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安
摘要:地方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著眼市場及個人就業需求,逐漸形成了“學、練、用”為一體的教學模式,火箭軍士官教育也應以部隊需求為牽引,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本人在總結地方高職院校教育特點和分析火箭軍士官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火箭軍士官院校教育改革的構想。
關鍵詞:地方高職院校教育;火箭軍士官教育;啟示
一、地方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特點
(一)教育針對性強,目標明確。地方高職院校教育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其功能是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職業人才。這從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類型上對地方高職院校教育進行了定義。地方高職院校教育也是著眼市場及個人需求,提供精準的就業教育,為市場提供實用、好用的技能型人才。
(二)更加重視學員就業能力的培養。地方大學堅持知識本位,培養目標追求博學多識,而高職院校教育堅持就業能力本位,目前國內地方高職院校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五階段模式”“產學結合模式”“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四種模式的共同特征為:充分重視市場在人才培養中的導向作用,始終堅持就業能力本位,以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形成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四)教學內容更加靈活多樣。與傳統的大學以學科為體系的知識傳授不同,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適應紛繁復雜的市場需求,內容更加靈活多樣,教師不斷獲取最新的知識和技術信息,并把它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催化劑,不斷注入到教材和講義中去。確保教學的內容對過去具有診斷性,對現實具有指導性,對未來具有預測性,更好的對接市場就業需求。
(八)辦學模式,校企聯合辦學,實行產學合作。高職學校大部分專業和企業簽訂合同,學生在校期間定期到固定企業實習,企業向學校提供必要的投資,學生畢業時由企業選擇。而且企業有接收、協助學生現場實習的義務。企業財團也重視科研成果的開發和未來員工素質的培養,與高職學校建立產、學、研的合作關系。
二、火箭軍士官教育的現狀
火箭軍士官教育是隨著士官制度的誕生而出現的。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建設,士官院校教育體系實現了從無到有,其培訓類型和層次進一步豐富,培訓力量不斷壯大,基本形成了由綜合性士官學校、專業性士官學校和相關軍官院校士官系、訓練大隊相結合的士官院校教育體系。現行火箭軍士官教育體系利用了軍官院校和部隊訓練機構現有的教學資源,在滿足部隊對士官人才培養急需等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為建設新型高素質的士官隊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由于士官學校基本是由原來的一些中等普通軍官院校改制的,因此,我軍士官教育基本沿襲了文化基礎、專業基礎、專業這樣的“三階段”軍官教育模式,特別是在開辦士官學校的初期,由于缺乏開展士官教育的經驗,與過去的軍官院校培訓模式幾乎一樣,只是教學對象、名稱改了一下。隨著裝備更新和作戰模式的轉變,諸多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廣泛應用,武器裝備的技術性能發生了質的飛躍,裝備的使用維修和技術管理日益復雜,對火箭軍士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火箭軍士官教育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這就是以技術、職業教育與培訓模式取代原有的學歷教育模式。
三、對火箭軍士官教育的啟示
(一)更新士官人才培養理念。結合部隊需求,火箭軍士官人才培養由知識型培養理念轉變為能力型培養。當前“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被高職院校普遍所采用,從火箭軍士官畢亞后到部隊任職情況來看,此種思路也適合火箭軍士官的教育。
(二)轉變教學模式。以往的教學模式大都是教員講授為主,學員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只是被動的接受,效果不理想。在當今倡導教員為主導、學員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士官教育更要改變以往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員參與到教學中,實現教學情境與工作現場內在的一致性,堅持和發揚“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三)改變效果評估體系。要想從根本上進行教學改革,效果評估改革不容小覷。因為效果評估體系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傳統的效果評估體系更加注重知識的系統性而忽視知識的應用性,要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要建立相應的效果評估體系。
(四)加強學校和部隊合作。目前火箭軍士官院校雖然每年也都會組織學員深入部隊實習,但由于學員所學專業及動手能力都和部隊的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部隊為了節省時間、人力、物力等不愿意對學員進行指導,致使實習常常變成了形式主義走過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只有加強學校和部隊的合作,切實為部隊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才能提高部隊合作的動力和熱情,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四、結語
火箭軍士官教育改革轉型要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核心,重構基于“實學、實練、實用”為一體的課程體系,全面推進課程教學改革,加強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建設和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從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