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娜
摘要: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的工作,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國家日益繁榮昌盛,黨始終重視并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七十年的歷程讓我們有了一些基本經驗,其主要體現為: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流主導地位;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且黨的意識形態也面臨著新發展。
關鍵詞:意識形態;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引言: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我國的社會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勝利,讓我國站在了新時代的歷史新起點,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隨之帶來了意識形態的斗爭,這對黨的意識形態建設是極其不利的。回顧歷史,總結經驗,進行審視,這對黨的意識形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一、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歷史進程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接下來,我們將對黨的意識形態建設進行回顧和梳理。
(一)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奠基
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思想定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后,毛澤東強化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大力宣傳思政教育,強調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讓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始終影響著我們。高度重視意識形態的工作;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并根據中國國情,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注重宣傳,重視思政教育工作,奠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扎實基礎,這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思想的三個要點。
(二)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創新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他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基本路線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三步走發展戰略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理論,四項基本原則等理論,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進行了創新。
(三)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豐富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加強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以江澤民為代表的黨中央第三代領導,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三個代表思想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面臨的新挑戰,并給予解決對策。
(四)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領導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并且,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積極引領社會風尚。
(五)黨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習近平為領導的黨中央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領導權,管理權。并且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思想,使黨的意識形態得到進一步的升華。習近平明確提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工作”,我們要堅持四個自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經驗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黨的意識形態方向的保證
我國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制度。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一直在維護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并讓其得到發展和升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我黨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毫不動搖,這不僅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而且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取向
黨的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所以,我們要了解人民的需求,將人民的利益作為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建設的實踐保障
堅持馬克思主義,要根據中國國情,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成果。想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三、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現實審視
(一)黨的意識形態建設實現的新發展
核心價值觀是意識形態的內核,我們必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提高黨在意識形態領域方面的政治建設,將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黨的意識形態所處的新環境
由于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的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以及社會主義經濟的確立,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面臨著網絡環境,全球化,市場經濟交錯的機遇和挑戰。
(三)黨的意識形態面臨的新挑戰
面對世界多極化的發展,我黨的意識形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外部方面,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資本主義文化滲透;在內部方面,我國的社會意識形態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
(四)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新探索
面臨著新發展,新環境,新挑戰,我黨對意識形態也做出了新探索。其重點在于兩個方面,第一,“有理說不清,說了傳不響”的現象仍然存在,第二,要堅決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利益,意識形態解決的不僅僅是思想觀念的問題,還有人民利益的問題,只有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人民的訴求得到回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王躍鵬.新中國成立初期天津離婚問題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18.
[2]孟祥添.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青年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3]王建軍.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治理體系的構建(1949-1956)[D].中共中央黨校,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