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偉 鄧勝
【摘? ? 要】STEM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因此,為拓展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我們始終要以STEM理念為指導。隨著STEM教育的深入實施,為了拓展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本文緊密結合課題“小學生活化教學中STEM理念的踐行和探索”實施的具體情況,分別從社會實踐活動、自然實踐活動、生活實踐活動三個方面,就如何利用STEM項目拓展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提出思考。
【關鍵詞】STEM理念? 學以致用? 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68
在本課題中,始終以STEM理念為指導,以STEM項目為載體,培養小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通過社會、自然、生活等實踐活動強化STEM項目的實施,才能更好地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一、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STEM項目
在本課題中,根據STEM理念為特點,結合在本課題中開展實踐活動的需要,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在開展STEM項目時,緊密結合小學生現有的社會經驗,把日常積累的社會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引導其通過實踐活動來感悟知識的價值,促進學生知識技能運用能力的提升。在本課題中,始終要求將自主體驗和動手實踐的方式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并發展,從而達到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目的。因此,在藤縣新慶鎮夏榮小學開展了“愛護自然,從我做起”的主題式跨學科整合STEM項目,要求學生在周末參與身邊自然環境變化情況的調研活動。如垃圾分類、愛護大自然等,要求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活動,感受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這樣才能更好地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將學生的STEM能力綜合應用。比如,要求學生對自家周邊的樹木生長、河流中的垃圾情況等采取拍照的方式進行記錄,然后每個小組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并且以保護大自然為核心,制定本組的保護方案,通過每個周末選取一小時參與到大自然的保護行列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然環境保護意識,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合作能力,達到良好的效果。
二、以自然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STEM項目
STEM項目的實施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還要與自然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自然不僅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條件,也是對學生進行STEM教育的有益參考書。當前,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設施的不斷建設和發展,自然環境被破壞的問題日益突出,部分野生動植物走向瀕危的邊緣,這些現象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所以需要通過STEM項目激發學生的自然保護意識,引導其參與到自然保護行列之中,既要尊重自然,又要愛護自然。所以在本課題實施過程中,始終注重社會、自然與生活實踐活動的結合,根據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累和調研的相關情況,通過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針對性地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因此,在藤縣新慶鎮夏榮小學開展了以“保護小河流”為主題的STEM項目活動。夏榮小學所在地為村級小學,有一條小河流從村中穿流而過,但是學生經常在上放學的路途中發現小河流兩邊的垃圾較多,而且管理較為混亂,夏榮村的小河流中為什么會有很多垃圾呢?這是學生經常會思考的問題。這樣的項目主題與學生好奇心相結合,取材為學生每天上下學所看到的小河流,也是直接可以利用的資源,要求學生在活動中采取科學記錄表和觀察日記以及漫畫的方式,表達對小河流的關愛之情,并參與到小河流環保整治活動之中,在小河流兩邊還制作了保護小河流的相關標志牌和宣傳語,使得學生在整個活動中對STEM教育的功能與知識得到了學以致用,促進了學生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
三、以生活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STEM項目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僅源于生活而且服務于生活。在本課題中,為促進STEM項目的順利實施,STEM項目始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既要將知識應用于生活之中,又要在生活中理解和學習知識,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本課題中,開展了以“衣服怎么干不了”為主題的生活實踐STEM項目。在本項目中,首先進行了情境設置,引導學生發現和觀察生活中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時,媽媽晾曬的衣服為什么一直不干的情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和父母探究這個問題,旨在通過課程學習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并通過實驗操作的方式掌握快速去除衣服水分的辦法。學生通過和父母交流以及小組的探究后發現,主要是因為這樣的天氣下,衣服容易被雨淋濕,有時候衣服很厚,里面的水太多,或者是天氣冷而使得水總是藏在衣服里。在整個過程中,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學生對問題的考慮角度與范圍不能限制,讓學生在頭腦風暴中分解問題的形成原因,并結合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方案強化對其的處理。最后采用小風扇、小電爐、支架等實驗材料,每個小組進行自主設計烘干機來烘干衣服,最終通過不斷地完善,得到最佳的方案,通過學生地展示和教學的專業評價,引導學生更好地應用生活知識促進實踐問題的處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STEM生活化項目實施中,需要以拓展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為目的,切實引導學生加強對所學學科知識與生活的結合,并通過開展社會、自然、生活類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委托重點課題“廣西中小學試點推進STEM課程教育的研究”(立項編號:2018AA034)“小學生活化教學中STEM理念的踐行和探索”(項目編號:2019JYSTEMC04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陳卓琳.STEM課程跨學科教學模式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12).
[2]王素.STEM教育的他山之石與本土行動[J].上海教育科研,2020(04).
[3]蔣雄超.向真而行:面向STEM教育的情境問題設計與實踐[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