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
【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各種新興行業開展,新媒體以及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產生的沖擊越來越顯著,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勢必要求新求變才能夠更好的發展。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困境,本文首先對互聯網新媒體與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相關進行了簡單概述,其次對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生存發展困境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生存發展方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廣播電視新聞;新聞媒體行業
【中圖分類號】G22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17-0093-02
媒體行業本身是一個信息更新非常快速的行業,而這一特點也注定了媒體行業需要不斷的變通轉型以尋求生存發展之路。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下,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受到很大的沖擊與挑戰,只有不斷求新求變,改革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才能夠在新媒體沖擊下生存發展下去,因此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需要把握時代機遇、大膽迎接挑戰,不斷變通不斷革新才能夠更好地生存發展。
一、互聯網新媒體與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相關概述
廣播電視一直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人們獲取各種新聞資訊的主要渠道,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趣味,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元素。但是,新媒體領域的興起,徹底打破了原有的媒體運營格局,新聞信息的傳播渠道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了明顯擴張[1]。早期的信息傳播方式主要有報紙新聞、廣播電視新聞等,之后出現了現代的網絡媒體新聞。不同的信息傳播方式反映著不同的時代特征,因此為了在互聯網時代生存下去,傳統的媒體需要不斷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融合新媒體和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優勢,促進自身的發展[2]。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只有正視自身發展困境,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解決,求新求變不斷改革,才能夠在新媒體時代浪潮沖擊之下站穩腳跟,不斷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生存發展困境
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即便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作為傳統新聞媒體有著官方性與權威性,但礙于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運行模式、專項人才以及傳播形式困境難以高速穩定發展。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應當正視自身生存困境,以圖未來發展,故此分析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發展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運行模式陳舊古板困境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發展之路面臨著很多現實困境,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單位運行模式的陳舊古板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廣播和電視在一定時間段內也是主流信息傳播媒介之一,因此其信息傳播模式發展時間較長,有了較為固定的模板,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會嚴格地受到信息采編和傳播制度的限制[3]。
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企業往往是事業單位,有的甚至所屬于政府部門,因此轉型面臨很大難題,壓力不但來自體制機制方面,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自身官方屬性也導致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很難按照用戶的體驗需求來轉型,且相較于新媒體與用戶便捷的交流互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也很難做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陳舊運行模式就這樣導致了用戶的流失。如何將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運行模式進行轉變,增大用戶黏性,這是當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困境。
(二)單位專項人才缺乏困境
21世紀同行業之間的競爭更多地體現在人才上,媒體行業尤為如此,高素質人才對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由于新媒體是新型產業,而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領域又是年輕人居多,很多互聯網以及計算機領域的人才面臨著投身新媒體和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抉擇時,綜合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體制特點以及新媒體的互聯網優勢,絕大多數選擇了新媒體產業。導致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領域人才的缺乏,即使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能夠向新媒體方向變通轉型,也沒有足夠的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專項人才支撐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構架,進而導致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技術層面上仍無法跟上新媒體時代的腳步,更無法突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自身所具有的官方優勢,這也極大地阻礙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尋求轉型發展之路。
(三)傳播形式存在限制困境
廣播電視新聞就僅僅依靠廣播以及電視來進行傳播,具有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局限性,也就導致其自身的信息傳播范圍有著一定的限制[4]。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發展之路面臨著很多現實困境,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單位的新聞傳播形式存在限制就是其中之一。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發展已久的傳統新聞媒體,其用戶基數龐大,具有官方性與權威性的同時,其傳播形式也由于其優勢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廣播電視當中。不利于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中多元化傳播形式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傳播形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傳統媒體行業求新求變,試圖將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進行現代化轉型,礙于廣播電視傳播媒介的限制,也很難起到顯著效果。進而導致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技術層面上仍無法跟上新媒體時代的腳步,更無法突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自身所具有的官方優勢,這也極大地阻礙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發展。不得不承認,新媒體環境下的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形式限制困境亟待解決。
三、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生存發展方向
我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發展已久,但在新媒體環境沖擊下仍需要求新求變不斷改革才能夠站穩腳跟,以圖未來發展。即便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作為傳統新聞媒體有著官方性與權威性,但還是應當結合現代社交媒體技術,應用適當的策略,來解決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發展工作當中出現的困境,以下列舉了三條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未來的生存發展方向,以便于參考。
(一)引資革新運行模式
面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與挑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尋求轉型發展之路上應該招商引資革新現有運行模式。新媒體時代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行業帶來的也不僅僅是沖擊與挑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進行革新的機遇也潛藏其中。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應當積極向外部招商引資、尋求合作,在大膽轉變單位體制的基礎上,不忘初心做好資訊分享內容,最大程度上突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自身官方優勢。
除此之外,通過外部的招商引資也能夠為新聞媒體工作部門配置信息化設備,大大提高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信息化程度,促進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跟上時代步伐。沿用此思路切實行動,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才能在新媒體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從根本運行模式上將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向新媒體進行變通轉型。
(二)加強人才孵化培養
新媒體時代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行業帶來的也不僅僅是沖擊與挑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進行革新的機遇也潛藏其中。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除轉型之外還要注重未來發展之路,這就需要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企業在現有媒體從業人員的基礎上進行內部培訓指導,強化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知識。同時,定期外聘相關專業導師開展演講,為企業中優秀的人才提供進修機會,加強互聯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專業素養。結合多種手段,以孵化培養出能夠在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轉型發展工作中發揮出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效能的專項技術人才,為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轉型發展架構做好支撐工作。根據此思路身體力行,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才能在新媒體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尋求到自身的轉型發展之路。
(三)大膽創新勇于嘗試
面臨新媒體時代的沖擊與挑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尋求轉型發展之路上應該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應將陳舊古板運行模式革新,打破固有的模式思維,引進現代化互聯網思維,結合互聯網手段,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等多種平臺,運營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官方賬號,通過資訊文章形式對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資訊進行分享。除此之外,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還可以利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運用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官方賬號,通過短視頻、圖片、音頻等多媒體形式分享資訊。與此同時也要結合互聯網思維和計算機技術,通過多媒體轉變與用戶溝通的形式、增加與用戶溝通的頻率,從而增大用戶的黏性,避免用戶的流失。沿用此思路切實行動,從根本傳播推廣形式上將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向新媒體進行變通轉型。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想要尋求生存發展之路,勢必要正視自身發展困境,向新興媒體借鑒學習,發揮自身傳統媒體優勢。通過大膽嘗試新鮮事物、培養孵化專項人才、招商引資革新運行模式的方式打破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傳播推廣形式局限、運行模式陳舊以及專業發展人才缺乏的困境。進而才能在大膽進行模式轉型后穩步培養人才發展,發揮自身傳統媒體的權威優勢,以求在飛速發展的新媒體時代中博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明雄毅.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20,(09):82-83.
[2]徐曼.新媒體環境下的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J].傳媒論壇,2018,1(23):117+119.
[3]白佩佩.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4):98+112.
[4]戴福森.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