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波
摘要:乒乓球深受高校生的喜愛,本文從高校乒乓球運動易損傷的部位展開分析,總結出六點在高校乒乓球運動出現身體損傷的原因。以期高校生能夠采取必要措施,在開展體育鍛煉,強化身體素質的同時維護身體健康。
關鍵詞:乒乓球運動;運動損傷;高校
高校生沒有接觸過專業的乒乓球訓練,但是為了取得較好的鍛煉效果,也不免在娛樂中造成部分運動損傷,對身體健康會造成影響。乒乓球運動的常見損傷包含腰部損傷、膝關節損傷以及肩關節的損傷等。通過查閱文獻并結合專業知識,總結六大會導致高校生乒乓球運動損傷的因素。
一、高校乒乓球運動易損傷部位
(一)腰部損傷
乒乓球運動對腰部的壓力較大,高校生還沒能夠掌握腰部的施力方法和保護方法的時候,腰部的損傷也就在所難免。在乒乓球運動中,轉身拉球、攻防轉換、扣球等動作都需要腰部的突然動作,腰部損傷經常就會出現在這些動作之中。乒乓球運動的發力點主要在腰背,腰部肌肉中的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等肌肉實現控制發力[1]。高校生在進行運動前對熱身運動的重視不夠,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熱身運動的腰部肌肉驟然乏力過猛或是腳下動作失控,對腰部肌肉突然施加的力道超過了它的生理極限,就有可能造成突然損傷。還有一種情況是長期的準備活動缺乏,腰部肌肉長期載荷過大,造成了慢性的肌肉損傷,影響了高校生的日常生活和比賽發揮。例如在運動員或者愛好者群體中,腰背肌肉筋膜炎的發病率較高,占據腰痛病人的六成以上,是造成腰背部筋肉疼痛的主要原因。
(二)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是一個復雜關節,承載了人體幾乎全部的體重,膝關節的損傷在運動外傷中最為常見。人保持完全直立時膝關節彎曲角度為0°,最大彎曲可達150°,當膝關節的彎曲程度大于30°時,肌肉就必須施力以維持關節穩定,此時最容易產生膝關節損傷。乒乓球運動長期處于半蹲位,膝關節普遍大于30°,損傷幾乎不可避免[2]。在乒乓球的各種打法中,高校生經常結合弧圈運用滑步、交叉步并遠離球臺,偏向于主動發力進攻,這樣的風格更會加大對膝關節的壓力,所以在高校校園乒乓球愛好者中,膝關節是最容易出現損傷的部位。同時,半月板損傷在膝關節損傷中最為常見,部分大的位移動作會使得膝關節出現過多的屈伸,加上旋轉動作讓半月板出現矛盾動作[3];當膝關節內曲時,小腿普遍外展,突然地外旋發力或大腿的突然內收、內旋踢腿都會損傷內側半月板;在比賽進入到激烈的時候,膝蓋的過分猛伸同樣也會損傷半月板的前角。半月板的損傷需要長時間的恢復,也容易造成半永久性的磨損,甚至到了中老年會更為嚴重的顯現出來[4]。
(三)肩關節損傷
肩關節是人體自由度最高的關節,乒乓球運動中所有的揮拍動作都需要肩關節為主來完成,運動次數增多,高校生普遍不懂得關節保養,則運動損傷也會較為容易的出現。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就在于肩關節進行的超大范圍的突然、急劇活動,在上臂外展動作時,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受到過量的擠壓和牽扯,致使肩袖肌會出現急性損傷。如果長期損傷肩袖肌群造成慢性損傷,不但極難治愈,并且會反復發作,病程極長,并且隨著年齡增大惡化的幾率也會更高,造成終身傷害[5]。
二、高校學生乒乓球運動損傷常見原因
乒乓球運動沒有激烈的身體沖撞,但是對于參與者快速激烈的身體反應要求較高。快速的攻防轉換,加之以高校生體育鍛煉時普遍旺盛的好勝心,就會對身體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的運動負荷,從而帶來急性慢性的運動損傷。在這其中,肌肉群損傷和關節損傷尤其明顯,影響了高校生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來自于驟然間的運動負荷超越了承載關節或肌肉的生理極限,引起機體機能紊亂和病理變化,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下面列舉了內外六種造成運動損傷的誘因。
(一)機體自身的生理限制
機體在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一段時間后,體內無氧呼吸產物乳酸來不及分解,會短時間大量堆積,同時能源物質的大量消耗,排汗導致電解質的大量流失,都會極大的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轉,能夠出現明顯的疲勞感。絕大部分的急性損傷產生都是在身體已經有強烈的疲勞感后依舊堅持高強度的運動,另一方面在運動后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和適宜的活動,則疲勞累積會造成慢性損傷或者肌肉、關節病變的現象,影響高校生今后的身心健康。人體各個關節穩定性和靈活性都是互有高低的,靈活性好的關節穩定性一定不理想。肩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每一個運動動作都離不開肩關節的參與,但是在擁有最大的靈活性的同時,過度運動就會經常性的造成肩關節的負載損傷。
(二)高校生自我保護能力不足
高校生不是專業的運動員,就算是體校學生或是體育專業學生,也不能夠按照專業運動員的標準來對待。體育課程的教學牽涉到兩個方面,一是傳播專業的運動方法,二是傳授專業的保護方法。高校生雖然運動的激烈程度和專業運動員相去甚遠,但是普遍缺少準備活動和運動保護方面的意識。尤其是乒乓球運動本身沒有激烈的身體碰撞,也沒有長時間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所以對運動損傷的防護存在懈怠的思想,不在日常的鍛煉之中預防身體防護。同時情緒的波動、精神的緊張也會增加運動損傷的幾率。在初次損傷沒能痊愈的基礎上,強行鍛煉身體也會導致二次損傷的發生,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三)身體素質較差
乒乓球終究是技能主導的運動,導致在日常生活中對身體素質的重視程度不高。缺乏專項的身體素質訓練,高校生的關節和肌肉群的承載能力不達標準,在運動中超負荷也就會不時發生。部分高校生重視力量,鍛煉主要的力量肌群,忽視專項的力量肌群鍛煉,則也有可能在乒乓球運動中造成更重的急性損傷。再加上高校生普遍缺少身體素質的專項訓練,也不愿意去長期鍛煉,突然的高頻率高烈度運動會造成更大的損傷。科學的鍛煉身體素質可以有效的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四)技術動作不規范標準
技術動作不單是最有效率的,也是損傷程度最小的動作,發力揮拍移動都遵循生理規律。高校生普遍沒有專業技術動作,用不規范的動作劇烈運動一方面違背生理規律,另一方面容易出現更大的運動損傷。乒乓球運動中不標準的技術動作也是急性運動損傷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五)運動負荷短期且突然
非專業人士的體育鍛煉要懂得適可而止,不同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條件能夠承載的身體負荷截然不同。突然間給關節或肌群施加過大的負載,就會造成身體系統的過度疲勞和肌肉關節的急性慢性損傷,長時間的疲勞對身體也會造成其它損傷。
(六)客觀因素
汗液滴落在膠皮地面上,可能會導致學生腳下一滑,造成關節損傷甚至韌帶撕裂。在劇烈運動后沖洗涼水澡、喝冷飲,對腎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對全身的散熱系統也會有強烈的不良影響。飲食過度油膩或含鹽量過大,血脂異常等現象都會在運動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長期不運動,突然的劇烈活動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嚴重時可威脅生命。
三、小結
乒乓球被稱為“國球”,但是高校生普遍缺少在乒乓球運動中的專業技能和身體保護知識,不會自覺的養護身體。在運動中關節與肌群的損傷時有發生,對體育鍛煉與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運動損傷,才是高校生開展體育活動亟須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須曉東.優秀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體育科研,2005 (3):114-116.
[2]王騰宏.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原因及防護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 (4):174-175.
[3]張宏亮.長春市高校乒乓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品牌(下半月),2017 (7):58-58.
[4]李波姝.大學生乒乓球運動傷病原因及預防措施探析[J].新校園旬刊,2016 (2):74-75.
[5]朱啟娥,劉麗芬.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肩部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09 (0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