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摘要:現階段國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同時黨和政府對內部審計的制度規定及政策規劃正在不斷完善,使得新形勢下的企業集團面臨新的審計要求和變化,特別是國有集團企業的內審工作水平有待提升。基于此,國有集團化企業需要站在內審工作模式和內審體系的層面思考內審工作的提升途徑,通過對當前內審工作中的不足探討,以尋求國有企業審計質量的有效提升,最終服務于國民經濟的可持續運轉、企業整體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國民經濟;內部審計;國有企業
一、引言
自21世紀以來,我國一些公司存在財務舞弊的情況,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在于企業內部控制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糾正自身的問題。如今,企業規模在擴大,企業內部的控制關系日漸復雜,跨行業經營和跨地域經營非常多,這就要求企業不斷提升內部審計的質量。我國內部審計將內部審計質量定義為內部審計機構要制定內部審計準則,并且制定明確的執行程序和方法。我國很多企業都是改革開放以后建立,經營時間不長,他們對內部審計的內容不是很了解,企業的內部審計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二、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內審現狀及不足
(一)企業管理者及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的認知不足
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缺乏風險意識,表現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要么沒有內部控制,要么內部控制不健全、不合理、不能有效執行,要么就是只重生產經營,不重管理,當發現問題時,審計風險己然產生。另一方面,由于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對國家財經法規及其變更掌握不充分,或職業技能水平低下,或審計職業經驗不豐富,對已經產生或即將產生的審計風險不能及時預測和判斷,從而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二)審計機構未充分發揮作用
一般來說,集團企業在其母公司董事會或者其他一級領導部門下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管理機構,并要求其二級子公司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組織體系,但目前由于企業內審機構設計的不完善和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導致企業內審活動開展困難。如一些企業內審人員由于工作量較大就沒有嚴格按照企業制度要求定期開展內審工作改善會議,也未能及時做好企業內部審計時各部門的協調管理工作,制約了內審機構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
(三)企業員工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配合不足
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離不開企業全體員工的大力支持。內部審計人員主要對企業重大業務、財務收支、投資項目、企業經濟效益、內部控制、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等進行審計。在工作過程中,內部審計人員需要查閱相關資料、訪談相關人員、有時還要進行現場勘察實物、調取計算機系統數據等。可見,內部審計工作涉及的部門及人員較多,確實有時會增加有關部門人員的工作量,并有可能發現相關部門存在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內部審計機構還會對違法違規行為提出追究處理意見,對相關部門會提出改進管理、提高績效的建議。所謂“良藥苦口”,由于內部審計的這些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質,有部分企業員工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配合有待提高。
三、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控制
(一)切實保障企業內審工作模式的獨立性和發展性
所謂獨立性,就是確保企業內審工作及其機構的獨立性,包括經營權、監督權的分離、設立黨委統馭下的內審監督機構等。同時,內審機構及內審監督機構需要企業管理者給予更高的監督權限,使其監督內審工作能夠說獨立推進,確保“內審監督機構監督內審機構、內審機構監督企業正常運轉”的監督機制相互獨立。所謂發展性,就是確保企業內審的規范程度和質量控制要符合國家審計署的要求及企業發展的需求。一方面,內審機構對審計署文件的即時性研學機制需要完善。這需要國有集團化企業及時跟進和研究審計監管政策,確保自身的審計工作程序、審計工作內容符合國家標準,最終助力于企業審計的規范性提升。另一方面,在企業戰略管理層面提高企業內審工作的質量。這需要企業將內審工作質量的規劃要求納入到企業整體戰略規劃當中,同時在企業發展目標、發展規劃當中完善內審機構及其附屬監督機構的組織設計,使得企業內審質量的提升緊隨企業戰略發展目標。
(二)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
互聯網時代,經濟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特征,隨之而產生的審計風險也是多種多樣,這無疑加大了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的難度。審計風險具有不可避免性、持久性,但同時又具有可測可控性。所以,一方面,為了提高審計人員對審計風險決斷和應對能力,企業應適時長久地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以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政策水平,改善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豐富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經驗,以防范大數據時代形勢多變的審計風險。
(三)促進內審轉型發展,注重內審方式創新
新時期,國有企業審計工作的內容主要圍繞腐敗風險防范、維護人民利益、依法治企管企、保障提質增效等方面展開,強調要更加突出企業內部審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適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夯實企業發展基礎。通過“嚴肅追責與寬容失敗”的機制創新審計理念;全面審視審計環境變化,綜合考慮信息技術安全等新的審計內容;更新審計方法,結合在線審計、大數據比較分析審計、三角形原理審計等多種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效果;強化審計過程控制管理,將審計過程檢查效果納入人員的考核評價范圍,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證審計方案的有效執行。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內部審計的職能也更加明確。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中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因此,企業應該重視內部審計,提升內部審計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秦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審計存在的關聯性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223.
[2]王曉麗.簡述保險企業內部審計的優勢與局限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9C14):287.
[3]張彥鋒.關于企業內部審計及內部控制關系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234.
[4]夏青.淺談建筑企業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商訊,2019(06):80-81.
[6]徐玉德.國家審計推動國有企業轉型升級[N].中國財經報,2019-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