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藍天保衛戰,蘇州市空氣質量逐年轉好,空氣優良率穩步上升。但是在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的背景下,臭氧污染正逐漸顯現并加深,成為影響蘇州市空氣環境質量達標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文章分析蘇州市近幾年臭氧濃度變化趨勢,研究臭氧污染特征情況,針對性提出蘇州市臭氧污染防控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臭氧;污染特征;防控對策
0 引言
幾年來,隨著藍天保衛戰的逐步推進,蘇州市空氣質量逐年轉好,空氣優良率穩步上升,PM2.5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濃度已呈明顯下降趨勢。但是在空氣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背景下,臭氧污染正逐漸顯現并加深,成為影響蘇州市空氣質量達標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如何有效防控臭氧污染,特別是減少夏季臭氧超標現象的產生,正成為“十四五”時期內蘇州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上升的關鍵點之一。
1 蘇州市臭氧污染形勢分析[1]
蘇州市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通過“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藍天保衛戰實施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蘇州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逐年上升,PM2.5濃度則逐年下降。
然而,空氣中臭氧濃度則不斷上升,以臭氧為主要污染因素的超標天數逐年上升。2013-2014年間,蘇州市除個別地區外均能達到二級標準考核要求;但是自2015年開始,蘇州各地臭氧濃度均不同程度上升,超過二級標準要求,至2017年達到峰值;2018年蘇州開始重視臭氧污染問題,著手采取相關治理措施,臭氧濃度稍顯回落。以蘇州市區為例,臭氧濃度超標率也相應提升。
因此,臭氧已成為制約蘇州市空氣質量改善,影響空氣質量達標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夏季更是成為首要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刻不容緩。
2 蘇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2.1 產生特征
臭氧污染與其他空氣污染物不同,不為污染源直接產生排放,而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紫外線的照射下發生的光化學反應生成的[2]。其產生因素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一次污染物濃度、日照、垂直混合、溫度和風等氣象條件有關[3]。
蘇州市社會經濟建設發達,2018年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七,區內企業眾多,雖近些年不斷進行產業升級轉型,淘汰落后產能,但仍有近11萬的工業企業數量,其中規上企業就有10393個。同時,蘇州市為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2018年年末常駐人口1072萬人,常駐人口密度1238/km2;汽車擁有量持續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名列前茅,2018年已突破400萬輛。因此,眾多的工業源、生活源、交通源產生了基數龐大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一次污染物排放,對臭氧污染的產生及加重產生了直接影響[4]。
2.2 時間特征
根據趙秋月等(2018)對國內外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進展綜述,臭氧污染呈明顯的時間變化特征[5]。以2018年蘇州市區為例,臭氧濃度在秋、冬季較低,最低值出現于12月;在春、夏季較高,最高值出現于6月。因此,夏季臭氧污染占比不斷上升,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2018年蘇州市區臭氧日最大8h第90百分位數濃度同比持平,雖已止住繼續上升的趨勢,但夏季(6-8月)臭氧超標占比100%,臭氧是影響夏季空氣質量的絕對因素。
3 蘇州市臭氧污染防治對策建議[6-8]
3.1 加快工業源污染治理
3.1.1 持續推進源頭替代
推進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的原輔材料,從源頭減少VOCs產生。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要加大源頭替代力度;化工行業要推廣使用低(無)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的原輔材料,加快對芳香烴、含鹵素有機化合物的綠色替代。企業應大力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木器涂料、車輛涂料、機械設備涂料、集裝箱涂料以及建筑物和構筑物防護涂料等,在技術成熟的行業,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油墨和膠粘劑。
3.1.2 加大工業企業整治力度
加快VOCs重點排放企業整治,制定重點行業整治提升方案,排定治理名單。開展VOCs重點排放企業“一企一策”方案編制實施工作。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對企業含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敞開液面逸散以及工藝過程等五類排放源加強管理,通過采取設備與場所密閉、工藝改進、提高廢氣收集率、加強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控制等措施,削減VOCs無組織排放。督促企業建設適宜高效的治污設施,建立精細化管理規范體系,確保治污設施符合規范,運行正常。開展特征行業專項治理,針對重點行業開展深度治理,對紡織后整理、電子制造、涂布、木材加工等行業提出深化整治要求,開展專項整治提升行動。
嚴格燃煤排污控制。強化燃煤鍋爐專項整治,加快推進10-35蒸噸/h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替代,65蒸噸/h及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鍋爐低氮改造等重點任務,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已完成天然氣改造,且具備用氣條件的,一律使用天然氣。
3.2 嚴控生活源污染排放
規范建筑涂料作業,對全市施工工地建筑涂料使用進行監督管理,鼓勵施工工地優先使用低揮發性或水性建筑涂料。開展汽修行業專項整治,對全市各類汽修企業進行排查,嚴格禁止露天噴漆作業,未安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裝置或治理裝置未正常運行的汽修企業,禁止任何噴漆作業。加大餐飲油煙專項治理,督促已安裝完成油煙凈化設施的餐飲企業對凈化設施定期清洗,確保穩定達標運行;未安裝油煙凈化裝置或超標運行的規模以上餐飲企業,全面禁止任何涉及油煙產生的作業。加強露天燒烤食品整治,城市主次干道兩側、居民居住區以及公園、綠地除管護單位指定的燒烤區域外,全面禁止露天燒烤。露天燒烤攤點入室規范經營,并使用環保無煙凈化設備。
3.3 加強移動源排放控制
加強道路交通排堵疏暢。針對人口密集區、重點交通道路等區域,采取早晚高峰車輛臨時管制、合理布局公交站點、更換新能源公交車等舉措,最大程度化解交通擁堵,減少機動車怠速和低速時尾氣排放。加強油氣污染管控,加大全市加油站、儲油庫執法檢查力度,確保油氣回收裝置全部穩定運行;未安裝油氣回收裝置或油氣回收裝置運行不正常的,依法進行停業整治。加大高污染車輛執法,嚴查嚴處高污染車輛超標排放、“冒黑煙”以及物流場地、工業園區、公共交通場站等地區柴油車違法行為。
3.4 提升科學治氣水平
加強預報預測分析,建立專家團隊,預報預測分析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針對夏秋季臭氧突出問題,制定實施分時段、分區域、分行業專項管控措施,有效控制臭氧污染。加強污染源科學分析,針對區域實際狀況,安排臭氧前體物走航分析,對排放突高污染源,采取強化管控措施。
4 結束語
近年來,蘇州市PM2.5污染控制取得積極進展,空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但以臭氧為主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正逐年增加,上升趨勢明顯,亟待解決。因此,蘇州市臭氧污染防治應以減少臭氧生成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為抓手,全面控制工業源、移動源和生活源污染排放,加大監督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臭氧專項整治行動,確保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蘇州市生態環境局.2013-2018年蘇州市環境質量公報[R].2013-2018.
[2]包常華,李娟.空氣中臭氧的產生及控制對策[J].能源與環境,2019(4):87-88.
[3]吳俊,肖彬.上海城區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J].廣州化工,2020,48(9):112-116.
[4]康婷婷,劉丹丹.工業城市臭氧來源、污染特征與變化趨勢分析[J].江西化工,2018,10(6):13-14.
[5]趙秋月,李荔,李慧鵬.國內外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進展[J].環境科技,2018,31(5):72-76.
[6]左申梅,王赫婧,莊思源,黃敏超,沙莎.VOCs管控問題與對策建議[J].環境影響評價,2018,40(6):1-5.
[7]王龔博,盧寧川,楊琳,于忠華.臭氧污染特征與防治工作探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20(2):104-106.
[8]李春元.臭氧防控要抓精細控散源[N].中國環境報,2020-04-03.
作者簡介:
周維(1987- ),男,碩士,主要從事環境管理、環境規劃、環境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