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
摘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一般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朱雨鈴在2017德國世乒賽中的戰術運用進行分析,主要是對伊藤美誠、劉詩雯、丁寧的3場比賽的發搶、接搶和相持段的技戰術運用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朱雨玲技戰術的一些規律和存在的問題找出其在比賽中技戰術運用特點,為我國橫板兩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乒乓球技戰術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為教練員的訓練與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乒乓球;朱雨玲;技戰術
一、前言
(一)選題依據
通過研究分析進而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世界女子乒乓球兩面反膠快攻型打法運動員技、戰術的運動規律,為指導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針對世界優秀女子乒乓球運動員的實戰訓練、提高其女乒乓球隊的競技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二)文獻綜述
李雨星在《備戰東京奧運會中國女乒朱雨玲的技戰術分析》中指出:通過錄像觀察知,朱雨玲接發球的處理方法多樣,包括反手快帶、反手擰拉、擺短、側身搶攻、正手搶攻等技術,搶攻積極主動,穩定性突出,這與朱雨玲手感好、控球能力強密不可分。
易帆在《對世界優秀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朱雨玲技戰術分析》中指出:朱雨玲接發球搶攻技術使用得最多的就是反手拉/攻技術,但是其得分率低于正手技術。
蘇丕仁在《對乒乓球意識的研究》中,寫到“技術是指運動員根據乒乓球競賽的要求能充分發揮機體能力的最合理、最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技術是戰術的基礎。同樣,在比賽中,只有合理地運用戰術,才能使技術得以充分發揮。
二、結果與分析
(一)朱雨玲對伊藤美誠的技戰術分析
視頻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朱雨玲的發搶段的得分率處于及格的階段,達到了56.4%。在第一局發搶意識強。視頻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朱雨玲的接搶段的得分率55.3%,可以看出本場比賽接搶段相對穩定,反手的接發球能力很強。
(二)朱雨玲對劉詩雯的技戰術分析
朱雨玲的發搶段的得分率處于優秀的水平,為63.4%。使用率良好為30.6%,能夠很快的進入比賽狀態,注重前三板球的主動銜接搶攻,每局比賽得分率平均都達到了優秀說明每局比賽中朱雨玲積極主動進攻,上手意識強。朱雨玲的接搶段的使用率達到32.8%,得分率達到43.2%處于良好。
(三)朱雨玲對丁寧的技戰術分析
朱雨玲的發搶段的得分率達到了61.5%處于優秀的水平。而且使用率也處于剛剛及格水平,在面對丁寧時,在前兩局的發槍階段朱雨玲還不夠兇狠,上手能力弱一些,投入比賽慢,但是在第三四局的發搶階段達到了100%說明朱雨玲調節能力強,變化多。在面對丁寧這樣的左手的中國選手時,發球質量高一些尤其是下蹲球發的旋轉變化多朱雨玲的得分率低一些。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朱雨玲發球質量高,長短結合,多數為半出臺的球為主,對方拉起以便于防守控制對方,但是發球的變化不是很好,過于單一對對手造成的壓力不大,影響后面技術銜接。通過數據分析出發球搶攻階段對于國外選手發搶意識強,有兇狠性得分率高。
2.朱雨玲的接發球質量不高,基本以反手控制為主,偶爾使用正手來取得得分,面對對手的發球搶攻以防守為主,一般打到相持球階段,通過自己的相持能力來進行得分。通過數據分析接發球能力會差一些,尤其是在關鍵球上的處理,過于偏保守,不敢加質量和力量,落點控制的會好一些帶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對丁寧的下蹲發球沒有很好的判斷導致旋轉失分很多。
3.相持段從三場比賽錄像中可以看出,對于臺內的控制十分的出色,防守能力也比較出色。利用落點和線路變化來調動對方,經常會打到中路會多一些,通過數據來看相持階段使用率得分率都高,但是相持過程中缺少主動積極加力進攻,造成很被動,并且比賽中會出現無謂失誤有幾個半高球正手失誤多,心態上會出現起伏,相持階段需要增加主動性。
(二)建議
1.發球搶攻階段朱雨玲的得分率不是很高,前三板上手能力差,要在前三板穩定的基礎上打出精準的落點,不要只是想著相持,而需要自己積極主動進攻得分,建議在以后的訓練和比賽中不斷調整賽前狀態,豐富發球的線路和方式以及加強長短球的結合,為第三板的搶攻或取得比賽的主動權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提高正手拉球的兇狠性。增加進攻的多樣性,積極進行發球強攻加大侵略性。
2.接發球階段多進行針對性訓練,提高預判能力,對旋轉和落點不同變化提高接發球的質量,為后面的銜接球做好鋪墊。
3.朱雨玲要進一步的提高主動進攻的意識和加強主動進攻的能力,朱雨玲需要加強在相持中攻防轉換的能力。在提高反手進攻得分率的同時還應該增加正手攻和側身攻的使用,從而起到提高總體使用效果。建議在日常訓練中多體現出防守中敢于主動加質量進攻,而不是在被動的靠對方失誤而得分。
參考文獻:
[1]周爽,盧亮球,李宇星.備戰東京奧運會中國女乒朱雨玲的技戰術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7 (4):319-323.
[2]易帆.對世界優秀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朱雨玲技戰術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6.
[3]朱玲.2013年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朱雨玲比賽技戰術分析與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3.
[4]羅婉玲.我國優秀女子乒乓球運動員朱雨玲的技戰術特征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5]閆夢雪.中國新生代優秀女子乒乓球運動員朱雨玲、陳夢的技戰術對比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6.
[6]孫洪.我國乒乓球運動員朱雨玲技戰術特征的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6.
[7]蘇丕仁.對乒乓球意識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