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晨子 位世榮



摘 要:在煉油和化工行業中,泵應用十分廣泛。為獲得較高的運行效率,機泵最好能在優先工作范圍內工作。若流量太小,易造成泵內產生過高溫升以及較大的震動而使泵損壞。常用的解決方法是從泵出口管線上引旁路線,對泵的流量進行調節。本文就常用的最小流量線設置進行介紹。
關鍵詞:泵;最小流量;設計
0 前言
在石油化工裝置中,機泵是重要設備之一,為流體提供足夠的壓力以滿足生產需要。泵系統包括泵、用于輸送流體的進出管線、用于控制流量的調節閥以及換熱器、罐等系統用戶等。隨著煉油和化工裝置規模的不斷擴大,機泵所需要的流量和揚程也不斷增加。
影響機泵運行的參數主要有轉速、揚程、流量和效率等。當流量發生變化,其他參數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但在設計工況下運行效率最高。如果實際工作點偏出優先工作范圍,落在極限工作范圍和優先工作范圍之間,雖然也能夠運行,但效率會下降較快。由于泵在小流量運行時很不穩定,可能產生汽化,尤其是對于輸送熱流體的泵,極易產生汽蝕,危及整個系統的安全運行。
1 最小流量
通常泵的最小流量由機泵制造廠家提供。若無法提供時,一般取泵的最小穩定連續流量和最小穩定熱控流量中的較大值。其中最小穩定連續流量,主要是從泵振動方面考慮的,通常是通過大量試驗確定下來的。有一些產品沒有大量的試驗依據,一般情況下可取最高效率點流量的25%~30%做為最小穩定流量。最小穩定熱控流量是依據泵操作工況(包括介質特性、操作溫度、進口壓力等),計算出介質在泵內不汽化的最小流量。
最小流量工況一般出現于以下幾種情況:
①泵排出線調節閥受上游設備液位所控制,生產中由于某些干擾,造成液位下降,導致調節閥關小甚至完全關閉,機泵會出現最小流量甚至零流量工況;②因生產調度需要,部分工段無法直接停工而不得不處于低負荷運轉,這時相關的機泵處于低流量甚至最小流量工況;③受實際操作影響。如某臺流程泵正常工作時流量較大,但在開停工期間僅需較小的流量而導致出現最小流量工況。
2 流量控制作用及方法
2.1 流量控制作用
①離心泵在低流量下運轉,泵內會出現流體脫離現象,易使泵產生振動和噪音等;②功率較大的離心泵在關閉出口閥運轉時,泵內的流體會越來越熱,嚴重時會燒壞軸承;③在小流量下工作,泵軸會受到額外的徑向力的作用。
設置最小流量管線可以使泵在運轉時,始終有一定量的流體流經泵,防止泵軸受到過大的徑向力作用,也能有效避免噪音和流體發熱。
2.2 常用流量控制方法
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法有三種,即直接節流法、旁路調節法和改變泵的轉速法。直接節流法指直接在泵的出口管線上設置調節閥,利用閥門開度控制流量,如圖2-1。此方法簡單可行,但由于增加了管路阻力會損耗一部分功率,介質流量低于額定流量的30%時機械效率很低,十分不經濟。旁路調節法是指在泵出口管線的旁通管路上安裝調節閥,改變閥門開度控制旁通管流量從而調節系統管路流量,如圖2-2。此方法優點是調節閥直徑較小,在流量較小又選不到合適的泵時適用較為普遍,但能量損失較大。改變泵的轉速指泵的驅動機為汽輪機或可調速電機時,可采用調節轉速而達到調節流量的目的,見圖2-3和圖2-4。這種方法能量損失較小,但投資較高,一般適用于功率較大的機泵。
以上三種方法中,改變泵的轉速最節約能耗,但投資較大,維護成本高,適用范圍有限,也不能無限制的調速。前兩種方法雖然能耗大,但因其可靠、方便和投資低等優點,使用較為廣泛。旁路調節閥因投資小更具有優勢,下文就此方法常用最小流量返回線的調節方式做以介紹。
3 最小流量返回線設置
3.1 調節方式
常見最小流量返回線的設置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在回流管線上設置限流孔板加截止閥,見圖3-1。
在泵的出口用戶不需要產品,僅減小流量以保證泵能正常運轉時使用限流孔板加截止閥即可。其優點是投資小,主要缺點是不論工藝主線流量大小,旁路線始終都有流量。因此,選泵時應把旁路流量附加到操作流量上,否則易造成用戶流量不滿足要求。另外,若泵的揚程很高,液體又處于飽和溫度下時,限流孔板后可能發生氣化,需要考慮孔板后管徑能否適應兩相流,返回管線接入泵上游容器。
旁路管線安裝調節閥,見圖3-2。
采用旁路線上安裝調節閥的方法,調節閥由泵排出總管上流量的控制。此方法的優點是:選泵可不考慮旁路流量,旁路線只有在流量過小時才打開,平時關閉以節省能量。雖然投資和維護成本較高,但節約操作成本。此調節方法比較迅速,對需要穩定流量以及揚程較高的工況較適用。
綜合考慮,對大功率、高揚程的機泵而言,設備本身投資較高,旁路安裝調節閥能更好的保護機泵,即使新增回路的投資較高也是相對經濟的做法。其他機泵需要設置最小流量調節時,使用孔板加截止閥的方式即可。根據工藝要求和投資情況可靈活掌握調節方式。
3.2 流量返回線位置
常用泵出口最小流量返回線匯入泵入口管線(見圖3-3)或泵上游設備(圖3-4)。
設置最小流量返回線的作用主要就是控制振動和帶走熱量。泵長期在低于額定流量下工作,易產生垂直與軸向方向的推力,而且泵在低效率下運轉,會使用入口液體溫度升高,蒸汽壓升高容易出現汽蝕。最有效的做法是將其接至上游的吸入設備,但設計中經常都是將其接至泵入口,這樣做只能起到第1個作用。
若介質溫度不高、不易氣化且上游設備與機泵距離較遠時,將返回線接入泵入口對操作和安裝是比較有利的,會大大減少投資和操作費用;反之,介質易氣化時應接入上游設備,否則易造成泵汽蝕,也不能達到設置流量返回線的目的。
4 結語
實際設計過程中,是否需要設置最小流量線、設置時旁路管線調節方式和接入位置等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投資和能耗,選擇最優的工藝方案。
參考文獻:
[1]陳智強.離心泵最小流量旁路設計[J].石油化工設計, 1998(15):42-44.
[2]高貴勇.泵的小流量管道的設置[J].石油/化工通用機械,2014(05):56-57.
[3]張德姜,王懷義.丘平.石油化工裝置工藝管道安裝設計手冊(第一篇 設計與計算)[M].第五版,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