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墩兒

鼠年前夕,自中華腹地、九省通衙的湖北武漢發散,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至全國,而其中一位老人果敢發聲,坦然疫情之急迫,巍然坐鎮防疫前線。
他呼吁人們“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卻在耄耋之年毅然逆著人流,投身疫情保衛戰的第一線,他就是“三山鎮疫”中的鐘南山。億萬人民高呼:“他來了,他來了,他來了!”這無疑給中華兒女吃了一顆定心丸。
而鐘南山的名字被全國人民所熟知,則是因為17年前的那場“非典”。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時也恰逢春運,病毒肆虐,病因卻遲遲找不出來。北京方面,有權威人士宣稱“病原基本可確定為衣原體,并建議使用抗生素治療”。媒體隨后大量報道,在當時一團懵的局面下,大部分人傾向于采納這個建議。只有鐘南山堅決反對,因為他試過很多次,抗生素對“非典”患者根本無效,于是他頂住壓力,多次疾呼:“病原不是衣原體,不能使用抗生素。”公開提出的這個觀點,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為此他收到了諸多質疑,甚至相關部門讓他“少說話”。但他沒有退縮,他堅定地要為更多人的生命負責。他說:“當事實和權威不一樣的時候,我們當然首先尊重事實,而不是尊重權威。”最終,以他為首的“抗非”小組,提出了有效的救治辦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2003年8月,“非典”消退。鐘南山被授予“抗非英雄”,并評選為當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轉眼到了2020年,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陰霾籠罩全國之時,84歲的鐘南山再次請纓,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投入抗疫戰場的第一線。
國士無雙,雖千萬人吾往矣。
“選擇醫學可能是偶然,但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鐘南山的一席話道破乾坤。他“敢醫敢言”的魄力和實力被醫學生奉為楷模。很多年輕人說,是他使我們樹立了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的理想,我們將謹記教誨,務實求真,不畏發聲。
其實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但是無論在任何時代,醫者仁心,永遠值得他人尊敬。
名人軼事:鐘南山其實是個體育健將
1956年,大學三年級的鐘南山因體育成績突出,作為北京醫學院(現北大醫學院)運動員代表參加了北京市高校運動會,并在比賽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時至今日,北京大學有幾項由鐘南山創下的運動會記錄無人能破。1958年,鐘南山被抽調到北京市集訓隊訓練,準備參加第一屆全運會。1959年9月,在首屆全運會上,鐘南山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記錄。