工作任務則包括對測圖控制點的明確,以及對測量點坐標的掌握。針對無人機測量技術的應用,可實現利用三角測量達到測量點平面坐標精準界定目的,并加強人員對測圖控制點的掌握。通過內外業的綜合開展,實現對地形測圖的數字化制造,彌補傳統地形測量中外業、內業分別開展存在的劣勢,實現在內業測圖制作用中借助外業進行補調對照。
(四)采編立體架構
立體采編作業于無人機測量結束后開展,具體采編信息內容包括地形方位等信息,并且這些信息均以立體狀態呈現。具體測量期間,通過對各地物形態、節點數據信息的全面收集,從大量數據信息中提煉出高價值的立體信息。此外,無人機測量過程中可重視對立體測量功能的增設,以便于后續地形測量中可以進一步提升線性地物測量的精準性。
三、結束語
無人機測量技術是基于常規航測技術與無人機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相較于以往測量手段的應用,無人機測量的效果更為顯著,可以在提升測量效率與精準度的同時,實現對測量成本的縮減。但是因主客觀影響因素的存在,致使現階段無人機測量技術的應用仍有待完善。對此,需加大對無人機測量的完善與升級,促進地形測量事業朝著自動化、高效化的方向持續推進。
參考文獻:
[1]張藝鵬.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在地形測繪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2):286-286.
[2]徐曉萍.無人機航測技術在礦區地形測量中的應用[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8(03):114-115.
[3]申蘭蘭.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在地形圖測繪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1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