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玉
【摘? ? 要】古時候,科舉考試只有一科,那就是寫作,而寫作的基礎則是要有一定的閱讀量。在高中時期,學生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所以高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要創新教學模式,并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分層次的閱讀教學以及書籍推薦。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72
閱讀應該是值得享受的、能夠有自我深刻感悟的,到了高中語文閱讀課上,就變成學生必須要被動接受教師的感悟以及死記硬背所謂的標準答案,導致學生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無法達到最初讓學生愛上閱讀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現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1.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個人在閱讀中去到的黃金屋、遇到的顏如玉都不相同,這也是閱讀帶給每個人個性化的差異,造就了每個人不一樣的性格。高中生的主觀意識已明顯較強,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將學生禁錮,讓他們的個性無法得到體現。而閱讀教學是讓學生根據所閱讀的書籍來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讓每一個發表觀點的學生都得到重視。因此,在學生已有自我判斷力的情況下,高中的閱讀教學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和完整人格的建立。
2.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找出文章主旨,對文章主旨進行由淺到深的分析、探討,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學生的知識量將得到擴充,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也得到提升。堅持長久的閱讀,更是為日后的寫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因此,閱讀教學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綜合的發展與提高,并且理解能力的提升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未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部分教師在進行學情分析的時候并不認真,或者說僅僅是對大范圍下的高中生進行籠統的分析,并未做到針對自己所教授的年級、所教授的學生進行點到點的分析。例如,在2018年的時候,霍金逝世,他所撰寫的《時間簡史》被推上熱搜。這本書很多教師閱讀起來都吃力,卻還是有很多教師將它作為假期必讀本推薦給所教授的學生。這一做法只會讓閱讀理解能力本就弱勢的學生群體更加懷疑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大大降低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為了逃避面對自己閱讀理解能力差的事實,開始選擇不進行閱讀。
2.未發揮閱讀教學的教育功能。以往的閱讀教學,大多是由教師帶領著學生去分析文章主旨,按照標準答案去“揣測”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從小受此閱讀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到了高中已覺得自己基本掌握了語文答題的套路,并且被套在了答題模板中,便開始不屑閱讀也不屑聽語文課。這樣,語文的閱讀教學只會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越走越遠,而學生與閱讀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3.閱讀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刻板的課堂,統一的標準答案以及永不改變的教學大綱,都不能逃避無法吸引高中生在語文課堂注意力的事實。這也是目前高中語文閱讀課所缺乏的最重要的關鍵——閱讀教學方法缺乏教學多樣性,無法引起學生對閱讀的欲望。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以學生為中心,實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將學情分析落到實際,教師應做到對所教的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們的知識儲備量,適合閱讀什么樣的書籍。在寒暑假推薦必讀書目的時候,對學生分層次地推薦閱讀書目。而且高中生的喜好不同,興趣不同,在同一層次內推薦的書目應該有多種類型可供學生選擇。在新學期開始,語文的第一堂課就應該以寒暑假的閱讀感悟開展一堂深刻的閱讀教學課。讓學生來分享所讀的書、讀書后的感悟,而不是教師的所讀所感。讓他們在課堂上暢游語文世界,感受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從而讓他們愛上閱讀。
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落實閱讀教學的意義。教師應明確在高中語文中,閱讀教學的意義是什么?語文的初衷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讓學生單純地在考試中獲取高分,而是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認識語文的魅力,由語文課堂而愛上語文、愛上閱讀。從筆者自己的教學實踐來看,愛閱讀的學生不僅語文考試的成績不差,而且寫作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綜合能力都比其他同學更勝一籌。所以,教師不能劍走偏鋒,應落實閱讀教學的意義,深挖閱讀之美,并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這份美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愿意閱讀,想要去閱讀。
3.創設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促進閱讀教學的開展。高中語文知識基本上是從閱讀中得來的,因為只有閱讀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以及綜合素質。單一的閱讀教學課堂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應積極對閱讀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豐富閱讀課堂的趣味性、知識性。首先,教師要從角色上進行轉變,閱讀不再是教師的所想所感,而是讓學生來抒發閱讀之后自己的所思所想。為了豐富課堂的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利用表演的形式傳遞給其他同學。其他同學看完表演之后,思考表演者想表達的情感是什么?由此來提升學生的創造性,發散學生的思維,并且增添了課堂的豐富性。其次,高中是學生情感較豐富的一個階段,也是充滿活力的一個階段,他們大多都有一顆向往自由的心。教師可以利用他們的心態,讓他們在享受自由的同時,還能在浮躁的社會中靜下心來閱讀。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可以帶領學生到有荷花的池邊游覽,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荷塘的美,這種直觀的美是多媒體所不能帶來的視覺沖擊。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欣賞荷塘,一邊進行《荷塘月色》的課文朗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和認同作者所描寫的情境。這樣一來,不僅令學生充滿活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對作者筆下的情與景進行深入的理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高中語文閱讀更是非常關鍵的,教師不僅要做到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更要做到通過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基于我國的國情,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多花時間多下功夫,認真分析學情,針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可度,幫助閱讀能力較薄弱的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柳仁華.崇尚個性發展推動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人性化探索[J].未來英才,2015(4).
[2]華明琴.優創語文教學方式,全面發展學習能力——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問題[J].考試周刊,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