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康
摘要:眾所周知,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網絡信息系統也得到飛速的發展,數據的處理和信息的傳遞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借助互聯網的傳遞,精明的商業機構發現一場商業革命已經到來,出現了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原材料的采購和產品的銷售等一系列比現實交易更為便捷的交易模式,這就是電子商務的雛形。
關鍵詞: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一、電子商務的發展
進入20世紀90年代,電子商務得到超常規的發展。據調查,1994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為12億美元,1997年達到26億美元,1998年銷售額達500億美元,比1997年增長近20倍。聯合國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表明,2000年全球電子商務的交易額達到3770億美元,2010年交易額可達1萬億美元,未來10年全球國際貿易的1,3將以網絡貿易的形式來完成。專家預言,電子商務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引擎。
近幾年,隨著國內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這一新生事物也正一步步走向大眾,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認可。這一點,我們在幾家比較有影響力的互聯網運營商的經營模式上就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從2003年開始,國內外資本紛紛通過股市、并購、合資、私募等方式進入中國互聯網業。2003年10月,美國的老虎基金屬下的老虎科技基金,斥資5200萬元注入B2C電子商務網站一一卓越網。幾乎同時,e龍也從老虎科技基金和藍山資本成功融資1500萬美元。2003年最后一天,電子商務網站當當宜布,獲得老虎基金11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4年2月1713,B2B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興奮地在北京宣布,成功融資了8200萬美元。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我國互聯網企業的資金注入已經超過了1.5億美元。
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是基于其能提供企業虛擬局部的或全球性的貿易環境,從而大大提高商務活動的水平和服務質量,為跨國或跨地區貿易提供了一個交易平臺,使全球的資源與信息在最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得到共享。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電子商務這一新生事物的崛起,勢必對傳統的商務及現存的法律提出更為嚴峻的挑戰。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其所帶來的問題也一步步顯現出來。但是,中國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一樣,有更重要、更迫切的社會經濟問題亟待解決,不可能以發達國家那樣的實力和激情投入于電子商務的建設和實施。電子商務的興起,對中國來說是挑戰大于機遇。中國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遠比一般發達國家多得多,不僅需要解決EDI商務由封閉到開放的轉變問題、因特網商務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問題以及電子納稅及其管理問題,而且還面臨著以下一些更為嚴峻的問題。
(1)企業現代化問題。構成電子商務的有政府的管制行為和居民消費或投資行為,但主要是企業的購銷行為。因此,企業的發展與現代化程度直接關系到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的企業正在改制中,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業信息化也是起步不久,還沒有全面推開。以作為經濟主體的國有企業為例,1.5萬家大型企業上因特網的大約只有50%左右,其中在網上有自己主頁和~服務器的只是少數,已實施電子商務的是為數更少的進出口企業。還有5萬家國有中小企業,雖有一部分對實施電子商務比較積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數尚未認識到電子商務的積極意義,認為電子商務距離他們比較遙遠。所以,培育和開發企業需求,成了在中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基礎。
(2)市場成熟問題。中國的市場及其體系還不健全、不規范,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坑蒙拐騙時有發生,市場行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嚴厲的社會監督。在這種情況下,要發展電子商務,必須加速培育市場,使其盡快成熟起來,以利于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順利轉變。
(3)金融服務質量問題。電子商務的開展需要支付與結算,這就應有高質、高效的金融服務系統。由于我國金融服務的水平和電子化程度還不高,金融業亟需適應全球一體化進程而加快改革步伐。
(4)信息網絡的環境和條件問題。這幾年中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展順利、成績顯著,在沿海的經濟發達省市尤為明顯。但從電子商務的要求看,無論是網絡技術、網絡管理、技術標準、消費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條件等各方面都還存在較大差距。
參考文獻:
[1]林振強,房殿軍.電子商務發展與物流系統建設--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綜跡[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2,09(09).
[2]吳小龍,黃少鋒,饒道洪.電子商務亟待發展草根經濟急需培育--關于廣昌縣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調研報告[J].林區教學,2014,07(07).
[3]趙蘋,駱毅.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案例分析與啟示--以“菜管家”~NFreshdirect為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