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瑛 羅四海
摘要:內部審計是國有企業內部自我約束和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監督、制約、保障、維護、評價、促進等多方面的作用。但當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制度;審計方法
一、引言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從法律規范、規章制度及準則等方面強調對審計工作的高度重視,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并行的內部審計工作也在各經濟體內逐步受到重視。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的經濟體和國有經濟的重要支柱,在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優化內部審計規則和流程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完善的風險管控體制與內部審計相輔相成,為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內部審計制度有待完善
在國有企業中,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內部審計的作用難以發揮出來,主要是由于審計制度存在缺陷,內部審計缺少規范的制度作為保證。比如內部審計的流程不完善,內部審計報告內容和形式不完善,內部審計的效率受到了影響,內部審計的作用難以體現。此外,由于制度上的制約,審計工作中會有漏洞存在,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二)內部審計被重視程度不夠,獨立性體現不強
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省份,在一些中小型國企內審機構和財務部門合體辦公,這樣的設置弊端很多,一是財務和審計人員工作混合,職能不清晰,不能充分發揮審計作用;二是審計獨立性不能充分體現,影響企業高管層對審計的重視程度,將直接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內部審計流于形式的情況普遍存在。
(三)內部審計發展不均衡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相對緩慢,具體表現在機制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內部審計可依據的法律法規少等問題。而且各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范圍、流程和方法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大型國企內部審計工作較之中小企業規范很多。加之一些企業內審部門專職配置的人員少,采取臨時抽調,抽調人員在責任心、工作能力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這也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F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審計信息化已經勢不可擋,不少國企內審部門依然只是檢查手工賬簿,計算機審計技術在一些國企內審機構還未運用,審計效率不高是不少國企內審部門存在的問題,繼而影響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的有效發揮和督促管理層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繼而影響企業的競爭力的提升。
(四)內部審計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水平落后,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內部審計技術方法落后: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審計工作不斷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但目前在實際的審計實務中,部分企業仍然以手工查賬方式為主,審計軟件的應用較少,審計抽樣工作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大,其科學性難以保證。②審計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審計水平,但目前大多數內部審計人員不是此專業的相關人才,審計知識儲備及審計能力都不能滿足工作要求。
三、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對策
(一)兼顧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職責職權
(1)內部審計作為國有企業業務梳理、風險防范的重要部門,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企業領導人應該有意識的逐步建立以內部審計為指導的企業文化,各部門應積極配合審計部門的工作,使審計工作順利實施。(2)為保證內部審計結果的公平公正,不受重要領導人的主觀意識影響,企業應該給予內部審計部門足夠的獨立性,使其只對國有企業的董事會匯報,全面的對審計內容和結果負責。(3)在給予內部審計部門和人員充分的權力的同時,綜合職責職權相匹配的原則,明確審計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和準則。職責職權相互制約、相互平衡,防止個別人員因個人利益影響內部審計的整體評價結果。
(二)促進內審轉型發展,注重內審方式創新
新時期,國有企業審計工作的內容主要圍繞腐敗風險防范、維護人民利益、依法治企管企、保障提質增效等方面展開,強調要更加突出企業內部審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適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夯實企業發展基礎。通過“嚴肅追責與寬容失敗”的機制創新審計理念;全面審視審計環境變化,綜合考慮信息技術安全等新的審計內容;更新審計方法,結合在線審計、大數據比較分析審計、三角形原理審計等多種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效果;強化審計過程控制管理,將審計過程檢查效果納入人員的考核評價范圍,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證審計方案的有效執行。
(三)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
企業內部審計借助信息技術可以為財務管理創新造成條件,可以讓新的財務管理方式得以廣泛的應用,并且會對企業的資金加以動態跟蹤,并對會計加以實時監測。所以,國有企業也要注重提升內部審計的計算機應用層次,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企業審計的信息化。企業針對內部審計信息化要注重電算化審計相關的軟件開發,還可以外聘請專家提供技術保障。信息技術下的數據采集特別適用于內部審計對于企業的風險評估,量化的指標可以更加科學,可以發現企業潛在的風險,并對風險加以即時的處理,保證應對措施的針對性。比如借助大數據可以分析多方面的風險,風險控制可以應對不同的復雜的環境。企業針對信息網絡條件下的風險導向,要結合內部審計的特點,采取技術措施來保證企業對審計工作的要求。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國家審計機關要在政策層面上予以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更為詳盡的,適應當前國企內部審計實際情況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通過內部審計相關體制和制度的完善,促使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更好地履行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從而促進國有企業不斷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為現代國有企業的更好地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永英.淺議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工作突出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13):130+132.
[2]王坤.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研究[D].南京審計大學,2018.
[3]張適.大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