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芳彩
摘要:批評,是班主任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方法,也是促進教師和學生思想交流的一種手段。批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老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防止錯誤的行為再度惡性發展。不講究方法的批評,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班主任的批評要講究方法和藝術,才能讓批評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批評策略 ;批評原則; 批評藝術
一.批評策略在教學中的現狀
新課程標準倡導快樂學習,提倡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要求教師用賞識的教育教育學生。因為人都喜歡聽到贊美的話語,不喜歡聽批評的話語;再有,我們的班主任由于對批評教育的含義理解不深,采用的方法不恰當,導致批評教育在教學中存在有不少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的過分溺愛,導致老師不敢批評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由于獨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生活及成長環境,使許多學生養成了種種陋習,在家庭中不是“小霸王”,就是“小公主”,說不得,打不得;心理素質差。基于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總是過于強調學生的權利,而忽略了老師的權利,讓老師處于弱勢,導致我們現在很多老師,面對學生的違紀行為,不敢放手去管教孩子,批評孩子,害怕家長的不理解,害怕家長去告自己,所以很多時候他們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對這種狀況,值得我們家長深思,值得老師深思,為了孩子,我們只有相互溝通,改變這種不良風氣,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采取合適的批評方式和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2. 判斷過于主觀
在班主任的眼中,各方面表現好的學生肯定是好學生,而平時不聽話,、調皮的學生就是壞孩子。正是他們心目中的這個標準,誤導他們的判斷。例如,差生和優生同時犯錯時,老師認為事情是差生引起的這種錯誤的看法。班主任的主觀判斷,導致學生在同學中地位的不均衡,差生不但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幫助,反而還被班上的其他同學嘲笑或看不起,久而久之,差生則出現“破罐子破摔”的狀態。另一種情況,優生犯錯時,班主任往往為了“優生”面子,對他們所犯“錯誤”視而不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于“度”把握不好,導致許多學生存在凡事跟著“優生”準沒錯的心態,久而久之,班級精神面貌發生了令人擔心的變化。
二.批評策略在教學中的必要性
1.平衡教育力量的需要
國外有位教育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表揚應占教育的70%,批評應占教育的30%,如果失衡于這個比例關系,對受教育者都是不公平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表揚不能少,但人總會犯錯,面對錯誤,就少不了批評,“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
2.提高學生的耐挫心理,磨煉學生的意志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只有鮮花和掌聲,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批評可以給學生敲敲警鐘,增強他們的耐挫能力,讓他們在批評中得以成長。
3.幫助學生分辨是非
小學生年齡小,控制能力差,容易被外界的東西誘惑,容易犯錯誤,教師的批評教育可以讓學生分清是非黑白以及對與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三.講究批評的藝術
1.把握批評原則,增強教育效果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尊心,渴望平等被尊重。因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決不能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責罵學生,同時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絕不能對優生寬宏大量,和風細雨;對差生小題大做,電閃雷鳴,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只能使表現較差的學生產生消極或逆反心理,甚至還會引起對抗情緒或其他嚴重后果。我們在運用批評策略時應把握好批評的藝術,內容的尺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不宜在大庭廣眾的課堂上和眾多老師家長面前指名道姓的咒罵、諷刺、挖苦學生,只有平等地尊重學生的人格,那么學生也會很尊重你,樂意接受你的批評,我們的批評教育才有效果。
2.運用恰當的批評方法
(1)用愛心滋潤學生的心田
愛是教育的基礎,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小學生年齡小,自制能力差,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不要急于去批評,我們可以試著用愛的“營養液”去滋潤他們的心田,讓他們在愛中自尊,在愛中自信,在愛中自強,創造出人生自立自強的奮斗之歌!陶行知先生也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里發出來,才會打入學生心靈深處。”如果教師多接觸他們、了解他們,用愛心、用真情去感化他們,時時處處都讓他浸透慈母般的愛心,他們一定會在溫馨、幸福的愛的暖流中茁壯成長。
(2)用獎勵代替批評
我班有個同學叫李浩,他在學習上的“懶”是出了名的,做作業時,不是吧前面的生詞少抄幾個,中間故意漏掉幾個,或是不做卻說本子沒帶之類的話語來唐塞我。以往一聽說他沒完成作業我不是恨恨地批評,就是罰他重抄多做。這次,我卻一改往態,微笑著對他說:“李浩,老師獎勵你一份‘美差’——把組長的作業收起來,幫老師檢查一下好嗎?
“噢。”
他馬上行動,很快就收齊了六個組長的作業,而且認真地逐個檢查,逐題審視。一個早讀課,他就在看題、讀答案的過程中度過了。第二天早讀,我依然叫他收檢組長的作業,并多提了一個要求:如果發現答案不對的請提出來。
綜上所述,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表揚,也離不開批評,批評是一帖苦口良藥。為此,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都應講求批評的藝術,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更好地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引起學生心里的共鳴,這樣才能使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對老師的教育心服口服,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讓批評這一評價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淋漓盡致地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美艷:《藝術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 2011.
[2]劉儒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應》,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