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旅融合的趨勢下,節慶旅游可以打造城市良好形象、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本文通過對合肥市節慶旅游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今后應在創新節慶產品、豐富營銷手段、完善配套設施三方面著手,提升合肥市旅游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合肥;節慶旅游;發展對策
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化發展,節慶活動越來越成為彰顯地區文化魅力、帶動區域經濟提升的重要力量。整合提煉地區人文民俗而形成的特色節慶,是對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能在短期內迅速吸引客源,打造對外宜傳的名片。合肥市應如何以節慶為載體,豐富產品的人文價值從而提升城市旅游影響力,是如今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合肥市節慶旅游發展的現狀
依托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生態環境,節慶己成為合肥市會展和文化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展覽、節慶、文化、旅游共同發展的格局,合肥市也多次獲選中國“十大節慶城市”之一。經過多年的開發與探索,目前合肥市影響力較大的節慶活動主要包括以下系列:
(一)中國·合肥龍蝦節
合肥龍蝦節起源于2002年,是最具地方文化的品牌節日之一。2019第18屆合肥龍蝦節于7月12日開幕,以開捕儀式、萬人龍蝦宴、蝦稻米展銷會暨獻禮祖國70周年創意攝影展三大主體活動,融入抖音、快閃、蝦稻基地研學、3D稻田圖等新元素,開啟線上線下聯動新模式。
(二)中國·合肥桃花節
作為合肥春季特色的節慶活動,桃花節從2013年起至今己成功舉辦七屆。除傳統的觀光賞花外,還推出書畫比賽、藝術展覽、美食品鑒、手工制作、攝影采風、漢服體驗、農耕研學等品牌活動。2018年合肥桃花節舉辦期間,主辦地三十崗鄉吸引游客40萬人次,直接帶動經濟消費1200余萬元,影響力日益增強。
(三)合肥三國文化節
合肥被譽為三國故地,而三國文化節的舉辦地——合肥三國遺址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過3D建筑燈光秀、傳統百戲雜耍、武術表演、三國人物剪紙展、三國兵器展、有獎競猜、刺探軍情互動游戲等趣味活動,再現三國文化的神奇魅力,增加游客的切身體驗感。
(四)合肥大圩葡萄文化旅游節
目前大圩鎮葡萄種植面積11000畝,早中晚優新品種30多個。圍繞鄉村景觀和瓜果種植的資源優勢,采摘體驗、品嘗評比、休閑垂釣、習稼觀荷、民俗文化匯演等活動貫穿整個葡萄文化旅游節,帶給游客最質樸純粹的人文記憶。
(五)螞蟻在路上音樂節
年輕一代己成為旅游的重要消費群體,融合潮流元素的節慶活動是旅游經濟產業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螞蟻在路上音樂節將生活方式新理念融入音樂,現場設有知名樂隊演出、美食市集、創意市集、專輯簽售等環節,成為合肥市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的新亮點之一。
二、合肥市節慶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安徽省旅游資源豐富,但區域間分布不均,與黃山市、宜城市等優勢地區相比,合肥市的節慶產品吸引力稍顯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一)節慶產品同質化
雖然現在普遍重視節慶活動的推廣,然而合肥市節慶同質化嚴重,操作模式相似。當前,合肥仍以休閑農業中的采摘體驗、花卉觀賞為主,桃花節、牡丹節、海棠花節、草莓節、藍莓采摘節等產品形式趨同,不能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僅桃花節就有肥東縣響導鄉、廬陽區三十崗鄉、長豐縣陶樓鎮等多個主辦地,并且幾乎同時舉行,分散了游客量。節慶旅游發展較快的大連市,已經形成旅順櫻花節、國際啤酒節、國際沙灘文化節、國際服裝節、國際冬泳節等類型豐富的系列產品,旅游客源覆蓋面廣且停留時間長,經濟效益較高。
(二)品牌知名度較低
合肥市的旅游節慶文化內涵挖掘不深,沒有樹立核心品牌,客源主要以市區及臨近城市居民為主。全國同類產品中,成都三國文化節、無錫三國文化節的關注度均高于合肥三國文化節,吁胎國際龍蝦節己建成世界級特色品牌。從安徽省內來看,中國黃山國際旅游節暨徽文化節、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中國宜城文房四寶文化旅游節等比合肥市的節慶活動規模更大,產業鏈延伸更廣。
(三)配套服務不完善
合肥市周邊的節慶大多只注重宜傳,配套服務不完善。智慧旅游網絡平臺少,信息不全。在交通方面大多以自駕為主,存在公共交通不便、高峰期無處停車的問題。旅游廁所建設標準低,衛生較差,景區內標識系統不規范,標識牌數量不足。游客中心缺少必要的醫療物品,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容易導致游客體驗感差,重游率低。
三、促進合肥市節慶旅游發展的對策
讓節慶成為長久的旅游吸引物,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對于促進合肥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尤為關鍵。針對合肥節慶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深入花掘資源,創新節慶產品
旅游節慶產品的開發要立足于地區環境和資源,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析主要客源市場的特點,避免簡單復制和同質化競爭。隨著消費升級,游客更偏好傳統文化教育、非遺體驗活動、互動性強的旅游產品,合肥市應深入挖掘自身獨特的人文民俗內涵,增加文化體驗型節慶活動。為減少旅游淡季的負面影響,合肥市的節慶主題策劃還需兼顧春夏秋冬、白天游玩與夜晚消費,形成周期性的活動,以保障人氣和效益的持續性。
(二)豐富營銷手段,建立節慶品牌
合肥市應以富有創意的主題,塑造獨樹一幟的旅游節慶品牌。針對目標市場,利用全方位、全過程的宣傳手段和營銷方式,如舉辦新聞發布會、現場推介會等,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宣傳深化品牌。只有讓游客更多地了解相關信息,形成地區標簽化印象,才能延長旅游節慶市場的生命周期。
(三)完善配套設施,提升體驗口碑
為形成良好的節慶體驗口碑,合肥市應加強建設智慧旅游平臺、網上旅游集散中心、相關旅游APP,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完善旅游交通服務體系,強化公共交通服務保障。營造干凈愉悅的如廁環境,景區內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導標識體系。提供有效的安全、醫療急救等服務,通過定期培訓、考核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技能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吳鳴岐.大連節慶旅游發展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5(01):76-77.
[2]賈一諾.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節慶旅游發展[J].學術前沿,2019(18):108-111.
項目名稱:合肥市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布局和發展研究(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項目編號:SK2016A0209 項目主持人:郭麗君
作者簡介:方姍姍(1990-),女,漢,安徽黃山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