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
摘要: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清產核資是其中一項基礎性的工作。通過清產核資可以摸清各村集體家底和財務狀況,為下一步做好股份量化,成立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打好基礎。但是現階段的農村清產核資工作中,還存在審核范圍不明確、辦理流程不規范、申報資料不健全等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清產核資工作的主要內容,隨后就該項工作的開展策略以及清產核資工作中具體業務的處理方法展開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清產核資;公積公益金
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既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首要環節,又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最繁冗的環節,它關系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能否有效推進。因此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是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所在。
一、清產核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一)村級操作不規范,完成質量較低
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使清產核資的監督者和執行者無從下手,無法可依。各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按規范要求進行,個別村干部法律意識淡薄,財務水平較低;村兩委干部更換頻繁,對債權債務的來龍去脈不了解,債權債務化解較慢,集體資產財務入賬數據與實際數據相差很大的現象普遍存在,部分賬上資產因轉讓、拆除、毀損等因素實際已經不存在了,核對工作量大,造成清產核資工作的完成質量不是很好[1]。
(二)宣傳力度不夠大,部門合力欠缺
政府及相關部門宜傳力度不夠,廣大農民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不高。部門間的合力仍不夠,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是經管一家的事,方案里也有許多成員單位,由于是經管牽頭,其他部門配合、各司其職上做的不夠。
(三)農經體系不健全,激勵不足
基層農經體系還不健全,隊伍力量不足。清產核資工作,時間跨度大,業務涉及各個方面,大部分村把這份工作交由報賬員一個人處理,積極性、主動性嚴重不足,消極怠工現象嚴重。
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清產核資工作建議
(一)規范村級操作,總結七步工作法
一是前期準備。鎮、村兩級成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小組,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研究制定鎮、村兩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實施方案等文件;確定資產清查登記時點,召開動員大會、業務培訓會議,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解讀好政策精神,使廣大村民群眾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清產核資工作。二是清查核實。以登記時點為基準,摸清村集體資產底數,在清查日采取倒軋的方式對清查核實結果進行調整。鎮、村組織相關人員對集體資產的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參照鎮“三資”代理服務中心提供標有完整賬面信息的清查表,邊清理邊登記,由各村組逐件逐塊全面地進行實地核查登記,依據實存情況,全面清點品種規格數量,以物對賬,以賬查物,對賬物不清的資產進行追憶,對貨幣資金、固定資產、存貨等實物資產、其它資產、債權債務以及各種資源進行全面清查。認真填寫《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報表》。三是公示審核[2]。以村為單位,由村兩委召開核實確認會議,村民代表、清查工作小組全體成員在會上將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報表進行逐條討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資產的重估,對資產的盤盈、盤虧;債權、債務為死賬、呆賬的予以核銷,編制核銷表,審核確認后,將清查核實結果及核銷表向全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行張榜公示,接受全村的監督審查,報鎮經管站審批備案,鎮經管站、國土資源所、林業站對各自所涉及的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數據進行審核。四是財務調整。村級根據清產核資結果,依據有關會計制度,針對資產的重估、盤盈、盤虧;債權、債務的核銷等,按規定程序公示確認,審批后,會計服務中心代理會計及時對集體經濟組織相關會計賬務進行調整。五是建立臺賬。各村全面建立農村集體資產臺賬制度,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制度,實行臺賬管理,及時記錄增減變動情況。六是匯總上報。召開農村集體產權清產核資管理系統審核錄入業務培訓會,對各村書記、主任、村報賬員、村錄入人員進行培訓,各村業務人員將《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報表》的數據錄入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系統,實現數據信息及時規范錄入管理,確保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各村數據經鎮經管站審核后,匯總上報縣級審核。七是檔案歸整。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小組對清產核資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文件、決議、會議記錄、宜傳資料和清產核資登記報表、實施辦法等重要資料進行全面整理分類歸檔,并報鎮人民政府備案。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改革氛圍
加大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培訓、宜傳力度,充分發揮工作組與村兩委等力量,展開宜傳造勢,充分利用有線電視等傳統媒體,借助QQ、微博、微信等現代科技手段,擴大宜傳范圍,同時,通過發放公開信、宣傳手冊、張貼標語、入戶走訪等,提高農民對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重要性的認識。政府有關部門還可以宜傳推廣一批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示范村,增強改革工作的影響力[3]。
(三)增加人員編制,強化激勵措施
適當增加鄉鎮基層農經人員編制,加強基層農經體系建設,提高綜合服務能力。此次改革工作涉及部門及人員眾多,要加強協調,充分調動各部門之間協作配合的主動性。相關部門需對工作任務繁重的村干部給予一定的激勵,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確保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規范有序地推進。
三、結束語
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意義重大,是中央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讓集體資產活起來,讓農民富起來”的重要基礎,是下一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保障,只有農村集體資產核查清楚了,農民群眾的基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這也關系到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必須積極穩妥、依法依規、有序地推進。
參考文獻:
[1]張麗.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實施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9(06):239.
[2]鄭凱.福鼎市太姥山鎮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
[3]姜瑩,文啟金.綿陽市農業信息網站建設成效、問題與建議[J].中國農業信息,2015(14):76-78+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