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物是祖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強有力的社會凝聚力,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在新時期的條件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文物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所面臨的重要難題。文物是國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保護工作我們卻有著很大的缺失,所以必須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工作,提高對文物的保護責任意識以及認知,不斷健全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條文,加強文物保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強化其專業技能,培養其責任意識,從而讓文物保護工作能夠走向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 文物保護;文化自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2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3-0053-02
文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結晶,是祖先留下的重要精神文化財富。文物研究可以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文物有著重要的凝聚力,能夠讓人們樹立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自信心,所以對文物加以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分析
(一)地方政府部門文物保護觀念意識薄弱
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頒布,違反文物保護的行為受到了一定的制約,但是還存在著不少地方政府對文物保護的觀念與責任意識相對薄弱,仍然存在著一些違法違紀的現象。有一些文物保護的工作人員追求短時間內的經濟效益,忽視了文物的安全保護工作,讓保護工作更多的都成了“形式化”。更有甚者,有些文物保護人員將文物保護經費私自挪用或者沒有將文物保護經費納入財務預算中,導致了文物保護經費嚴重缺乏,文物保護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從而導致了許多文物未得到有效保護,這都是文物保護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與需要解決的難題。
(二)文物管理機構體制不健全
由于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認識程度也存在著差異,導致了許多地區的文物保護工作任務分配不均,部分部門任務繁重。例如:文物研究室、博物館以及考古學者都會將文物保護工作的責任推到文物管理部門上去,文物保護部門肩負著十分繁重的行政責任與管理責任。在地區內的文物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以及文物調查與地下文物的勘探工作等一系列的相關工作,都是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責任。大量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經費開支,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會遭到相關部門的層層削減,最終會導致用在文物保護的經費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就是文物管理體制不健全所造成的。
(三)城市化建設破壞了文物保護氛圍
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在加快。在“拆舊建新”的思想指導下,不少城市都以經濟開發中心作為經濟建設的重點,大肆進行建筑拆除與擴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導致了許多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更加困難,從而疏于對文物安全進行保護。同時,部分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缺乏文物保護的意識,導致許多文物被破壞,甚至更存在著違法行為。這些都是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保護工作缺失所造成的。
二、文化自信與文物保護的意義
(一)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需要得到國家、民族和政府充分肯定的,并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得到踐行,認同自己的文化,并且保持高度的自信。國家領導人曾反復的提及文化自信,而且還把其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也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原動力。
(二)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
十九大以來,文化事業新的奮斗目標和指導綱領就是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物保護工作也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并且為文化自信的建立、文化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物是文化傳承的載體,見證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只在看得到的方面提升,比如國防、經濟等領域,還要在精神上、文化上得到復興與提升。在文化自信的指導下,堅定不移地開展文物的保護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歷史與文化的盛宴,讓人民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從而提升民族凝聚力。
三、提升文物保護工作的策略
(一)加強執法力度和深度
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是文物保護工作的堅強后盾。在文物被侵權的時候,要加大執法力度,懲治力度不能過輕,從而讓相關人士的勞動成果得到有效保障,對于后期維權的積極性也能得到提升,這樣各種形式的文物保護工作才能更好地發展。比如,對于通過盜版和盜賣文物的方式獲得的盈利要進行收繳,并且還要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對于一些情節比較嚴重的,除了沒收非法所得外,還要加大處罰力度,在罰金額度上提高,降低其再次犯法的欲望。違法犯罪成本一旦提升,甚至大過回報的時候,其犯罪的欲望也會降低。針對基層違法文物侵權建立黑名單,主要針對一些慣犯和屢教不改的團體進行建檔記錄,同時公之于眾。再就是對網絡上的侵權行為加大監督與監管力度,一旦發現,可以由公安機關進行查處,并在適當的范圍內剝奪其部分權利。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比如說資格刑、罰金刑并行的方式來懲治犯罪涉事人。對于文物保護服務單位的相關責任人,可判處禁止繼續從事相關工作的附加刑。這樣犯罪人的經濟實力被有效地削弱、犯罪途徑被攔截,大大降低了侵權者的犯罪能力,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預防的作用。
(二)加強文物安全管理
文物保護工作離不開文物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前提。文物的安全保護工作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并且比較復雜,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比如說文物盜竊猖獗、非法交易頻繁等,一些文物保護的相關部門在監管上有所缺失,沒有做好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對文物安全造成威脅。鑒于此,相關的制度建設也該加快和加強,文物管理工作應該從制度方面著手,在文物管理的規范性和安全性方面進行提升。為了更好地打擊文物犯罪,文物保護部門還應該和公安部門、工商部門組織專項聯合行動,對文物市場進行專項治理,使得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做好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協調工作
文物的保護工作需要和社會的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發展相聯系起來。單純的實現對文物的保護而阻礙著經濟的發展與城市化的建設是不切實際的,為了經濟的發展而肆意地對文物加以破壞也是不可取的。所以,需要有效地對文物加以保護,合理地利用好文物。合理地對文物加以開發與利用,全面對文物加以保護作為最基本的原則。制定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文物保護方案,能夠以幾個重點作為文物保護工作的突破口,循序漸進,最終能夠帶動起整個文物保護工作的發展。在政府部門對整個城市化發展的規劃進程中,需要將文物保護工作與城市化建設工作看作同樣重要的問題去對待。還需要將財政經費分得配更加均衡,能夠加大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財政支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許多群眾都對文物保護的觀念意識有所提高,許多對文物的贊助以及捐贈等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文物保護工作費用支出的負擔,從而改善了文物保護工作經費的不足情況。
(四)對文物價值進行科學開發
文物在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方面都有很高的體現,國家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就包含有文化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適當地提高文物保護開發工作的重要性,圍繞文物文化價值的開發和利用作為核心,來開展文物開發利用的工作。民族自豪感不是空洞的口號或宣傳,是可以通過一些具體的事物體現并感受到的,文物就是其中很好的一個體現,所以相關單位應該多提供民眾欣賞和接觸文物的機會,使其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中華歷史的璀璨奪目。同時文物也不只是一件器物,所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需要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文物的利用率,加強不同文物保護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嘗試通過交換、借用以及調撥等方式來對自身館藏結構進行持續優化。文物保護單位需要充分利用并進一步開發文物的教育功能,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更加靈活豐富的渠道為社會公眾展示各種文物。
(五)加強制度創新
一直以來,非國有博物館的建設都缺乏相應的支持,比如在人力和物力上。但是在民間,人們對于文物收藏卻是熱情不減。所以相關的主管單位應該對非國有博物館的部分制度進行建立和健全,比如說法人財產權制度,讓法律來為非國有博物館的資產和財產權益保駕護航,這樣才能夠好的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非國有博物館的建設中來。相關的信息與信用公開檔案的建立也應該納入正常的工作范疇,在辦館資料渠道方面進行拓寬,鼓勵非國有博物館通過各種合理、合法的方式來進行社會捐贈,比如慈善組織、基金會等,對博物館的體系結構進行優化。
(六)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
地方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文物保護單位都需要積極地開展文物保護政策的宣傳,提高文物保護主體的法律責任意識,不斷強化基層群眾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在大街小巷普及文物保護的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
四、結束語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燦爛的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化產物,這些文化產物是歷史與文化的見證。同時,它又是人類歷史文化的載體,它的保存具有非凡的意義。人們也意識到了文物具有獨一的、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國民的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地加強。為了使這些文物得到應有的保護,就必須按照相關的原則和準則在工作中實施,順利地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共同努力,為文物的保護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文化復興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郭旃.文化遺產的作用、效應和價值——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熱點話題[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8,(4).
[2]張須芳.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要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34):143.
[3]高麗.博物館文物管理的有效方式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0):90-91.
作者簡介:
李潤成,男,漢族,山西渾源人。學歷:在讀博士;職稱:中級;研究方向:文物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