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長峰
摘要: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對國家的改革和經濟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伴隨經濟全球化、競爭激烈化,國有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l’q題和挑戰日益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組整合、引進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等舉措成為國企解決當前問題的有效手段。在此過程中,如何加強國有資產評估管理,真實、合理、公允反映國有資產價值,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具有深遠意義。本文著重研究了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及改革過程中資產評估存在的些許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有所啟迪。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產評估;措施
國有企業資產評估是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和基礎性工作,是維護國有資產合法權益、推動國有產權有序流轉、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保障。隨著國有企業的資產形式調整和行業發展,以及國內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發展,越來越多的國有資產正以各種形式流入市場,同時國有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社會資本的引入等,都促使著國有企業加強對國有資產的清查、盤點、評估和管理,在有效保護國有資產的同時,創造應有價值。自《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法》頒布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國有資產評估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性文件,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持續完善。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也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資產評估管理制度體系和流程,在股權轉讓、資產處置、企業改革過程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國有企業內部資產評估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
一、國有企業資產評估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流于形式。國有資產評估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個別單位管理層對其重要意義和作用認識不夠,在實踐中,往往容易出現先投資或處置企業資產、產權行為,未按照規定履行資產評估及備案流程的情況,即“應評未評”,導致部分國有資產交易查無對證。在被監管機構和國資稽核發現時,由于交易己經完成,即便采取補充評估的方式,重新對投資或處置的資產開展評估和審核,依然無法避免可能已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導致原有的國有資產評估體系無法發揮正常的執行和監管作用。
(二)個別企業未設置專人、專崗,專業能力欠缺。評估管理工作具有專業性強、業務范圍廣、能力要求高等特點,從業人員往往需要具有企業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產權交易等多方面能力,需要全面了解國資評估評估管理程序及監管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企業在開展資產評估管理工作時,由于相關工作人員對評估法律法規認識不全面、理解有偏差,造成評估管理行為不規范,給企業評估工作帶來諸多問題。另外,因資產評估專業性相對較強,部分資產評估管理人員綜合素養不高,資產評估管理知識和技能受限,不能有效勝任資產評估管理職責,資產評估報告等資料中存在潛在問題無法及時發現,審核作用大打折扣,未能如實反映企業資產真實、合理的交易價值的評估結果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三)評估機構良莠不齊,評傳報告質量堪憂。我國評估機構數量眾多、競爭激烈,一些評估機構為了生存往往采取非常手段爭客戶、搶市場,不顧職業操守,無條件滿足客戶要求,嚴重背離評估初衷。部分評估機構資產評估人員職業道德水平較低,工作缺少責任感,風險意識淡薄,業務能力較差,評估準則和相關規定理解不透徹、操作不規范,直接導致評估報告質量低下。總體而言,評估報告質量兩極分化明顯,質量堪憂,資產評估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國有企業雖然己按照規定采取相關措施,提高準入門檻,但仍無法完全避免此類情況,導致評估管理水平提升存在難度。
(四)境外并購或資產處置項目評估管理存在短板。目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雖制定了境外產權管理辦法等制度,對相關經濟行為的資產評估管理做了一定的要求,但實際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境外評估機構出具評估報告的依據與國內評估準則存在較大差別、估值報告格式千奇百怪、估值報告審核難度較大等。上述種種問題,制約了國有企業在境外投資、處置資產中評估工作的開展,導致形式重于實質,管控初衷無法充分體現。
二、應對措施
(一)重新認識國有資產評估的重要意義。2016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中明確,資產評估違反相關規定將終身追責,資產評估工作在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從中可見,國有企業務必要建立、鞏固資產評估紅線意識,應評盡評。企業要從制度建設、人員配備、流程完善、內部監督等多方面著手,構建資產評估管理機制,依法按章辦法,避免出現紕漏。
(二)強化從業人員培養。從業人員水平高低直接影響機構選聘、報告審核、評估公示、備案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甚至影響最終的交易結果。因此,提升相關辦事人員的素質,對評估管理人員的工作技能的培訓,是必要和關鍵的。國有企業應加強對資產評估管理人員的教育,既要著重培養其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也要熟悉、吃透國有資產評估法律法規以及評估管理流程各環節。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和專業視野,努力培養多元化評估人才。同時,企業也要建立配套的監管機制,確保從業人員依法合規執業。
(三)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境外評估管理。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結合近年來國企走出去的經驗教訓,盡快出臺嚴格的境外資產評估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評估范圍、評估機構的選聘、評估報告的出具及審核等,切實提高境外資產評估管理水平,為國有企業走出去、做優做強做大保駕護航。國有企業也應該加強境外評估管理,以國資監管要求為底線,有效提升資產質量。
(四)加強評估機構的管控力度,嚴格懲罰措施。針對目前評估機構良莠不齊的現狀,有關管理部門能夠進一步規范執業資格,從資金實力、人員配備、專業能力、執業水平等多方面、全方位考核,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違背執業操守的機構堅決取締。通過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等手段,不斷改善從業機構水平,提高評估報告質量,為國企資產保值增值、國企深化改革提供可靠支持。
三、小結
總而言之,國有企業資產評估管理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近年來已取得顯著成效,但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本文總結歸納了四方面問題并拋出對應解決措施,希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璐.淺析國有企業改制中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河北農機,2018(1):39-39.
[2]孔靜.我國國有企業資產評估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
[3]王國華.當前資產評估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對策[D].金融經濟,2019:42-44.
[4]何偉倫·基于財務視角的企業資產評估風險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9(16).
[5]朱林.國有企業資產評估工作的管理與實踐[J].現代企業,2019(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