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锜
摘要:高校的志愿服務工作是我國志愿服務組織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開展的工作內容是我國志愿服務組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我國基層黨建的工作進行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大的工作內容報告可知,加強高校的志愿服務工作已成為新時代的標桿,建設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刻不容緩。本文就高校如何開展黨員志愿者工作,服務群眾進行重點研究。
關鍵詞: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學生志愿活動;我院志愿工作現狀;志愿者工作不足;發展路徑
正文
綜合來講,高校的開展學生志愿服務工作順應時代的發展,是我國志愿服務建設組織的客觀要求,更是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的里程標志。
一、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特點
依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第175次常務委員會議通過的《志愿服務條例》和實踐中的志愿服務工作,總結了以下的特點。
(一)高校的志愿服務體系以高校的教工人員為指導。其知識層次較高,有良好的科學涵養能力。其次價值取向相對多元化,注重業務能力和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最后有相對的繁雜的教學任務,不能完全集中精力管理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由教工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以教工為表率指導學生的志愿活動,培養學生的思政能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高校建設志愿服務任務組織指導機制,根據黨中央的要求領導各部門分工合作,統一領導各項部門的職能運轉。
(三)高校把志愿服務活動擺在學校組織的重要地位,以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工作為中心,設置學生工作機構,讓學生自主工作,自主學習,培育學生服務群眾意識。完善學生志愿者隊伍建設,培養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水平,同時讓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匯報活動,方便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高校將志愿服務活動與專業課程掛鉤,倡導學生服務群眾。學生利用課余生活,資源,專業技能等等條件,不為任何物質或者金錢的情況下進行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學校乃至國家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二、我院黨建工作的現狀
我院的黨建活動形式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志愿服務進行,激勵高校學生如何進行志愿服務是我院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關鍵。學生進行志愿服務活動有利于構建高校黨員機制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求,形成和諧校園,和諧社會。有利于適應高校不斷改進的教育制度,推進學生全方位、多方面發展。同時能督促學生黨員自我學習,自我監督和自我提升。
(一)開展防御艾滋病的宣傳活動
我院通過培養學生骨干干部,構建一支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并重的隊伍。以這支隊伍為中心,以線上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向全校師生乃至附近各個社區進行防艾的宣傳活動。同時在宣傳工作不斷累積經驗,構建相對系統的防艾體系。
(二)積極開展帶黨徽,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的活動,不斷豐富我院的志愿活動形式,積極響應社會將志愿服務活動切實專業,發揮本院學生的技能。我院開展為留守兒童募捐活動,帶領黨支部成員共同參與。
(三)積極舉辦各種愛心公益活動以及扶貧活動。在水月宮養老院開展敬老愛老的活動,陪院中老人聊天,緩解老人孤獨的心情。
(四)建設公益性的服務類型特色黨支部。以建立特色黨支部為基礎,切合本院的專業,將組織優勢轉變為人才優勢,黨支部與本院融為一體,共同發展。在2018上半年中,我院組織了各項黨支部活動。
三、高校志愿服務活動面臨困境的起因
第一是學生黨員的服務認識并不強,行政色彩較為濃厚。高校的黨建組織大多強制要求學生進行志愿服務活動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欠缺,導致學生缺乏群體意識和社會意識。第二是服務活動僅流于模式表面,帶有一定盲目性,創新性和系統性有所欠缺。首先高校各級所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缺少系統的體系規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能力發揮。其次高校組織的活動沒有因材施教,結合本學院學生的專業,提供的服務往往都不切實際。最后學生參與面較狹窄,能汲取的知識和實踐經驗都不夠。
四、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發展路徑
(一)建設一個完善系統的志愿服務體系,創建志愿服務組織。對于高校而言,建設一個完善的長效的志愿服務體系是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的前提,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體制下,培養一支運作良好的隊伍是維持體系的關鍵。通過黨員教工和學生黨員組成一個志愿服務組織,兩者致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做好志愿服務工作。
(二)思政引領,注重理論學習是學生黨員的根本要求。我院應該通過開展各種黨內知識理論的學習活動,深化學習黨的理論,扎實理論根底,嚴格遵守黨的指揮和領導。其次規范學生的志愿服務工作,加強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管理,將組織優勢轉換為人才優勢。
(三)尊重學生的意愿,開展多形式的志愿活動。開展志愿活動不能局限于一種形式,教工黨員和組織應該考慮多種參加形式。其次不能一昧強制學生為了完成高校的黨建活動而參加自己不愿意參加的,或者不想參加的志愿服務工作。
(四)建設志愿時長學分制,完善學生志愿服務程序。學生參加的志愿活動所獲的時長計入高校階段應獲得的課程學分中。建立志愿學分制,便于高校更好的進行志愿服務工作的規范管理,其次能激發各級各院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的積極性。
(五)高校以各級學院為單位開展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切合本院專業的實際情況。各級專業在開展志愿活動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在本次志愿活動中能獲得什么,學到什么。不能一昧追求完成高校黨建活動,拘于形式。
五、總結
中國大學生志愿者是中國志愿事業的主力軍,許多活動中都能看到中國大學生的身影。遠看救災現場,運動會現場,近看社區服務,忙忙碌碌。志愿者被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近鄰乃至世界貢獻活動者。明確知道了在當代大學生志愿者中這種想法也是占大多數,即使忙忙碌碌,但仍然樂此不疲,樂在其中。相信每個大學生心中總有一腔為國為民的熱血,而他們在懵懵懂懂的年齡就需要高校和組織的共同引領。志愿服務的發展須要制度的鼓勵,只有高校不斷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和學生志愿服務制度,大學生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更切合實際愿意花時間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為公益事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永善,張新洲.論毛澤東的從嚴治黨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1-5.
基金項目:
2016年賀州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課題“高校服務型黨組織活力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16DJKT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